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医改政策变动对云南白药集团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78.38KB
约12页
文档ID:215616123
医改政策变动对云南白药集团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_第1页
1/12

医改政策变动对云南白药集团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 潘特【摘要】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医药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一些医药企业的盈利能力受到了较大影响文章在对医疗改革政策变动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了云南白药集团的盈利状况,针对其总体盈利能力较弱的问题,从核心竞争力、产业链、营销渠道、收账政策、内部控制五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对改善医药类企业的经营状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 医改政策;盈利能力分析;云南白药集团 F275 A 1002-5812(2020)08-0064-04近年来,医保控费、药品降价、医药招标、分级诊疗等医药政策改革呈加速态势,医疗改革的影响已传导到市场,这将彻底改变医药企业市场的制胜战略和营销生态在国内现有的医药生产企业中,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市场竞争尤为激烈,同时生产成本上涨带来巨大压力,而药品降价、招标竞价又将制约企业的发展,导致企业陷入销售增长日趋艰难、利润空间逐年被挤压的困局医药类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分析研究医改政策变动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通过优化企业的盈利能力来提高经济效益本文以云南白药集团为例,分析了医改背景下其盈利能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医改相关政策200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式启动,业界称此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新医改”2012年3月,国务院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明确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阶段目标、改革重点和主要任务2016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旨在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综合来看,医改政策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建立规范的运行机制推进医药分开,积极探索多种有效方式逐步改革以药补医机制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同时采取适当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增加政府投入、改革支付方式等措施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二)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中央政府统一制定和发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对基本药物实行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减少中间环节,保障群众基本用药国家制定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在指导价格内,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招标情况确定本地区的统一采购价格,合理控制药品费用三)改革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合理调整政府定价范围,改进定价方法,提高透明度,利用价格杠杆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促进国家基本药物的生产和使用对新药和专利药品逐步实行定价前药物经济性评价制度。

对仿制药品实行后上市价格从低定价制度,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严格控制药品流通环节差价率,引导医院合理用药加强流通和使用环节价格的控制和管理健全医药价格监测体系,规范企业自主定价行为二、云南白药集团盈利能力现状(一)云南白药集团总体盈利状况根据云南白药集团2018年年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67.08亿元,同比增长9.84%;营业利润38.32亿元,同比增长5.83%;净利润33.07亿元,同比增长4.98%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303.78亿元,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为17.37%从图1可以看出,云南白药集团的销售净利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值,在同行业中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但行业最高达49.31%;权益回报率高于行业均值,但行业最高为34.27%;资产回报率与行业平均值相比略高,说明公司较为善于利用资本二)云南白药集团盈利能力指标分析本文选取云南白药集团2012—2018年利润表部分指标和核心盈利能力指标(见表1、表2),来分析医改政策变动以来公司盈利能力的变化情况1.2012—2018年云南白药集团的毛利率一直较为稳定,整体呈现轻微波动上涨的趋势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136.9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267.1亿元,但毛利率一直在30%上下波动,这说明云南白药集团成本控制得较好,但费用支出较为庞大。

2.2012—2018年云南白药集团的销售净利率较为平稳,总体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在2013年出现了一个小高峰,但不影响整体趋势;公司通过控制销售费用的增长,销售净利率从2012年的11.56%增长到2018年的12.32%,总体提高了0.76个百分点;2014年由于受到市场大环境低迷、医药政策的影响,销售净利率小幅下降,但在2015年仍然维持在13.29%3.2012—2018年云南白药集团的营业利润率从13.18%增长到14.35%,有了一定的提升,2013年通過公开挂牌方式转让了云南白药置业有限公司全部股权,实现了6.37亿元的收益,致使2013年营业利润率明显提高4.云南白药集团的资产回报率从2012年的18.52%下跌到2018年的13.63%,下降幅度较大,说明资产运营效率下降,成本费用的控制水平降低5.权益回报率是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核心指标,该指标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一般来说,上市公司的权益回报率不应低于6%,2012—2018年云南白药集团的权益回报率下降幅度较大,可能是因为云南白药集团2012年以前通过固定资产投入及收购其他企业,规模得到迅速的提升,且产品的研发快速扩大了产品市场。

2012年以后,云南白药集团规模的扩大主要是销售收入带来的,逐渐处于成熟期,但其没有有效利用企业资金,导致权益回报率下降三、医改政策变动背景下云南白药集团盈利能力存在的问题(一)获取销售收入的能力较弱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医药行业最高销售毛利率在90%以上,行业平均水平近50%,虽然2012—2018年云南白药集团的销售毛利率一直较为稳定,但总体处于行业平均水平以下,排名较为靠后;销售净利率徘徊在13%附近,最高没有超过15%销售毛利率是净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值,可以体现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获取销售收入的能力,与盈利能力呈正向关系云南白药集团的销售毛利率较低,表明盈利能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经营状况一般二)营业利润率较低云南白药集团的营业利润率一直在15%上下波动,处于行业中上游水平从利润表来看,2012—2013年营业利润率的短暂提高得益于对销售费用较好的控制管理费用细分方面,近年来市场维护费增长了14.65%,广告宣传费增长了33.98%,虽然低于营业收入的增长,但也说明云南白药在市场拓展投入方面比较保守,可能对其长远发展不利三)成本费用较高,资源配置效率低资产回报率用来评价企业运用全部资产的总体获利能力,能够体现出企业的管理水平。

资产回报率越高,说明成本费用的控制水平也越高2012年以后,云南白药的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继续扩张的难度较大,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投入相对之前较少,这导致云南白药集团的资产回报率一再下跌,但行业平均资产回报率大部分在2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云南白药集团的资产回报率与行业总体水平相比较差,且差距逐年增大四、云南白药集团盈利能力较弱的成因分析(一)获取销售收入能力较弱的原因分析1.药品降价令的影响自2011年实施药品降价令以来,药企持续面临药品降价压力,以仿制药为主的本土药企的利润空间被极大挤压,政策要求对新药和专利药品逐步实行定价前药物经济性评价制度,对仿制药品实行后上市价格从低定价制度同时国外仿制药进入我国市场已被提上日程,显然未来价格竞争将更为激烈虽然云南白药集团注重自主创新,仿制药占比较小,但正是由于仿制药利润出现下滑,更多的企业会向自主研发转型,导致创新药研发扎堆,具有先发优势的药企盈利窗口期缩短,行业竞争压力变大,从而难以实现预期的商业价值,导致获取销售收入的能力下降2.医保控费政策的影响医保控费给医药行业的利润增长带来压力医保总是面临着医疗服务可及性和费用控制之间的矛盾,医疗改革后,医疗保险报销的上限变低,患者对价格变得敏感,而当医疗保险以按项目付费为主时,患者就会更多地考虑低价高效的药物。

对于云南白药这种拥有国家专利的企业来说,专利药物的效果虽好,但是价格偏高,如果患者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持续治疗,肯定会选择医保报销,这时由于医保控费的限制,必然驱使患者选择其他的低价替代药品,使得云南白药等企业的部分产品销售收入降低二)营业利润率较低的原因分析1.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据统计,国内80%的醫疗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市,其中80%又集中在大中型医院,呈“倒三角”的资源结构,而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大部分在基层,呈“正三角”的需求结构实施分级诊疗政策使得更多价格较高的处方药从医院流向药店,这有利于云南白药集团在县级及以下的基层诊疗机构建立更加牢固的渠道优势,赢得更多的市场占有率但并不是只有云南白药这一家企业的药品能扩张营销渠道,其他的大量处方药产品也一次性涌入市场,使得云南白药集团的行业竞争压力陡然增加,因此,虽然营业利润率在一两年内出现增长,但是由于竞争和优势的互相抵消,最终呈现出先增后降再平稳的状态2.从“多票制”到“两票制”导致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增加两票制”是指药品从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再开一次发票,以“两票”替代目前常见的多级代理模式,压缩了流通渠道空间,提高了效率。

但云南白药集团的对手盘从经销商变成了更为强势的医院,出现的主要问题是应收账期增加,回款周期变长,行业集中度大大增加由于剔除了经销商环节,导致物流费需要云南白药集团自己承担,销售费用提高;应收账款的周期加长导致财务费用成倍增加;行业集中度的提高进一步提高了进入壁垒,加大了竞争压力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打造更加坚固的营销渠道,这会造成云南白药集团的销售费用升高3.从“以药养医”到“医药分开”导致研发支出增加此次医改立足破除旧机制,让“以药养医”成为历史,改革之后,药品之间没有差价,这也促使国家对基本药物实行“统一采购”,其价格保持公开透明,社区医院也能够采购到大医院的所有药品医药分开改革对云南白药集团来说,必须具有质量与价格的双重优势,才能进入采购目录,如果不具备核心竞争力,就会导致招标失败,甚至逐渐被市场淘汰目前企业很难对研究开发费用进行区分,研发费用支出的控制难度很大,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又需要企业加大研发费用的投入云南白药集团主要采用全面预算,当年会着手制定下一年度的研发费用支出预算,对下一年度的研发计划等开销进行预测和评估但是药物研发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研发支出可能和预期的数额相差较大,这可能会给云南白药集团带来额外的税收负担,也可能带来税收收益,因此会产生一定的涉税风险,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三)成本费用较高的原因分析随着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以及国民“转治为防”保健意识的提升,健康产业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为了适应形势发展,云南白药集团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和扩建资金,加大对国家政策的宣传,这些投入在短时间内无法看到经济效益,尤其是新药从实验研究、临床试验、获得新药证书到正式生产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审批,从研发到投产的周期较长,资金、技术投入较大,导致人工成本和资金成本大幅度提升;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先进制造设备更新、人力资源成本不可逆转的上升等,导致生产成本上升五、提高盈利能力的对策(一)强化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确保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立身之本,尤其像云南白药这类高新技术企业,在“医药分开”改革的背景下,核心竞争力显得更为重要核心竞争力在于产品质量,企业只有加大产品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才能进一步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才能从本源上降低成本,提升市场份额,增加利润来源在“健康中国”战略的引领下,健康问题刺激了低高龄人群的进一步需求,使中草药备受推崇,所以云南白药集团应更加重视对中草药产品的研发同时,要在专利保护的基础上加强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设立专门的新产品开发实验室,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不断丰富和优化公司核心产品。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