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1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第四节 人民共和国 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 2 本章重点问题 v1 正确理解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及国 民党统治崩溃的原因 v2 如何理解在中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是 历史的必然选择 v3 中国革命胜利的根本原因和基本经验 是什么 3 本章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 了解由于国民党坚持独裁 内战和统治的 腐败而彻底失去民心 最终丧失执政地位 了解在中国 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 民民主专政是历史的选择 是人民的选择 明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只有社会 主义能够救中国 4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抗战胜利后 广大中国 人民希望实现和平与民主 但是 国民党统治集团坚持 独裁统治 依靠美国支持消 灭中共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 量 是蒋介石的既定方针 5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一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 战后国际国内政治形势 1 对中国有利的方面 国际上 帝国主义遭到削弱 社 会主义运动有了新的发展 在国内 革命力量有很大发展 1945年北平人民庆祝抗战胜利 6 v 2 对中国不利的方面 影响中国政局发发展的主要国际际因素是美国和 苏联苏联 的对华对华 政策 而影响中国走向和平民主 的最大障碍是蒋介石政府 的独裁政策 7 长期和基本的目标是 推动建立一个统一的亲美政府 短期目标是 避免共产党完全控制中国 抗战胜利后 美国政府对华政策 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向记者阐述他的对华政策 8 美国政府为了实现这些目标 面临三种选 择 v第一 干涉中国内政 甚至介入中国内战 不敢 v第二 撒手不管中国的事情 不舍得 v第三 调停国共关系 遏制中国内战 以保住蒋介 石 的执政地位 选择 美国政府权衡再三 最 终选择了第三种方式 1945年12月 美国五星 上将马歇尔被任为总统特使 前往中国调停国共关系 9 抗战胜利后 苏联对华政策 的长期目标是 帮助共产党发 展并最终夺取政权 短期目标 是 拉住蒋介石政府 不让它 成为美国对付苏联的工具 1945年8月14日 国民政府代表 王世杰和苏联政府代表莫洛托 夫在莫斯科签订 中苏友好同 盟条约 10 抗战胜利时 蒋介石坚持独裁 内战的方针已定 但是他要发动全面内战还有许多困难 首先 国际国内舆论均反对内战 其次 蒋介石的军队都在西南 西北地区 运送这些 部队到内战前线也需要时间 蒋介石的方针 11 蒋介石的权力只及于西南一隅 华南和华 东仍被日军占领着 长江以北则连任何一种中 央政府的影子也没有 事实上 蒋介石甚至再占领华南都有极大 的困难 要拿到华北 他就必须同共产党人达 成协议 如果他不同共产党人及俄国人达成协 议 他就休想进入东北 杜鲁门回忆录 第2卷 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年版 12 1945年8月28日 毛泽东 周恩来 和王若飞在国民政 府军事委员会政治 部部长张治中 美 国驻华大使赫尔利 的陪同下 从延安 飞抵重庆 2 中共中央审时度势 决定北上和谈 重庆谈判 13 14 v毛泽东到了重庆 舆论界认为 这是一个比日本突 然宣布无条件投降更使人欢喜的消息 称颂毛泽 东 一身系天下之安危 著名诗人柳亚子心情十分 激动 赋诗曰 阔别羊城十九秋 重逢握手喜渝州 弥天大勇诚 能格 遍地劳民乱倘休 霖雨苍生新建国 云雷青 史旧同舟 中山卡尔双源合 一笑昆仑顶上头 15 1945年8月下旬 国民党军第二战区司令长 官阎锡山秉承蒋介石旨意 率部入侵晋西南 我党于9月10日至10月12日发起上党战役 取得 完全胜利 共歼国民党军3 5万人 其中生俘 3 1万人 缴获山炮24门 机枪2000余挺 各种 枪1 6万余支 击毙国民党第7集团军副总司令 彭毓斌 俘第19军军长史泽波 重庆谈庆谈 判谈谈谈谈 打打 上党大捷 16 10月10日 国共双方共同签署了 政府 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即 双十协定 国民党方面接受了中共提出 的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承认要 坚决避免内战 双十协定 17 政协会议 旧政协 v1946年1月10日 国共双方下达 停战令 同一天 政治协商会议 在重庆开幕 经过各方的反复讨 论和协商 1月31日 政治协商 会议闭幕 会议通过了五项议案 分别为 政府组织案 国 民大会案 和平建国纲领 军事问题案 和 宪法草案 18 和平努力失败 v 双十协定 和政协协议没能阻止蒋介石政 府的内战准备 它仍一意孤行地向各个解放 区周围增兵 内战一触即发 19 v1946年6月底国民党军进攻中原解放区 挑 起了全面内战 由于国共力量对比十分悬殊 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1 解放战争全面爆发 二 国民党发动内战和 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国民党军队向中原中共军队辖区推进 20 解放战争全面爆发时的国共力量对比 类别类别中国共产党国民党 总兵力127万430万 所占有的地区面积230万平方公里730万平方公里 所拥有的人口1 36亿3 39亿 军队装备步兵武器大量美式装备 基本态势 解放区被分割 包围 控制几乎所有大城 市和绝大部分铁路 交通线 21 共产党的对策方针 政治上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在军事上采取集 中优势兵力 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 1 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 1946年6月下旬 国民党借助其军事的优势 对解放 区发起了全面进攻 声称 也许三个月 至多五个月 便能整个解决 中共军队 达到 速战速决 1947年3月 国民党军被迫放弃对解放区的全面进 攻 改为对陕北 山东两个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22 2 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v1947年3月至6月 人民解放军打退了国民党军的 重点进攻 并在东北 热河 冀东 豫南等地开 始局部反攻 先后收复和解放了153座城市 歼敌 40余万人 23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一 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经过人民解放军一年的作战 战争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24 挺进中原 v 案例 1955年春 北京中南海丰泽园的书房 里 飘散着浓烈的烟草味 毛泽东端坐在宽大 的写字台前 正聚精会神地审阅首次即将被授 予将军军衔的名单 当毛泽东的目光从这1042 人的名单中看到 皮定均 3个字时 不禁放下手 中的卷宗 站起身来 在屋中缓缓地踱了几步 透过袅袅升起的厌恶 他那深邃的目光仿佛 又看到了9年前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少顷 他 转过身来 快步走到写字台前 拿过一枝狼毫 蘸墨挥笔 龙蛇飞动 定均有功 由少晋中 8个醒目大字跃然纸上 定均有功 功在中原 25 1947年6月底 根据中央的决 策 刘邓大军强渡黄河 挺 进大别山 陈粟大军挺进苏 鲁豫皖 陈 谢兵团挺进豫 西 由此 人民解放战争战 略进攻的序幕揭开 千里跃进大别山千里跃进大别山 26 打倒蒋介石 解放全中国 1947年10月10日 中国 共产党发出口号 打倒 蒋石 解放全中国 27 二 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 是现阶段 中国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 如果我们能 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 我们就 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 件 我们的解放战争 主要就是靠这 1亿6千万人民打胜的 有了土地改革 才有了打倒蒋介石的胜利 毛泽东 28 1 五四指示 v1946年5月4日 党中央发出 关于清算 减 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五四指示 决定 其精神实质将党的土地政策由抗日战争时期 的减租减息改变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土地改革的转变和民主革 命的深入 到1947年下半年 解放区三分之 二的地区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29 2 土地法大纲 v1947年7月到9月 中共在 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会议 制定了 中国土地法大 纲 这是一个彻底消灭 封建剥削制度的战斗纲领 明确规定 废除封建性 及半封建性的土地制度 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制度 30 3 土地改革的热潮 v在解放战争胜利发展的同时解放区开展了 广泛的土地改革运动 v为解放战争胜利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31 三 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v什么是第二条战线 第二条战线是1946年到1947年5月间 在国 民党统治区形成的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学生 运动 工农运动和各阶层人民的斗争汇合在 一起的反内战 反饥饿 反迫害的人民民主 运动 v第一条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反 对国民党军队的军事斗争战线 32 为什么会形成第二条战线 客观上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根 本利益 制定和实施的正确的方针 政策 以及在军事上不断战胜国民党所取得的 胜利 主观上是国民党的危机 使之处于两条战 线的包围之中 33 国民党的政治危机 国民党独裁 内战 卖国三位一体的反动政 策 使蒋介石 在政治上变得毫无威信 毫无 力量 抗战胜利后 国民党违背了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 生息 和平建国的意愿 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 34 国民党的政治危机 v蒋介石不惜出卖国家主权 以换取美援 1946年11月起 签订了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被时人斥为 新二十一条 一个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国同中国这样一个不发达国家之 间的这样一个条约当然是完全不平等的 伊斯雷尔 爱泼斯坦 中国未完成的革命 新华出版社1987年版 35 国民党的政治危机 v李 闻惨案 v李公仆是著名社会教育家 抗日战争 时期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 是著名 的 爱国七君子 之一 抗战胜利后 先在重庆为争取和平而奔走呼号 1946年7月11日晚10时半他在回家的 路上被国民党特务用美制无声手枪枪 杀 v闻一多是著名的诗人 民主战士 李 公仆被暗杀后 闻一多把个人的安危 置之度外 全身心投入宣传和抗议工 作 更激起了特务暗杀他的祸心 15 日下午5时 闻一多在返家的路上惨 遭特务暴徒的暗杀 36 国民党的经济危机 v通货膨胀 1947年7月24日 来自上海的一则电讯说 法币100元 在1937年尚可买两头牛 1941年为一口猪 1943年为一只鸡 1945年 为一条鱼 1946年为一个鸡蛋 1947年已经 只能买1 3盒火柴了 以抗战前夕的物价为标准 到1947年7月已上涨6万倍 37 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v 1 学生运动高涨 沈崇事件 1946年12月24日美国军人在北平东单操 场强奸了女大学生沈崇 成为导火线 触发了一 场声势浩大的抗议驻华美军暴行的群众运动 v美军暴行发生后 国民党当局不是要求美方惩办 罪犯 而是封锁消息 激起了北平市人民的怒吼 30日下午 由北大 清华 燕京 辅仁 中法 朝阳 师院 铁院等院校组成的 万余人的队伍 走上街头 举行 抗议美军大游行 38 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v 1 学生运动高涨 反内战运动 1947年5月 南京 北京 上海 北平等大中城市 的学生反饥饿 反内战的示威 游行 20日 5000余名学生在 南京举行了大游行 国民党政 府出动军警镇压 逮捕打伤学 生150余人 激起各阶层对学生 的声援 以 反饥饿 反内战 反迫害 为口号的学生运动 遍及国民党统治区的60多个大 中城市 39 40 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v 2 人民民主运动的高涨 台湾人民的 二二八起义 1947年2月28日9时 台北市民为控诉查缉员傅学通 当众开枪杀死陈文溪的罪行 分头沿街敲锣通告 全城商店罢市并游行 数十人被蒋军枪杀 一场 声势浩大的武装起义终于爆发 起义纪念碑 41 思考 国民党统治危机的 原因 表现 后果 42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一 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 1 什么是民主党派 长期参加反对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 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党派 长期从事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民主运动的党派 与中共有长期友好合作关系 响应中共五一号召 参与筹建新中国和参加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党派 43 中国的八个民主党派 v中国现有的八个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v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三大 法宝之一 致公党 1925 民 盟 1941 民 建 1945 民 革 1947 农工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