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修订要点一、内容变动1.加强了准备性(主要体现在第一、二单元)(1) 把实验教材中的第一、二单元合并为第一单元“准备课”第一单元“准备课”包括数一数、比多少两部分内容是由实验教材中的第一、二单元合并而成的数一数是原来的第一单元,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和经验比多少是原来第二单元“比一比”的内容,而原来第二单元的“比高矮”“比长短”与数学学习的关系不是很大,被删去了 (2)将“位置”由一年级下册提前到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主要是认识“上下、前后、左右”是从下册移过来的,而原来“位置”中“左右的相对性”以及“用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则删去了2.降低了难度(1)平面、立体图形的认识分散编排认识图形原来包括: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主要是加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学生一下子接触的图形太多,认识辨别难度较大,不易掌握因此现在本册先认识立体图形,一年级下册再认识平面图形2)只认识整时认识钟表”原来包括:认识整时和半时,半时的认识比较困难,所以把“半时”的认识移到了二年级上册本册只认识“整时”二、编排特点1. 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这也是全套教材的一个特点。
这册教材共九个单元,从内容上来看,可以分为准备性知识(第一、二单元)、数与代数(第三、五、六、八单元)、图形与几何(第四单元)、综合与实践等内容这些内容穿插安排,互相搭配2.加强了对知识的整理3.增加了数学的背景知识(p60、p72)教材结合学生所学的内容安排了一些数学背景知识,以丰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如P60介绍用算筹表示数的方法,p72简单地介绍古埃及的象形数字4.解决问题突出对一般过程和一般思路的体验对于解决问题,义务教材太强调技巧,而课标实验教材太强调情境创设,都没有把落脚点放在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上这次修订对解决问题进行了研究,总结了以往教材、教学经验,借鉴了国外教材的一些做法,形成了现在的解决问题的编排思路:体现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让学生通过体验,了解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和一般思路5.练习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6.注重知识的渗透7.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