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鱼钩》作者陆定一简介 陆定一(1906~1996)中国共产党的老一辈革命家,新中国的元勋之一,学识渊博,对古典 文学和历史造诣较深,在自然科学方面也有丰富的知识他的英文水平较高,青年时代翻 译了不少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在延安时期,曾参与毛泽东同志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 斯·斯特朗谈话的翻译工作从 1925 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到 1996 年去逝,他曾经创造出辉煌的成就,也曾遭遇坎坷,受 尽人间的屈辱他的一生,是忠于革命、忠于人民、忠于党的一生,也是富有传奇色彩的 一生生平:1906 年 6 月 9 日生于江苏无锡1925 年在上海南洋大学(交通大学前身)读书时参加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五卅运动”1925 年秋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冬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6 年任共青团南洋大学支部书记及上海法南区团委书记同年秋调团中央宣传部工作, 编辑《中国青年》1927 年 4 月下旬,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927 年 5 月在共青团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团中央候补委员,任团中央宣传部部长 在反革命政变面前,他坚持斗争,为革命力量的保存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28 年初,陆定一根据团中央的指示,到广东帮助广东团省委工作,协助组织了 1000 多 名青年参加红军。
1928 年秋,陆定一被选为团中央委员,仍担任宣传部部长,主编《中国青年》1928 年底,根据党的决定,陆定一赴苏联莫斯科,与瞿秋白、邓中夏等同志一起同王明等 人的错误进行了斗争1930 年陆定一回国后,继续担任团中央宣传部部长1931 年,王明“左”倾路线在党内占据统治地位后,陆定一被错误地撤销了团中央委员、 团中央宣传部部长职务1934 年 10 月,陆定一随中央第二纵队干部队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 年遵义会议后,他担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主编《红星》报红军到达陕北后,他参加了东征、西征,后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政治部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同志为建设和发展我军的政治宣传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陆定一历任八路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八路军前方总部野战政 治部副主任,领导《新华日报》华北版的工作1940 年底,陆定一奉命回延安1942 年 4 月,他负责编辑《解放日报》的《学习》副刊,撰写了《从实际出发》等比较有 影响的文章1942 年 8 月,担任《解放日报》总编辑他撰写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 在新闻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1945 年,陆定一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当选为 中央委员1947 年 1 月,他发表了《对于战后国际形势中几个基本问题的解释》一文,在全国和世界 上引起广泛注意1947 年 3 月胡宗南进攻陕北时,陆定一兼任中央直属队政委,随同毛泽东、周恩来、任弼 时同志转战陕北,做出了出色贡献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陆定一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央人民政府文教委员会 副主任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他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 在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政治局候补委员1957 年,他作为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团员,随毛泽东同志赴莫斯科参加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 和工人党代表会议1959 年,陆定一任国务院副总理1960 年,他作为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团员,随刘少奇、邓小平同志参加了在莫斯科召开的 81 国共产党工人党代表会议1962 年,他任中央书记处书记1965 年,他兼任文化部部长陆定一长期负责党的宣传文教工作,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建设和发展党的宣传 文化教育事业,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倾注了毕生的精力,作出了重大贡献。
文化大革命”中,陆定一遭受林彪、“四人帮”的严重迫害,被关押近 13 年之久1979 年 6 月,陆定一在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被增选为副主席同年 9 月, 在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上被补选为中央委员1980 年 3 月,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顾问1983 年 6 月,在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副主席在党的第十二、十三 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1991 年他 85 岁高龄时,还主持编辑了他从 1926 年到 1990 年的文稿,在亲自撰写的文集 的自序中,以简练的文笔颂扬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