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山西省城市化区域差异研究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1.92KB
约5页
文档ID:225528135
山西省城市化区域差异研究_第1页
1/5

山西省城市化区域差异研究摘 要 新中国成立后,山西省城市数量由1949年的1 个地级市增长到今天的11个地级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山西在享有城市化带来便利时同时也面临着区域差异问题 本文将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对山西省的11个地级市进 行区域差异分类和分析,最后提出促进城市化区域协调发展 的措滋和建议关键词城市化山西省区域差异1山西省城市化区域差异分析1. 1第一类城市:城市化水平最高太原作为山西省的省会,是山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 教育、科技中心现在太原已发展为一个以冶金、机械、化 工、煤炭工业为主体,工业门类比较齐全的现代化工业城市 太原第二三产业较为发达,第三产业比重为55. 59%O太原市 的工业经济发展、人口素质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和环境 发展在山西省遥遥领先,其城市化水平最高1.2第二类城市:城市化水平较高从指标可以看出,非农业人口最多的城市是大同124.51 万人,说明其城市人口规模较大,其他三个城市明显低于大 同从经济指标可以看出,晋城市的第三产业比重和人均地 方财政收入分别为57. 69%和6836. 78万元具有明显优势环 境指标中,每万人拥有的绿地面积也是晋城最咼,为52. 29 公顷。

在社会发展指标中,由于晋城非农业人口较其他城市 少,在人均住房面积上比其他城市高人均住房面积、人均 用水量和每万人拥有医生数在主成分因子中载荷很大,可以 反映出一个城市的社会城市化水平1.3第三类城市:城市化水平中等在第三类城市的城市化水平指标中,明显看到晋中市、 临汾市、朔州市的各项指标所反映的水平比第二类城市相应 水平低这三个城市各项指标相差不大,城市化发展水平偏 中等1. 4第四类城市:城市化水平偏低运城、忻州和吕梁是山西省城市化水平最低的三个城 市从人口指标看,它们的非农业人口分别为:23. 61万人、 19. 94万人、15.74万人可见,其农业人口规模比城市人 口规模大,其城市化率很低2推进山西城市化区域协调发展的措施建议2. 1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根据山西省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 局、以大带小的原则,紧扣提速、提质主题,按照“一核一 圈三群”布局,以太原都市区为核心,支持太原率先发展, 增强省会城市的带动力,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和城镇群辐射带 动作用把除省会太原外的10个地级市发展成为综合承载 能力高的区域中心城市重点建设以大同、朔州为核心的晋 北城镇群,以临汾、侯马、运城为核心的晋南城镇群,以长 治、晋城为核心的晋东南城镇群。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缩小 区域差异2. 2加快推进工业新型化,调整经济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推进山西城市间煤炭产业整 合,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使区域协调发展,就 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引导服务业向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加快提高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充分发挥 我省文化底蕴深厚和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将区域联系起 来,形成共同发展的一体,同时要在各区域建设一流的景点景区,培育旅游龙头企业,积极发展信息服务、商贸、餐饮等其他服务业2.3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新型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 老保险制度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步实现医疗、 失业、工伤和生育等社会保险省级统筹加快保障性住房建 设,逐步改善居民基本居住条件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人民提供,优先满足群 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 题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和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功能。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