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南京农业旅游的发展研究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7.50KB
约8页
文档ID:210813985
南京农业旅游的发展研究_第1页
1/8

南京农业旅游的发展研究摘耍:南京农业旅游虽然一直都处在高速发展时期,但也有不少问题被暴露 出来,具体包括以下儿点:农业旅游资源所有权不明确,出现多头管理;旅游景 区规划不合理,基础服务设施不完善;旅游项冃内容雷同,特色不明显;人T•化、 城市化倾向严重,没有突出地方农业特色出现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主要呈现以 下几点:人们对于农业旅游的认识不足,行政管理体制也较为落后;投资开发资 金不够,景区规模较小;地方政府提出过多的指导,缺乏市场导向,市场营销力 度不够;缺乏高素质服务人员;对于农业旅游的开发建设中保佑急功近利的思想 因此,作者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关键字:南京;农业旅游;发展;对策农业旅游是指将农业和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发展,通过利用农林景观和农村生 活风貌吸引外来游客前来观赏、游览、休闲、体验、度假的一种新型旅游,即将 现今广泛的农业资源开发成旅游产品,同时为游客提供特色服务的旅游业因此 农业旅游又称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旅游或乡村旅游当今社会,人们的经济收入逐渐增加,闲暇时间逐渐增多,生活节奏也随之 加快了脚步,人们都希望逃离喧闹的都市生活,到原生态的乡村口野中寻找安逸 与1我因此,农业旅游满足了现代人们这方面的心理需求。

农业旅游最早起源 于四班牙,到了 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在国内岀现,但发展一直不稳定南京农 业旅游起步于90年代中期,并以良好的势头持续发展着,目前,农业旅游已经 成为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2. 南京农业旅游的发展状况江心洲是南京最早开发农业旅游的地区,它位于南京市西部,为扬子江中一 小岛,由于这样的地势条件导致江心洲的交通不便,知名度低,因此其盛产的葡 萄销路也不好直到1999年,当地政府先厉举办了 “江心洲葡萄节”与“江鲜 美食节”,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也带动了南京农业旅游的发展这只是南京农业旅游的起步时期,自2001年起,南京农业旅游开始走上规 范发展的道路2003年开发了 6条旅游农业旅游线路,推出了 10个农业旅游示 范点2004年出台了农业旅游的建设标准和奖励方案2005年又大招了 10个农 家乐和5个主题公园,并举办了首届“农业嘉年华”2006年《“十一五”南京 农林业规划》提出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构建“一圈三带四区”旅游产业布 局,所谓“一圈”包括江心洲、八卦洲、南郊和汤山生态旅游农业风景区「三 带”包括宁丹路林果花卉旅游农业带、宁镇路花卉观赏、宗教文化旅游农业带和 宁杭路观光牧业和特色农产品旅游农业带;“四区”包括涕水、浦口、六合和高 淳四个生态旅游农业区。

随着“十一五”规划的实现,2011年《“十二五”南京 农林业规划》又提出加快建设南京绕城休闲农业发展集聚区、六合区金江路休闲 农业发展带、浦口区宁乌路休闲农业发展带、江宁区宁丹路休闲农业发展带、滦 水县宁杭路休闲农业发展带、髙淳县柳•溪休闲农业发展带的“一区五带”与此 同时,南京各区县利用各自独特的农业旅游资源举办各种农产品节庆活动,这不 仅提高了当地的知名度,而且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与一年一届的“南京农业 嘉年华”也获得了颇高的人气并被评为“都市农业最佳创意和推广杰出城市奖” 至2010年底,全市休闲农业年接待游客500多万人次,年总收入增至19亿元 2012年上半年全市休闲农业接待游客569.5玩人次,实现综合收入23.8亿元, 比同期分别增长67%和68%o可以预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旅游 已趋向人众旅游综上所说,南京农业旅游的发展呈现以前几个特点:(1) 农业旅游景区数量繁多,种类多样,区域分布较散南京市农业资源 类型齐全,这为农业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基础十一五”期间, 先后建成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3个、国家森林公园2个、省级农家美食 村10个、休闲农庄78个。

其景区功能也多种多样,有观赏型、品尝型、购 物型、务农型、娱乐型、疗养型、度假型,从而为满足不通层次游客的需求 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但各景区都集中分布在都市的郊区,景点较散,这为旅 游线路的规划和组织带了一定的困难2) 节庆活动带动农业旅游的发展南京利用节庆活动带动本山的经济发 展,自1999年起,南京各区县利用各自独具特色的农业资源先后举办了梅 花节、金花节、雨花茶节、葡萄节、西瓜节、螃蟹节、蟹黄汤包节、芦蒿节 等农业节庆活动16个,可以说是“月月有节、区区县县有节”年吸引游客150万人次,收入10多亿元,占全市休闲农业收入的近一半3) 农业旅游的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格局近儿年,南京市市政府通过出 台优惠政策与开发项目,吸引了人批社会人士前来参与投资开发现在农业旅游 的开发主体呈现三种形式:(1)以分散农户为主体的经营模式2)以政府为主 导的经营模式3)以企业集团为主体的经营模式4) “农业嘉年华”为农业旅游的发展提供新平台在现代营销理念中,品 牌效应是相当垂耍的,塑造品牌形象已成为旅游景区占领市场的关键因素Z -o南京农林部在开发初期就注册了 “农业嘉年华”的品牌,因此它在农业 旅游的品牌建设中占据领先地位。

南京农林部通过“农业嘉年华”这个大平 台,对南京农业旅游进行了充分的宣传、展示、推销,激发了当地居民的旅 游需求,同时推进了农村与城市之间交流,达到了 “轰动南京、影响华东、 辐射全国、促进江苏”的宣传效果3. 南京农业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南京农业旅游虽然一直都处在高速发展时期,但也有不少问题被暴露出来, 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 农业旅游资源所有权不明确,出现多头管理南京市各区县的管理制度相当落后,因此其所有权被分割之后很难实现农业 旅游资源的优化整合并且农业旅游区内的各类资源——口然资源、人文资源、 社会资源、经济资源等分布都是相当的散乱,分属的也不是同一个部门例如, 牛首山就位于江宁区与雨花区Z间,山中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宗教资源等都 是相当丰富的,但这些资源又分属在不同的部门,并且江宁区与南花区同时对其 进行行政上的管理目前,整个牛首山被江宁区和雨花区分别开发成牛首山森林 公园与南郊森林公园,区域内各类资源被开发的杂乱无章,也没有进行统一的规 划与整合由于所有权不集中,各类资源被其所管辖的部门独立开发,并进行独 立营销,这导致区域内的农业旅游结构分布不合理,产业规模小,产业链短,无 法形成规模效应。

根据前人经验,若想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农业旅游区域必须达到29.5公里, 且区域内农业旅游资源也必须进行有效整合所有权不明确使得区域内的农业旅 游资源得不到有效的整合,也无法获得规模效应资源所有权不明确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对于农业旅游的认识不足,相应的行 政管理体制也较为落后农业旅游有着较高的产业关联度,它耍求农业、旅游、 交通、通讯、财政等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目前,人们对农业旅游的认识还不够 深入,体制也未进行完善的改革;部门Z间权利分割,行业内部保护色彩浓厚, 调整工作既复杂又艰难,致使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跟不上农业旅游发展的步伐2) 旅游景区规划不合理,基础服务设施不完善南京市人多数农业旅游景区都是在原有的农业生产基地或科技园基础上发 展而來,早期对其旅游功能认识不足,布局也不合理,故出现土地使用不当的情 况大片可耕地被休闲娱乐设施、宾馆、停车场等非农设施占用有的景区甚至 连相关配套设施都未建设齐全,游客也只能选择“一日游”景区缺乏相关配套 设施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投资开发资金不够;二是后期开发的景区规模较小, 游客接待能力有限,配套设施自然而然也少硬件方面不足的同时,软件也有待捉高农业旅游从业人员大多都素质低下, 文化水平不高,多经营者都是农民出身,服务态度与品质都不高。

这也是彩响游 客前来游览的潜在因素3) 旅游项目内容雷同,特色不明显近几年,南京农业旅游发展速度迅猛,景区数量不断増多,质量不断下降, 一些景区功能设计偏简单,层次较低,无法突出其特色,市场竞争力较薄弱根 据我们对南京农业旅游景区的了解,最终得出以下定量评价结果:具有地方吸引 力的景区只占60%,无吸引外国游客的景区,而大多数景区开展的旅游产品重复 率较高,客源市场局限在江苏省内及周边临近城市,使得景区经济效益不如观光 型旅游产品追根到底,原因有两方面:一面是地方政府对开发农业旅游的项H提出过多 的指导,缺乏市场导向;另一方面市场营销力度不够农业旅游在很多发达与发展家的实践中,都表现出其优越性,包括:增 加食物供给,提供就业机会,维护社会稳定,减少能源使用,发展循环经济因 此南京市市政府颁布各种优惠政策与项目发展本地农业旅游,促进新景区的开 发然而在开发的过程中,开发人员并没有考虑到市场需求,也没有对市场忖标 进行深入的筛选所开发的景区特色不明显,旅游产品出现雷同现象,政府指导 过多,导致其无法与市场紧密结合,缺乏市场竞争力南京农业旅游特色不明显除了没开发好Z外,还有就是市场宣传力度不够。

南京市现有的农业旅游景区中也有其独具风格的产品,然而由于其市场营销力度 不够,宣传手段不多,旅游产品包装过于粗糙,知名度不高,品牌效益不好,从 而在市场上地位校低,特色也不突出4)人工化、城市化倾向严重,没有突出地方农业特色现今,许多从事农业旅游的地区,在进行农业旅游景点开发时,往往忽视富 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过分依赖非口然的科学技术,追求城l|j化的生活方式 其中表现在农舍开始铺瓷砖、路而采用水泥路、现代化建筑设施、人工化水塘, 这不仅失去了原有的“乡风”、“乡味”,而且还破坏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 境,使自然生态系统失去了平衡Z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原因还在于人们对农业旅游的认识不够,急 功近利的思想起了误导作用农业旅游的特色主要在于其农业内涵,这也是发展 农业旅游的关键所在而失去地方农业特色的农业旅游就连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也 逐渐淡薄人工化景点的建成刚开始能吸引大批游客,获得一些盈利,而自然特 色的开发却需要漫长的时间来挖掘,因此想要继续获得经济利益,就随之开发了 新一轮的人工景点,这样对于培育木地区的农业特色又减少了一些精力4. 南京农业旅游的发展对策与建议如何根据南京各区县农业旅游资源和城山屈民消费需要的特点,创新理念, 定位准确,将各种类型、模式进行有序的安排并合理布局农业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的关系,构建农业旅游体系是目前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当前对南京农业旅游进行开发应从以下几方面解决:(1)因地制宜,做好规划农业旅游景区内的口然环境、农业生产条件历史文化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开, 因此发展农业旅游要因地制宜、做好规划、突岀当地特色在制定规划时,我们 要遵循以下原则:(1)区位优势原则农业旅游景区应尽量靠近城市及旅游景区, 就近吸引游客;(2)资源优势原则寻找并开发自身资源优势,经营最近特色与 吸引力的项th (3)市场导向原则我们在设计规划旅游产品时,要充分的考虑 外來游客和客源市场的消费特征与消费需求;(4)综合效益原则发展农业旅游 必须避免短期行为,除了考虑经济效益外,还要讲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降入考虑 范I韦I; (5)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相符原则制作发展规划时应配合新农村建设的需 要,使村容变得更整洁,乡风变得更文明,生活变得更宽裕打造农业旅游景区一定要统筹兼顾、科学规划1)农业旅游的主要客源是 国内客、城市居民,其都依托大中城市、大中景区,因此农业旅游景区距离客源 地不宜过远2)依托农业旅游景区所属地区资源找出并开发当地富有旅游意 义的资源,如农业产业化企业、农业科技示范园、水利T程、森林公园、优美的 农村景色、特色农副产品、特色民俗风情等等。

3)有別其他类型景点的地方是, 参与农业旅游的时间有局限性,因此要打造不同时间段的旅游产品是一个十分艰 巨的任务4)农民是发展农业旅游的内在动力,对于适宜发展农业旅游的地区, 要动员当。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