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现代麻醉学论文2800字-现代麻醉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93.04KB
约9页
文档ID:231066571
现代麻醉学论文2800字-现代麻醉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_第1页
1/9

现代麻醉学论文2800字现代麻醉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导读:写作现代麻醉学论文2800字一直以来都是很多人都特别重视的,特别是对于毕业生或者是评定职称的学者来说,更是重中之重,而论文写作的好坏也都是会给将来的工作有很大好处的,本论文分类为麻醉学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现代麻醉学论文2800字范文供大家参考  现代麻醉学论文2800字(一):浅谈从华佗的麻醉技术到现代麻醉学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  付馨瑶  摘要:众所周知,麻醉技术是一种特别实用的临床技术,在各类手术中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不仅为患者减轻了肉体上的疼痛和心理上的负担,也为医生顺利进行一系列的操作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华佗;麻醉;手术;医学  引言  我国关于麻醉技术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东汉时期,名医华佗就开始应用麻醉技术,世界麻醉第一人的称号当之无愧在我国古代,麻醉技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而且在古代文献中有大量的记录  1.古代麻醉技术的重要性  1.1东汉时期  麻醉术源自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关于外科手术的记载,并且出现了具有麻醉作用的药酒到了东汉时期,华佗发明出真正意义上的麻醉药物,这与时代背景有一定的关系,当时军阀割据,战争频繁,受伤需要手术的人很多,华佗积极探求更有效的方法来减轻患者的痛苦,并且从《神农本草经》中获取灵感,首创了举世闻名的“麻沸散”,同时又结合酒精的作用,让病人能够在麻醉的状态下接受手术。

正因如此,华佗能够完成一系列高难度的手术,比如脾切除、肠胃吻合等,后来,华佗发明的“麻沸散”经过一系列的传播,在世界各地都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是由于历史原因,“麻沸散”的药方没有流传下来,但是经过一系列的考证,可以推测其中含有曼陀罗花和乌头,而且麻醉效果得到了临床应用的证明[1]可以说,华佗的“麻沸散”在当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且在手术过程中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使得人们更愿意相信和接受手术这一治疗手段从某种意义讲,华佗创造的麻醉技术奠定了古代医学外科手术的基础,而华佗也被称为“外科鼻祖”  1.2晋唐时期  在晋代,麻醉药物得到了很好地发展,以葛洪为代表的药学家,在推广和应用麻醉药物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葛洪还擅长炼丹术,其中的典型丹药是天雄、乌头和附子,人食用之后会产生轻快的感觉,这与麻醉原理高度一致,所以葛洪也被人们认为是制药化学的先驱晋代的人们志向高洁,并且注重精神享受,所以葛洪炼制的麻醉药物在减轻人们思想负担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到了隋唐时期,全身麻醉法的应用已经相当成熟,同时“药王”孙思邈在使用麻醉药方面也总结了很多的经验,并发现大麻具有麻醉作用另外,唐代已经出现使用针灸进行麻醉的记载,尽管古代关于这类的记载十分罕见,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麻醉术的水平,并且极大地丰富了麻醉术的内容,与此同时,外科学的发展变得日臻完善,隋唐时期官方已经开设太医署,并且里面的类别比较详细。

  1.3宋元时期  北宋和南宋时期,麻醉技术相关的研究日益深入,并出现了关于中药全身麻醉药方的完整记载,直至今日,仍然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到了辽金时期,开始侧重于分析用药量与麻醉程度之间的关系,这对于麻醉术的发展大有裨益,而且在对麻醉药物的认识上提高了一个层次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时期开始重视个体的差异,并且能够根据病情的轻重以及失血的多少,合理选择麻醉药物的用量辽金时期骑兵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同时骨伤科疾病比较普遍,所以对于理想麻醉剂的需要十分强烈这一时期形成了一种麻醉原则:用量按照年龄、体力和失血情况,再按照病人的麻醉程度逐渐增加或减少这一原则与目前流行的麻醉原则基本相同,对药量进行严格的控制是为了防止深度麻醉而引起意外,这说明人们对于麻醉技术的认识更加全面,并且合理利用麻醉技术,为病人解除痛苦,同时不造成额外伤害[2]  1.4明清时期  在明代,李时珍对于麻醉术高度重视,并且进行了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同时在《本草纲目》中进行了详细的记录明清时期,局部麻醉术有了明显的进步,并且广泛用于临床,提高了手术的水平借助局部麻醉术,外科学在明代有了极大的进步,并且出现了很多新型的外科手术方法,毋庸置疑,复杂的外科手术必须要建立在理想的麻醉效果基础上,一些精细的外科手术,比如鼻息肉摘除术,当药物效果不佳时,需要进行手术。

可以说,麻醉技术是古代医学家和药学家在外科领域的重要发明,并且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能够很好地满足临床需求  2.现代麻醉学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  2.1国外  通俗来讲,麻醉学是一种技术学科,它以使用麻醉性药物为基础,而且自身的发展与化学和药物工业有着紧密的联系在19世纪40年代,乙醚和氯仿的发现和应用标志着麻醉学的开端,这些药物可以让病人的意识消失,从而完成手术最开始这些药物的麻醉作用是由化学家发现的,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这是因为当时西方国家并没有对学科进行细分,一些化学家也是医生,这使得研究成果能够直接投入使用乙醚作为麻醉药,不仅昭示了麻醉药的安全和有效,并且激发起人们对麻醉理论和技术设备的疯狂研究与乙醚类似,氯仿也能够起到很好的麻醉作用,并且在产妇手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麻醉药的发明大大地改善了手术条件,并且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促进了外科和医学的迅速发展,同时也不断丰富麻醉学自身的结构和内容在19世纪中叶,已经出现了专门从事临床麻醉和研究的人员,并且配有专门的实验室,在医学教育中也增添了麻醉学的内容在20世纪初,麻醉机的出现为临床麻醉的可控性和安全性提供了有效的保证,而之后出现的气管内麻醉技术,显著扩大了手术的范围,尤其是为剖胸手术创造了条件,提高了安全性,同时又激发了人们对吸入麻醉器械的研究。

另外,麻醉学的发展也促进了很多新型麻醉药的研制与合成,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任何科学的进步都不是孤立的事情,对于医学而言,只有将麻醉学的最新成果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才能产生真正的价值以静脉全麻为例,可以弥补吸入全麻的不足,并且消除患者的紧张感,同时操作方便,为手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目前,麻醉学已经从外科学中分化出来,并且成为了临床医学发展的主要方向,各大医院都纷纷设立了麻醉科,麻醉学已经扩大到手术室之外,涉及心肺脑复苏、急救以及重症监护等内容,而且麻醉手段不断升级,为病人的手术、治疗和康复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3]  2.2国内  虽然我国的麻醉学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并且体现了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比如中药麻醉就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而且一些麻醉技术在全国基层医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说基础实力雄厚众所周知,医学的发展离不开手术治疗技术的进步,而麻醉技术是手术开展的必要保障,以上海市为例,上海市是我国麻醉学科发展的基地,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麻醉学科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并且配备了先进的医疗设备,保证了患者的麻醉安全,同时有力地促进了外科手术的发展近年来,麻醉学科的学术地位不断提升,并且逐渐成为医院的支柱学科,在医疗体制改革的今天,现代麻醉学属于医院的盈利部门,而内科以及药剂科等处于亏损的状态,所以医院未来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现代麻醉学的优势。

  结论  综上所述,如今麻醉学已经成为医学领域的重点学科,并且在世界医学史上产生源源不断的影响,本文重点分析了从华佗麻醉技术到现代麻醉学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并试图探讨一下麻醉学的发展方向,以期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麻醉学的本质  现代麻醉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现代麻醉学的发展与展望  文/薛庆生、罗艳、于布为  在美国马塞诸塞州剑桥市的褐山公墓里立着这样一块墓志铭:“因为他,手术的疼痛得以预防和消除在他之前,手术极度痛苦;在他之后,科学战胜了疼痛这里纪念的就是威廉•T•G•莫顿(WilliamThomasGreenMorton),吸入麻醉的发现者在医学史家的眼中,1846年10月16日,莫顿是第一个在新闻媒体前将吸入麻醉带给世人的但是,被官方认可的乙醚吸入麻醉发明者并不是Morton医生,而是美国Georgia的医生威廉森•朗(CrawfordWilliamsonLong)1842年3月30日,Long为一位摘除颈部肿块的患者成功地实施了世界上第一例乙醚全麻但是,他的这项工作直到1848年后才被报道  Long医生完成的第一例乙醚麻醉对促进人类健康发展、人类文明社会的进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史学家和社会学家们将其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分水岭,从此以后,在病魔面前,人类的尊严、人性的光辉得到了切实的保障和张扬。

因此,Long医生实施乙醚麻醉的1842年被认为是现代麻醉学的开端2012年是现代麻醉学诞辰170周年  为了铭记第一例乙醚麻醉对于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贡献,美国发行了一枚纪念Long医师的邮票并且经美国国会绝对多数票通过,后由老布什总统于1993年签署总统令,将每年的3月30日作为国家医师节,表彰医师对于人类健康和社会进步的贡献在这一天,医院会张贴庆祝医师节的海报提醒人们感谢“救治病患,富有同情之心,提供优良服务”的医师患者也会选择在这一天给自己的医师送上一只红色康乃馨,亲切地道声“谢谢你”,以表达自己的尊重和感谢  如今,麻醉学已经走过170年的发展道路,在这一历史发展进程中,无数位优秀的麻醉医师所创造发明的药物、技术、理念,及形成的学术机构、会议组织、期刊杂志等推动了麻醉学科的进步  1847年,英国麻醉医师JohnSnow编撰发行了第一本麻醉学专著《乙醚吸入麻醉》;1860年,Nieman发现了可卡因;1872年,Gre用水合氯醛做静脉注射产生全身麻醉;1898年,Bier在动物及人做蛛网膜下腔阻滞成功;1913年,Meile行胸部硬膜外阻滞成功;1923年,Waters设计来回式CO2吸收装置;1921年,Magill和Rowvotham改良气管内麻醉术,将金属导管改用橡皮管;1942年,Griffiths和Johson将肌松药应用于临床。

  1893年,出现了伦敦麻醉医学会;1905年,在美国成立了麻醉学会;1922年,美国麻醉学会主编出版了《麻醉与镇痛》杂志1927年,美国麻醉医师RalphWaters全面推进麻醉学医教研发展,并建立和推行4年住院医生培训制度,被公认为麻醉教育的教父  麻醉学的蓬勃发展也保证并支撑了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并且为相关学科,尤其是众多手术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宽广的空间  1847年,苏格兰医生Simpson发明了氯仿,并于1853年用于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无痛分娩,其发明的无痛分娩技术促进了医学和社会的进步一百多年后,美国的产科麻醉医师VirginiaApgar于1952年发明了Apgar评分,这成为新生儿评价和救治的经典指标,沿用至今美国麻醉医师JohnBonica在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汇集多个学科的疼痛诊所,并于1973年发起建立了国际疼痛研究联合会(IASP),开创了疼痛医学Bonica同时将硬膜外阻滞技术应用于分娩镇痛,提倡鞘内小剂量的阿片药,让“walkingepidural”(可行走的硬膜外镇痛)成为可能  1952年,丹麦脊髓灰质炎流行期间,丹麦麻醉医师BjrnAageIbsen坚持给患者气管插管实施正压通气,使死亡率从95%降低到25%,并且于1953年在哥本哈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外科ICU。

美国麻醉医师PeterSafer于1950年代发明了心肺复苏技术,挽救了无数生命Safer于1958年在美国建立了第一个重症监护病房(ICU),Safer也被称为CPR之父美国加州大学的JohnSevering。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