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品牌建设及发展路径研究 摘要:茶产业是福安市三大主导产业之一,红茶产业较其他茶类产业在福安整体茶产业中推动力度最大、奉献程度最高且具有强大的进展潜力为探究福安红茶产业如何凭借现阶段品牌进展优势实现产业的转型与升级,本文通过对国内茶产业品牌建设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点明讨论目的与意义,对福安红茶产业品牌进展现状进行概述,对福安红茶品牌生态系统构成及各主体作用进行分析,再探究福安红茶品牌建设存在问题,最终提出符合福安红茶产业品牌建设和进展的切实可行、与时俱进的意见和建议旨在为福安茶产业品牌建设与进展提供思路,以促进闽东地区的农村经济进展 关键词:红茶;茶产业;坦洋工夫;品牌建设 品牌是各企业为实现最大程度范围内的产品市场需求适应性,通过国家质监局等专业部门产品商标认证和最终授权的标志和记号目前,茶叶消费市场需求趋于多样化和独特化,如何根据自身进展条件来制定品牌建设战略已引起茶企重视企业为迎合消费者不同年龄层需求,满足消费者社会经济利益需求,通过制定清楚的战略目标和产品营销定位对自身产品进行包装、设计和加工,投入大量资金和科学技术,改进生产设备,改良生产方式,增加品牌附加值,刺激消费者进行消费。
福安红茶产业品牌建设作为茶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紧密对接科研机构,开发科研创新成果,加大茶叶工艺改进力度,推动品牌建设,而后进行品牌推广、管理和追踪,力求通过打造坦洋工夫品牌推动整个福安茶产业进展 1茶产业品牌建设相关文献综述 首先,从对茶产业品牌建设现状分析的使用方法来看,较多学者采纳SWOT分析法对讨论对象进行现状描述如侯大为将武夷大红袍作为讨论对象,通过对以往各类茶品牌成长相关文献的梳理,认为武夷大红袍茶产业进展关键在于其品牌建设,运用SWOT分析法从大红袍品牌内涵、包装、定位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分析[1];饶甜甜运用SWOT分析法对湘西茶产业的品牌进展作出分析,围绕产业、企业和政府这三大建设主体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2]也有一部分作者在此分析基础上,结合理论分析,运用实证分析的手段,对所讨论对象作进一步的探究如谢向英对茶企地理标志认知行为、地理标志的市场运用意愿和推广期望等进行分析总结[3];沈学政采纳层次分析和粒子群优化算法对茶企在品牌溢价中的行为进行影响因素分析[4]其次,从对茶产业品牌建设的内容上来看,国内学者对茶产业品牌建设已有诸多讨论,且在前人基础上更进一步对品牌建设各方面的内容进行细分讨论,包括关于茶产业品牌进展战略、品牌竞争力、品牌定位、品牌整合以及品牌忠诚度等。
如袁清通过讨论茶业会展经济与茶产业进展战略的互动关系提出茶产业品牌建设建议[5],张华伦针对我国茶产业整体品牌竞争力作出有关的提升策略讨论[6],陈启强着重强调福建名茶的进展必需立足茶文化品牌的创新营销进而推动品牌建设[7],陈绪敖围绕茶产业品牌整合程度作出相关分析[8],张国政等基于讨论茶企行为视角对品牌忠诚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剖析,认为茶产业品牌建设正向或逆向的进展和茶企与消费者是否进行有效沟通有着密不行分的关系[9]以上讨论说明我国学者对茶业品牌进展的重视程度和讨论深度逐步提高但就目前来看,对我国红茶品牌建设讨论较少,且闽东地区较多集中于对白茶和乌龙茶讨论,近几年对于坦洋工夫的讨论渐渐变少,提出的策略虽有肯定借鉴意义,但不够深入和完善红茶作为福安支柱性产业之一,打造出坦洋工夫这一享誉世界的知名品牌,成为福安市公共区域地理标志,为福安市创造较高的产业价值福安红茶产业仍处于转型过渡期,产业化进展水平较为缓慢为究其缘由,本文将对茶产业进展现状进行概述,对品牌建设成效和阅历进行阐述,进而分析福安红茶在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相应的切实可行、与时俱进的意见和建议,为福安茶产业品牌建设与进展提供思路,以促进闽东地区的农村经济进展。
2福安红茶产业进展现状 2.1资源条件充分,产业进展态势良好福安市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地处鹫峰山脉东南坡,太姥山脉西南部、洞宫山脉东南延长部分土地类型以山地、丘陵为主,土壤资源丰富,生物系统具有多样性,气候暖和潮湿,降水充分茶树适合种植在中低山区域,喜暖温柔漫射光,酸性土壤更有利于茶叶生长过程中产生有机质,降水充足是茶树种植的基础保证[10]福安市劳动力较为充分,共有涉农人口41.4万人,其中涉茶人口约为85%截至2019年底,福安市实有茶叶种植面积近23.2万亩,毛茶年产量2.57万吨,总产值近12.8亿元其中坦洋工夫红茶产量为6400吨,产值为9.46亿元,占茶叶总产值的74%〔数据来源:福安市茶业局〕近年来,福安市不断推动坦洋工夫生态茶园标准化建设,改良茶叶清洁化生产技术,实施无公害生物种群防治工程,紧密对接省农科院茶叶讨论所和市内技术职业高校,提高茶产业科技水平依托当地资源优势,改造低产低质茶园,改良栽培技术,建立茶树良种繁育基地,不断改进红茶品种结构,茶树良种优化率到达98%,福建新坦洋茶业集团和南方佳木茶叶有限公司建立起千亩生态有机茶基地2.2相关产业联动,市场消费需求增加。
福安市以工农业优势互补、服务业支持工农业的三产融合方式推动产业进展电机电器制造业帮助茶产业完成生产加工设备升级和改良的工作;船舶业的壮大进展为拓宽茶叶的海上运输渠道奠定基础;餐饮服务业和食品加工业与茶产业进行多方位的全新合作,使茶产业附加值有效提升福安作为“中国茶叶之乡〞,全市登记注册的茶叶企业有611家,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有40多家[11]福建新坦洋茶业集团作为福安市红茶产业中实力强劲的龙头企业,转变传统产业销售战略,在坦洋茶文化名片上下狠功夫,将红茶产品放于各大电商平台销售,有效削减产品交易本钱福安红茶销售遍布全国,上海、山西等作为主销售地区纷纷设立坦洋工夫推广中心为拓宽福安红茶销售渠道,各大厂商和茶企纷纷联合开设福安坦洋工夫专卖店、连锁店和专柜等,多达2千多家[12]2.3政策扶持力度大,茶叶质量安全水平逐年提升近年来,福建省不断出台有关茶产业绿色进展增质提效、产业结构改革调整的相关意见和措施,以奖金补贴和项目申报的茶产业财政扶持政策,鼓舞龙头茶企继续做大做强茶产业,小型茶企或个体能够主动参加宁德市对福安红茶产业由数量向质量的转型进展十分重视,出台多条关于福安市红茶产业园区建设和生态茶园基地建设的相关意见,并佐以资金扶持。
坦洋工夫茶国家标准实物样品已通过审定,且坦洋工夫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省地方综合标准[13]福安红茶产业通过建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和质量监管服务中心,严格把关茶叶质量安全,为培植、采摘、制茶、包装到销售的生产过程设立更加系统综合的质量标准红茶茶企通过无公害、绿色化和有机化产品标准的数量连年增加在政府各部门和茶企的努力下,茶叶质量安全逐年提升 3福安红茶品牌建设的成效与阅历 3.1福安红茶品牌产生清咸丰初年〔1851〕,坦洋村村民胡福四将茶庄客人所带来的红茶制作方法,运用到坦洋菜茶的制法之中,坦洋工夫红茶胜利问世,带动了周边县市茶农效仿和大规模生产至此,坦洋工夫红茶远销出口到西欧多个国家地区,享誉海内外后70多年〔1915〕,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授予坦洋工夫金质奖这一较高的荣誉,英国王室指定坦洋工夫为王室专供茶民国时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海路中断,包括坦洋工夫在内的国内产业出口皆处于停滞状态后经过政府扶持,才渐渐复产,但又恰逢人们追捧绿茶,坦洋工夫被迫大规模停产新世纪时期,通过坦洋工夫老一代制茶大师张天福等人的不懈努力和政府部门的鼎力支持,使坦洋工夫红茶恢复生产和进展,卷土重回消费市场。
3.2福安红茶品牌建设成效坦洋工夫是中国红茶领域内的第一个中国著名商标、第一个红茶国家标准[14]坦洋工夫自2006年被评为中华名人特供茶以来,福安市以茶产业现代化进展为前提,着力打造福安坦洋工夫红茶品牌,正确树立品牌创新意识,主动引导茶企参加坦洋工夫的品牌建设,要求茶企树立正确品牌管理理念,培育专业型技能人才,培育管理型品牌创新人才,利用红茶品牌优势来逐步提高品牌竞争力市政府与茶业协会主动开展各项茶事、茶会和茶艺活动,带着坦洋工夫红茶参与国内外众多大型赛事,并斩获多项荣誉,先后通过茶叶公共品牌、地理标志商标、中国著名商标、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等认证〔详见表1〕政府主动支持茶企改进创新制茶工艺,协作茶企开展产品宣扬活动,且通过打造茶产业与旅游业融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型生态茶园,邀请名人作家聚集茶园拍摄宣扬大片3.3福安红茶品牌建设阅历3.3.1福安红茶品牌生态系统的构成福安红茶品牌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福安坦洋工夫品牌与由品牌延长加工的产品、品牌拥有各个茶企、供应商〔本文主要指农户〕、消费者、竞争者〔主要指同类茶企业〕和政府〔主要指当地政府〕等有机体所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15]具体来说,以坦洋工夫为龙头品牌和其他茶业品牌所形成的各个节点能够在政府、茶业企业、消费者和供应商这四大有机体的关心下,通过合理资源配置,发挥自身获取资源能力和竞争优势,与企业上下游品牌进行合作资源共享以延长增值链,促进福安红茶品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信息、资金等能量的流淌和循环,从而形成一个强大的品牌增值网络。
3.3.2福安红茶品牌生态系统各参加主体的作用第一,茶业企业是坦洋工夫品牌建设的主导者茶企树立正确管理观念,强化企业管理制度,制定企业品牌短中长期具体目标,营造以人为本、关心至上的企业文化与气氛,通过嘉奖补贴等激励机制鼓舞员工开动思维,开展专业创新技能人才聘请,通过与科研机构合作来改良现有的生产工艺,增添科技创新水平,以新型营销手段实现品牌价值第二,政府是坦洋工夫品牌建设的管理者政府定期对红茶质量安全进行抽检,对茶叶质量安全进行监管,利用市场这双看不见的手规范红茶交易秩序,设立茶业管理局开展茶树种类资源爱护、茶叶标准化生产、茶叶科技推广等工作第三,农户及其经营组织充当坦洋工夫品牌建设的供应商这一角色通过与合作社构建红利安排、资源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参加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培训,丰富自身种茶技能,提高专业学问素养,从运用传统方式是费用药转变为如今对有机肥、生物农药的合理利用,以产出品质高的坦洋工夫第四,茶业协会是坦洋工夫品牌建设中的助推者福安茶业协会作为福安茶业品牌建设的牵头人,于全国各地产销省市设立茶协分会和茶协青年委员会,并于2017年开始创办坦洋工夫制作技艺传习所,培育优秀的坦洋工夫茶学弟子。
自2005年起每年以不同的活动形式开展各式各样的茶事竞赛〔斗茶技能大赛、茶艺人才评选、品牌信誉十佳评选、汉服茶道论坛、红茶高峰论坛和海峡两岸茶业沟通等等〕,在全国各地举办各类大型茶文化宣扬活动,打响坦洋工夫茶文化品牌,为其创造良好的品牌溢价第五,消费者是站在消费市场最前沿的人物,能够准时、客观地反应自身的需求以及对品牌建设的见解通过了解消费市场需求,对品牌建设中缺乏之处加以改良,必会刺激消费者购置茶叶如坦洋工夫茶业企业近几年依据消费者对茶叶价格的控诉和提议,从茶青买入价格、品牌建设本钱和产品销售本钱等方面对价格进行有效的调整 4福安红茶品牌建设存在问题 在利益互相联结的状态下,政府必需主动地、充分地发挥自身最大的经济进展能力,供应商保持不破坏系统平衡且主动受到组织合理约束,茶业企业于肯定时间内完成阶段性品牌目标,消费者为满足自我需求进行大量消费,使整个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到达最大化福安红茶在品牌建设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4.1产业链延长缺乏,品牌附加值较低由于科研投入力度缺乏,福安红茶产业难以对生产工艺进行改良,科学技术没有得到明显突破除规模较大的几个茶业企业〔如新坦洋集团、御香红有限公司等〕之外,其他茶企普遍存在规模小、生产加工分布零散、茶业供货主要来源模糊等问题。
福安红茶产品主要以茶叶散装出售和礼盒出售为主,产业链延长缺乏,品牌附加值较低,创造品牌溢价能力较弱相比来说,福鼎白茶近年来通过创意营销与传统营销相结合的茶叶销售方式,得到广大茶叶消费者的喜爱和市场加盟商的支持,在茶叶批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