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实用文案尼康单反 AF 自动对焦模式与 AF 区域模式详解鉴于许多朋友常被 AF 自动对焦模式和 AF 区域模式搞的一头雾水, 十分抓狂,笔者本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经认真学习、努力思考和反复实践, 现将个人的理解与体会稍加整理并参考各类资料编撰成文,以供各位同好参考限于水平,或有谬误之处,恳请专家高人不吝批评指正需要特别提出的是,本文参考、引用了一些网友们发布在网络上的同类资料,由于博采众长、荟萃一炉,有些还经过笔者的增删修订,所以好多引用的章节字句实在分不清来源出处,在此一并向原作者们致谢言归正传,下面咱就来说说这个 自动对焦模式 和区域模式 在我看来,这俩东西通常得结合起来说, 尤其是咱们讨论区域模式的时候, 选什么样的区域模式,得先看你选什么样的自动对焦模式 (因为和不同的对焦模式搭配, 不同的区域模式会有不同的作用和表现, 所以咱们就不好笼统的说某个区域模式是个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因为与不同的对焦模式组合, 它的作用和表现是不一样的) ,而选什么样的自动对焦模式, 通常要看你是打算拍静物还是移动的活物, 因此抛开对焦模式讲区域模式很容易把人搞迷糊。
所以咱这篇文章的结构就是围绕着自动对焦模式开讲,顺带着把区域模式也跟大家交代清楚先普及一下基本概念哈:文档标准实用文案1、首先明确一点,咱们今天要学习的“ AF 自动对焦模式”(以下简称自动对焦模式)与“ AF 区域模式”(以下简称区域模式)都是基于相机的“自动对焦”状态设立的,如果你把相机设置成了“手动对焦” (比如您把镜头上的对焦选择开关由 M/A 档拨到了 M 档),那就没有讨论自动对焦模式和区域模式的必要了,因为调整对焦以及在哪一个对焦点上进行对焦完全由您手动操作、 人为控制,相机压根做不了主, 所以相机也将不再显示或支持关于以上两模式的选择操作2、自动对焦模式,该模式有 3 种类型: 1、 AF-S (单次伺服自动对焦);2、AF-C (连续伺服自动对焦); 3 、AF-A (自动伺服自动对焦)简单来说,自动对焦这三种模式的基本作用就是让您在选定相机的自动对焦方式上有一些自主权, 您可以选择是让相机对被摄物体仅对焦一次、 对完就结束呢,还是让相机自动监视着被摄对象的动态、 不断调整并实时保持着对被摄物体的聚焦呢有了这三种模式,您就可以选择了希望简单干脆点,就对一次焦、对上就完事,那就选 AF-S 单次自动对焦;希望相机对拍摄对象连续对焦直至你按下快门为止,那就选 AF-C 连续对焦;如果您想让相机自己决定是采用单次还是连续对焦,那就选 AF-A 自动伺服对焦。
3、区域模式类型,有 4 种: 1 、单点 AF;2 、动态区域 AF;3 、 3D 跟踪AF;4、自动区域 AF简单说,区域模式的意思就是选定的对焦点(无论是您自己选定的还是相机自动选定的) 可以在多大的范围内对被摄物体进行自动对焦, 是相对固定的一点还是一个区域(比如 D5000 有 11 个对焦点,这些对焦点覆盖的就是一小片区域)文档标准实用文案下面咱从“自动对焦模式”说起,先说第一种,就是 AF-S 单次伺服自动对焦(以下简称“ AF-S 单次对焦”)选择 AF-S 单次对焦,多是为了拍静止物体, AF-S 单次对焦时每半按一次快门就锁定且只锁定一次对焦 (如果你在相机的对焦设置里没有关闭 “蜂鸣音”,那么锁定后相机会有“哔”的一声提示音,表示对好焦了,这时无论被摄物体是否移动位置,相机都不会重新开始对焦, 它只对这一次焦,提示音响过就算齐活,想再次对焦您就松开手指,再次半按快门重新对焦,要么怎么叫“单次”呢)在 AF-S 单次对焦模式下如果没对好焦您按下快门也没用,快门不会释放提示音提示对焦完成(此时只要您半按着快门不放, 焦点的空间位置就不再发生变化)后按下快门才可拍摄。
如果半按快门锁定对焦后被摄对象位置移动了 (尤其是纵向移动)就可能跑焦, 片子就算拍糊了 所以童鞋们要记得: “AF-S 单次对焦”无论与“区域模式”里的哪一种模式搭配,一旦半按快门完成对焦,那在完全按下快门进行拍摄之前, 相机和被摄对象最好就都别动了, 否则动不好改变了被摄对象与相机之间的距离,就可能跑焦(原因你懂得)当然轻微的移动,比如有点晃动、摆动啥的(如果不是拍微距的话),应该没太大影响,因为一般拍摄时由于景深有一定的空间, 就是在焦点前后总还是有一定的范围 (姑且叫做 “对焦精度范围”或者简称“景深”吧)也是可以清晰成像的,轻微晃动如果跑不到相机清晰成像的范围以外, 只要快门达到安全速度, 应该不影响成像! 另外锁定对焦后也不影响平移相机, 进行重新构图, 只是平移误差要小一些, 只要保证重新构图后,被摄物体虽不在选定对焦点上了, 但仍和选定对焦点处在一个焦平面上,也就是和镜头间的距离没有发生变化,那就对清晰成像没有太大影响文档标准实用文案从这点看,设置了“ AF-S 单次对焦”后,除“ 3D 追踪”选项之外( AF-S单次对焦无法与 3D 追踪组合),您在“区域模式”中无论选什么选项与之搭配都无所谓,出片效果应该一样。
当然对焦点选择的方式会有不同, AF-S 单次对焦在搭配“区域模式”的“单点”和“动态区域”选项时,可由您自己通过方向键来选择对焦点的位置, 而搭配“自动区域” 选项时的对焦点位置是相机自动确定的简单来说,就是无论在什么区域模式下,如果你选了“ AF-S 单次对焦”,那么你每次半按快门对焦之后, 对焦点就算是被定死了 (在您保持半按快门这一动作期间,相机不会对这个焦点做任何调整),此时甭管是相机还是被摄对象,任何一方只要发生移动, 那个焦点可能就不能精准的落到被摄对象身上了 (传说中的跑焦?),后果就是这张照片可能有点肉、有点糊所以在相机与拍摄对象的相对位置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 (说白了就是拍静止的东西) ,使用这个对焦方式还是比较精准的, 当然如果谁不小心移动了一下导致失焦也没关系, 麻烦您松开手指,接茬再次对准您的拍摄对象,重新半按快门对焦拍摄也就行了接下来咱再说 AF-C 连续伺服自动对焦 (以下简称“ AF-C 连续对焦”)“ AF-C 连续对焦”多用于拍摄移动物体,半按快门进行对焦期间,如果被摄物体或者相机位置移动了, 相机会重新的、 继续的对被摄物体进行对焦, 此时你能听见镜头里发出轻微的 “吱吱”的响声,那就是在锲而不舍的重新对焦呐 (这就跟“ AF-S 单次对焦”有很大不同了,“ AF-S 单次对焦”是个死心眼,只要对文档标准实用文案上焦,这对焦系统就算下班了, 至于对焦之后你被摄对象有没有挪动地方、 情况变化了没有、需不需要重新调整聚焦等等,它可就不操心了)。
在“AF-C 连续对焦”状态下,摄影师可根据取景器中的对焦情况随时按下快门进行拍摄(跟“ AF-S 单次对焦”不一样,“ AF-C 连续对焦”没有提示音,而且甭管对没对上焦只要你按下快门就能完成拍摄) 换句话说, 只要相机与拍摄对象的距离发生改变, 相机就随时调整对焦, 连续调整对焦紧跟拍摄对象, 要不怎么叫连续对焦呢, 所以此对焦方式可以弥补因对象移动造成的失焦 “ AF-C连续对焦”模式下,即使你不拍移动的物体,而是拍静物,对焦完成时相机也不会有提示音出现(而 AF-S 单次对焦后是会发出““哔”的一声提示音的),所以对没对上焦、啥时候按快门您得自己观察判断下面咱分别研究一下“ AF-C 连续对焦”与“区域模式”中不同选项的搭配组合情况 AF-C 连续对焦”模式可与“区域模式”中的单点、动态区域、 3D跟踪和自动区域这 4 个选项分别搭配出 4 种组合各组合的作用有所不同:1 、与单点模式的组合:半按快门键期间,相机会对您所选定的焦点上的对象进行对焦,一旦这个对象与相机纵向的距离发生改变并超出景深范围, 相机就会对这个对象重新对焦 如果这个对象横向的偏离了选定的对焦点, 那么相机就不能保证这个对象能够清晰成像了 (管不着了) ,此时如果有新的目标进入到选定的对焦点上,相机会自动对新的目标进行重新对焦。
我们可以演示一个实拍的场景:在一个风景如画的海滨浴场,你在这种组合下,选定一个对焦点对着你老婆拍摄, 此时你老婆冲着你的镜头无论是向前还是向后走动都没关系,只要你半按着快门别撒手,相机就会始终对她连续对焦,文档标准实用文案你随时按下快门,都会得到一张你老婆的清晰靓照 然而就在你还未拍摄的时候,你透过镜头看到你老婆旁边出现了一个靓妹, 如果你还是男人的话, 你会下意识的轻轻调转相机, 把镜头中的选定焦点从你老婆身上悄悄移到那个靓妹身上, 这时候相机会和你心有灵犀, 立即在这个对焦点上重新开始对这个靓妹进行连续对焦,使之清晰无比,可怜你老婆还在那里前前后后的走动,但在镜头之中,她,早已成了一团模模糊糊、飘动的身影 知道为什么你选定的焦点在你老婆身上的时候,她来回走动仍能随时被清晰对焦么?那是因为你在“对焦模式”中选择了 AF-C 连续对焦模式(跟您选什么区域模式没关系) ;那为什么选定对焦点一转到靓妹身上, 你老婆就不能清晰成像了?那是因为你在“区域模式”中选了单点模式,相机就会只认你选定的、单一的这一个对焦点,它指向哪里,相机就在哪里连续对焦,这就是单点 AF 模式的作用2、与动态区域 AF 组合:半按快门键期间,相机会对所选定的单一的对焦点上的对象进行对焦, 一旦这个对象与相机纵向的距离发生改变并超出景深范围,相机就会对这个对象重新对焦。
如果这个对象横向的偏离了选定的对焦点, 只要还在相机的所有对焦点覆盖范围之内,比如 D5000 有 11 个对焦点,那么只要这个拍摄对象还在这 11 个点覆盖的范围内,尽管已经偏离了你选定的那个对焦点,但是相机仍可以暂时保证这个对象在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