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原初中学校课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及原则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汲取祖国及世界文化精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实用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坚持实用性的原则,传承民族特色文化的原则,挖掘陇东乡土文化、民俗文化的原则,因材施教,发挥特长的原则,提升素质,促使创新的原则二、课程设置目标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保证落实地方课程的同时,规划开发学校课程,实现课程机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落实素质教育目标,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基础教育“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基础扎实、学有特长”的课程培养目标,及学校的“全面发展,提升素养,砺练能力,造就创新型人才”的学生培养目标三、课程设置根据《甘肃省义务教育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在七到九年级开设思品、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学校课程四、课程安排(一)各学年教学时间安排1、全年52周:教学时间39周,假期(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等)13周2、教学时间:每学年上课35周(九年级的第二学期减少2周)、复习考试2周,学校机动2周(用于学校安排地方课程、校园读书活动、推普活动、运动会、艺术活动等)。
二)每周课时总量1、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周课时总量见课程设置表2、每节课的授课时间,每节课40分钟三)课程设置表表一:彭原初中七年级至九年级学校课程设置表科目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备注思想品德两周1两周1两周1历史两周1两周1两周1地理两周1两周1物理两周1两周1化学两周1生物两周1两周1语文111数学111外语111体育与健康111音乐两周1两周1两周1美术两周1两周1两周1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技术两周1 两周1两周1信息技术1研究性学习两周1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两周1周课时总量998总计:26节五、 课程设置说明1、课程的选择根据本地区及学校实际情况,采用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美术、音乐分科课程2、体育与健康课体育与健康课程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每周1课时,在每周3节体育课的基础上,每班抽出一节实施,由学校提供场地、器材安排学生自主活动保证国家规定的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促进学生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提高3、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包括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等, 第一,信息技术在七年级开设,每周1课时,共6课时第二,劳动技术在七至八年级开设,每两周一课时。
不足课时总量部分,组织学生到劳动技术教育基地等机构和场所集中使用进行教学总课时9课时第三,研究性学习根据学生情况,采取课堂与课余集中使用相结合的方式,主要在八至九年级开设,共9课时;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采取学校组织与学生自主安排相结合的方式,共9课时全年总课时315课时6、校本课程(1)核心课程:配套区统一教材,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完成教育部门规定的教学计划和内容以新课标为指南,借助新课程改革的大平台,创造性地开展课堂教学 (2)拓展课程:配套经过选择和批准的辅助教材,其目的和任务是加大学生听、说、读、写的密度拓展课形式有口语课、阅读课、视听课、外教课等3)活动课程: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目标,举办不同活动,如朗诵比赛,美文背诵大赛,学唱英文歌曲,百词竞赛,英语棋比赛,英文写作比赛,英语短剧表演,英语辩论赛,英语广播等,每学年在年级活动的基础上,搞一次有影响力的全校性的英语活动周,并通过活动课程的组织实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挖掘和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体现“人人经过努力都能取得成功”的现代教学思想4)家庭课程:求得家长配合,请家长有规律的督促学生完成校外时间的外语学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说、背诵习惯。
5)隐性课程: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使同学们耳熏目染,在生活中感受教育六、课程实施1、统一思想,充分认识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和目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2、全面落实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不断加强课程开发与管理,依据市区课程计划,制定学校课程计划,根据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首先保证国家课程和市区规定的地方课程的开设学校按照规定的课程和课时,制定本校的课程计划和课程表,从实际出发安排好本校的学校课程学校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和学校课程表开展教育教学,做到开齐课程科目,开足课时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组织课程改革的相关培训,开展课堂教学竞赛,深入推进校本教研,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七、课程评价加强义务教育课程评价机制建设,在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基础上,促进学校课程体系的完善和实施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督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