文档详情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宝典

壹****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8.50KB
约3页
文档ID:507459315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宝典_第1页
1/3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延大附中预习导学案专用纸年级:初一 科目:语文 使用日期: 姓名:课 题诗歌鉴赏答题方法教师牟善鑫学习目标掌握几种常见的诗歌鉴赏方法重、难点掌握几种常见的诗歌鉴赏方法,并能在考试中灵活运用意象和意境的区别:意象+意象=意境 意象=物象+情思 意境=意象+氛围 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如果意象是月光,意境就是月夜;请看杜甫《漫成一首》中的意象和意境: 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意象:明月、风灯、宿鹭、跳鱼等 意境:清幽、静谧 一(1)、意象答题格式:什么意象+意象的特征+意象的意义例1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答案】这首诗刻画了一个可爱的学钓鱼的山野孩子的形象什么意象)诗的一、二两句重在写形,写一个头发蓬乱的山野孩子随意坐在那儿学钓鱼;三四两句重在写神,写孩子怕吓跑了鱼而不敢与问路的行人答话,显得真实可信。

具体特征)对孩子的喜爱之情跃然纸上意象的意义)例2 春望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  【答案】:①描画出了诗人(什么意象)②苍老的形象, (意象的基本特征—具体分析)③展示出了诗人悲凉的心情 (意象的意义)一(2)、意境格式:描绘画面+概括氛围+分析感情例1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①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忙着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描绘画面)②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概括氛围)③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分析感情)例2 西归绝句 [唐]元稹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两纸京书②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注释】①本诗作于元和十年春元稹从被贬地奉召还京途中。

②书:信这里指元稹的好友李复言和白居易的书信  一切景语皆情语,第四句以景语收住全篇请用自己的话,对此句加以描述  【答案】:(诗人临水读罢友人书信)猛一抬头,忽见岸上嫣红一片放眼远眺,只见商山开满桃花,春色妍丽(描述画面),喜悦之情更为浓郁(情感)例3 杜牧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用描写性的语言描述“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景色【答案】: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二、修辞手法格式:修辞手法+具体分析+感情例1、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具体分析),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情感)三、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格式:表现手法或表达方式+具体分析+感情例1、早行 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注:驼褐:兽毛制成的衣服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指出手法)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清静寂寥,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表达了内心孤独寂寞之情(抒发什么感情)例2、调动各种感觉器官(通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心理感觉,描写景物的色彩光线、味道、声音、状态、冷暖等,多方面表现景物人物、事物的特征,使之生动形象地呈现于读者眼前例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潘阆《酒泉子》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例3、 变换视角,或远观、近看,或仰视、俯视、平视、环视,或由外到内,或描写景物的晨、午、昏、夜不同时刻的特征,或移步换景,或定景换点,或定点换景,多角度、多方位表现事物、景物、人物,使之更加真切、丰满例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例4、 动静结合,动静相衬,以静写动,以动写静声音描写一般是动景)人物、景物、事物的状态无非动静两种,描写的目的要么是以表现宁静为主——动景成了反衬,要么是表现动静——静景成了蓄势、反衬,要么是二者兼顾、相互衬托,从而展示描写对象的全貌。

例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例5、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分析描写句时,注意描写对象和其他人物、事物、景物之间的衬托和被衬托关系如果是着力描写描写对象,则为正面描写;如果是着力描写衬托物,则为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能使形象更加客观真实、生动丰满例如: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汉乐府《陌上桑》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例6、虚实结合诗人描绘的景物和人物,如果是眼前实实在在的,则为实;如果是想象、回忆、梦境、幻觉,则为虚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能扩大诗歌的表现范围,丰富诗歌的内涵,深化主旨,强化情感例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有些描写类语句所用手法不止一种,在答题时不妨综合考虑,一一列举例如,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此诗既用了视觉描写(江山丽)、嗅觉描写(香)相结合的手法,又用了动(飞燕子)静(睡鸳鸯)相结合的手法,还用了点(燕子鸳鸯)面(江山)相结合的手法,还用了远景描写(江山)、近景描写(燕子、鸳鸯)相结合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春天的蓬勃生机。

四、动词 格式:释义+描述画面+概括感情/意境例1、 南浦别 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①看,在诗中指回望(释义)②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描述画面)③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概括感情)例2、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请简析答案:悬是笔笔直直地高挂的样子,(释义)作者以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和风吹拂、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描述画面和意境) 五、色彩格式:指出什么颜色+结合内容分析(可省略)+情感意境或者好处例1、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呜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赏析诗歌的前两句答案:这两句以黄衬翠 以白衬青 色彩鲜明,写出了早春生机初发的气息,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喜爱之情例2、鲜明的色彩对比来增加感情的浓度。

白居易回忆江南春色之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采江水绿如蓝杨万里赞美西湖荷花风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些佳句都是用鲜明的对比色,使画面显得十分绚丽,使情感表现得明朗而热烈例3、诗人还善用色彩的暗地对比,初看似不觉得,一加玩味,就感到富有含蓄的画意美杜甫的“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李贺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都是先用大块黑色,用暗色调作底色,又用亮光点染,色调明暗差别很大,构成一幅色调分明的画面例4、诗人用色有时还不局限于一句一联,所写诗词全篇用色,色彩更加丰富,诗的境界更为开阅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开始使出人意料地用洁白的梨花比喻落在树上的积雪,生动地勾画出塞外八月飞雪的奇景接着又以空旷荒凉的塞外、乌云沉沉的天空、纷纷扬扬的白雪构成了送别的背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在一片银白的世界中,诗人特别描绘了那面鲜艳的红旗在整个背景和个别事物的映衬上,在色彩的调配上,是那么美丽而又和谐,真是“独树一帜”全诗展现出一幅色彩鲜明、奇异壮伟的边塞图景例5、有时诗人不用复色搭配,而是追求单一色调深浅浓淡的变化之荚。

这样也能浸润情感,收到很好的抒情效果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淡黄深黄相互对衬,蝴蝶和花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之情六、思想感情答题格式:思想感情+分析证明例1、 杜牧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例2、 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说说“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句诗歌体现出作者怎样的感情答案:这首诗描写作者旅途中夜泊江上,在船中所见的景色(分析证明),抒发了远离家乡、旅居在外时的孤独伤感之情(思想感情) 七、语言特色这种题型要求品味整首诗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明快、绚丽、质朴、含蓄婉约、豪放、多用口语、运用叠词、拟声词、颜色词、 ……格式:点明特色+具体分析+概括感情例1、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答:①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 (点明特色)② “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 (具体分析)③这样非常自然真切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概括感情)例2、观祈雨 (唐)李约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这首诗在语言方面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答:全诗语句直白,意思含蓄,讽刺深刻点明特色)前两句景中带情,展现农民盼春雨心忧如焚而“箫管迎龙”,后两句则与此相反,朱门(达官贵人)担心春雨到来使管弦受潮而影响寻欢作乐(具体分析)前后反差对比,抒发了诗人的同情与愤慨之情(概括感情) /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