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保密法法律法规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不需要积分

cn****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66.57KB
约28页
文档ID:486377767
保密法法律法规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不需要积分_第1页
1/28

保密法律法规知识竞赛题库(以下题目及答案仅供参考)一.单选题1、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共有( C )  A、五章三十四条   B、五章三十五条   C、六章五十三条  2、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于(  C  )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  A、20XX年1月1日   B、20XX年10月1日   C、20XX年4月29日3、制订保密技术发展规划、计划、政策、措施,制订保密技术装备体制标准,并督促有关部门配备达标这是( B )的职责  A、各级党委保密委员会 B、各级政府保密工作部门 C、中央国家机关保密工作机构4、中央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  B  ) 本系统的保密工作A、监督或管理  B、主管或指导    C、检查或督促  5、国家秘密是关系(  A  ),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A、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B、国家的经济安全和政治利益 C、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利益  6、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分别会同外交、公安、国家安全和(  B  )规定A、其他有关部门B、其他中央有关机关C、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7、机关、单位应当对工作人员进行 (  C  ),定期检查保密工作。

A、岗位培训 B、警示教育    C、保密教育  8、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泄露国家秘密,不够刑事处罚的,可以酌情( C )  A、给予警告处分  B、进行批评教育   C、给予行政处分  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有关规定,关于政党的秘密事项的正确表述是(  C  )  A、政党的秘密事项经保密工作部门确认后,属于国家秘密事项  B、政党的秘密事项与国家秘密性质不同,不属于国家秘密事项  C、政党的秘密事项符合保密法有关规定的,属于国家秘密  10、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  A  )  A、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B、绝密和机密两级   C、秘密和机密两级  11、( C )以上地方各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在其职权范围内,主管本行政区域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  A、省级   B、市级   C、县级12、县级以上国家机关和涉及国家秘密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A )或者指定人员,管理本机关和本单位保守国家秘密的日常工作A、保密工作机构 B、管理工作机构  C、业务指导机构  13、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应当在( B )公布  A、社会范围内  B、有关范围内  C、机关、企事业范围内  14、对某一事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和属于何种密级有争议的,由国家保密工作部门或者省、自治区、( C )的保密工作部门确定。

  A、地市   B、县(区)   C、直辖市  15、国家秘密事项的保密期限需要延长的,由(  C  )决定  A、原确定密级的保密期限的机关、单位决定  B、原确定密级的保密期限的机关、单位的上级机关决定  C、原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的机关、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决定  16、对于国家秘密保密期限已满而未收到原定密机关、单位延长保密期限通知的,该项国家秘密可以( A )解密  A、自行   B、由上级机关   C、由保密工作部门  17、对绝密级的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和其它物品,非经(  A  )批准,不得复制和摘抄  A、原确定密级的机关、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  B、原确定密级的机关、单位的上级机关或上级保密工作部门  C、原确定密级的机关、单位  18、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应当(  A  )  A、追究刑事责任 B、进行批评教育 C、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19、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有特殊规定外,(  C  )  A、绝密级事项不超过二十年,机密级事项不超过十年,秘密级事项不超过五年  B、绝密级事项不超过十年,机密级事项不超过五年,秘密级事项不超过一年  C、绝密级事项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事项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事项不超过十年  20、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依法追究( B )。

  A、行政责任   B、刑事责任   C、经济损失  21、涉密人员出境,应当经过( C )的批准 A、公安机关B、保密工作部门C、批准、任用涉密人员的主管部门  22、绝密级国家秘密,( A )才能接触  A、经过批准的人员   B、省、军级以上人员   C、机关工作人员  23、对外交往与合作中需要提供国家秘密事项的,应当按照( B )提供  A、合同规定   B、规定的程序事先经过批准后   C、协议  24、根据《保密法》和《保密法实施办法》,( B )主管全国的保密工作  A、国家保密工作机构   B、国家保密局  C、国务院  25、县以上地方各级政府的保密工作部门,在上级保密工作部门的指导下,依照保密法律、法规和规章管理( A )的保密工作  A、本行政区域   B、所属各级政府   C、本区机关单位  26、下列哪一事项不应当确定为国家秘密( B )  A、国务院总理视察工作的行程安排   B、省长视察工作的行程安排   C、国家主席出访活动安排  27、秘密载体经管人员离岗、离职前,应当将所保管的秘密载体(  A  )  A、全部清退并办理移交手续      B、部分清退并办理移交手续  C、全部清退可以不办理移交手续  28、各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依照保密范围的规定及时确定密级,最迟不得超过(  A  )。

  A、10日    B、20日      C、30日  29、传递秘密载体,应当包装密封;传递秘密载体的信封或者袋牌上应当标明(  C  )  A、密级  B、密级和编号 C、密级、编号和收发件单位名称  30、某机关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携带秘密载体外出,其下述做法中正确的是(  A  )  A、采取保护措施,使秘密载体始终处于自己的有效控制之下  B、报经本机关主管领导批准后,独自携带绝密级文件外出  C、报经本机关主管领导批准后,二人共同携带绝密级文件外出参加涉外活动  31、各级国家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按照( B )确定密级  A、保密法律法规的规定    B、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   C、本机关单位的保密规定  32、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和属于何种密级有争议的,由(  C  )确定  A、国家保密工作部门  B、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保密工作部门  C、国家保密工作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保密工作部门  33、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由确定密级的( C )标明密级  A、办公室    B、主要承办人    C、机关、单位  34、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确定以后,确定密级的机关、单位的上级机关发现不符合保密范围规定的,应当(  B  )。

  A、及时自行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B、及时通知确定密级的机关、单位纠正  C、及时通知有关保密工作部门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35、出现下列哪种情况时,保密期限内的国家秘密事项可由确定密级的机关、单位及时解密  A )  A、从全局衡量公开后对国家更为有利的  B、离保密期满不足1个月的  C、对经济发展有利的  36、情况紧急时,保密期限内的国家秘密事项可以由确定密级的( C )直接解密  A、本机关、单位  B、国家保密工作部门  C、上级机关  37、对于上级机关或者有关保密工作部门要求继续保密的事项,在所要求的期限内( C )  A、自行解密  B、可以解密  C、不得解密  38、各机关、单位确定密级、变更密级或者决定解密,应当由( A )提出具体意见交本机关、单位的主管领导审核批准  A、承办人员  B、负责人    C、保密工作部门  39、复制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或者摘录、引用、汇编属于国家秘密的内容,(  A  )  A、不得擅自改变原件的密级  B、视情况需要可以改变密级  C、既可以保留原件的密级,也可以改变原件的密级  40、任用、聘用的境外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我国家秘密的,应按照(  C  )的原则,报有关机关批准。

  A、“谁主管,谁负责” B、“一事一批”  C、“谁主管,谁负责”和“一事一批”  41、在对外交往与合作中,通过正当渠道提供国家秘密时,应当以一定的形式要求( B )义务  A、双方承担保密  B、对方承担保密  C、如期归还的  42、对外提供涉及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国家秘密时,批准机关应当向( B )通报有关情况  A、级政府的保密工作部门  B、同级政府的保密工作部门  C、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的保密工作部门  43、召开涉及国家秘密内容的会议时,主办单位应当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下面哪一项措施是错误的( B )  A、具备安全条件的会议场所  B、使用无线话筒  C、依照保密规定使用会议设备和管理会议文件、资料  44、有下列哪种表现的,有关机关单位依照保密法给予奖励(  C  )  A、在保密岗位工作  B、捡到文件资料上交保密工作部门  C、对泄露或者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的行为及时检举  45、发生泄密事件的机关、单位,应当迅速查明(  B  ),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报告有关保密工作部门和上级机关  A、主要、次要责任者,及一切涉密者  B、被泄露的国家秘密的内容和密级、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的范围和严重程度、事件的主要情节和有关责任者  C、事件属于敌我矛盾或人民内部矛盾,及处理上采用法律手段或行政手段的根据  46、对单位存在重大泄密隐患或发生失泄密事件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的党政领导干部,视其情节轻重,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应当给予(  C  )处分。

  A、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  B、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或者留党察看  C、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  47、凡泄露国家秘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有关机关、单位应当依照规定并根据被泄露事项和行为的具体情节,给予( C )  A、批评教育  B、党纪处分  C、行政处分  48、凡泄露国家秘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哪种情形应当从重给予行政处分( B )  A、丢失国家秘密文件资料没有造成损害后果的   B、以谋取私利为目的泄露国家秘密的  C、过失泄露1份秘密级文件资料危害不大的  49、泄露绝密级国家秘密,情节特别轻微的,可以酌情( B )行政处分  A、免予  B、从轻给予  C、从重给予  50、以下行为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其实施办法规定的“泄露国家秘密”的是(  B  )  A、使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的  B、不应知悉国家秘密者被动知悉国家秘密的  C、使国家秘密超出了限定的接触范围,而不能证明未被不应知悉者知悉的51、不适用《保密法》和《保密法实施办法》的事项是( A )  A、机关、单位的内部事项  B、国家秘密  C、政党中涉及的国家秘密   52、机关、单位公开发布信息应当遵循( C )。

  A、“谁公开,谁审查”原则  B、事前审查原则和依法审查原则  C、A和B  53、机关单位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依照国家关于国家秘密及其秘级具体范围的规定( C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