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淮南子主术训(下)

工****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57.64KB
约36页
文档ID:443934871
淮南子主术训(下)_第1页
1/36

淮南子主术训(下)【原文】君人之道,处静以修身,俭约以率下静则下不扰矣,俭则民 不怨矣下扰则政乱,民怨则德薄政乱则贤者不为谋,德薄则勇者 不为死是故人主好鹫鸟猛兽,珍怪奇物,狡躁康荒,不爱民力,驰 骋田猎,出入不时,如此则百官务乱,事勤财匾,万民愁苦,生业不 修矣人主好高台深池,雕琢刻镂,辅献文章,余希给绮绣,宝玩珠玉, 则赋敛无度,而万民力竭矣尧之有天下也,非贪万民之富而安人主 之位也,以为百姓力征,强凌弱,众暴寡于是尧乃身服节俭之行, 而明相爱之仁,以和辑之是故茅茨不翦,采椽不斫,大路不画,越 席不缘,大羹不和,粢食不毁,巡狩行教,勤劳天下,周流五岳,岂 其奉养不足乐哉?举天下而以为社稷,非有利焉年衰志悯,举天下 而传之舜,犹却行而脱雕也衰世则不然,一日而有天下之富,处人 主之势,则竭百姓之力,以奉耳目之欲志专在于宫室台榭,陂池苑 囿,狂兽熊黑,玩好珍怪是故贫民糟糠不接于口,而虎狼熊黑厌刍 豢;百姓短褐不完,而宫室衣锦绣人主急兹无用之功,百姓黎民憔 悴于天下是故使天下不安其性人主之居也,如日月之明也,天下之所同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延颈举踵而望也是故非澹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 大 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

是故贤主之用人也, 犹巧工之制木也,大者以为舟航柱梁,小者以为横楔,修者以为檀, 短者以为朱儒析护无小大修短,各得其所宜;规矩方圆,各有所施 天下之物,莫凶于鸡毒,然而良医橐而藏之,有所用也是故林莽之 材,犹无可弃者,而况人乎!今夫朝廷之所不举,乡曲之所不誉,非 其人不肖也,其所以官之者非其职也鹿之上山,獐不能肢也,及其 下,牧竖能追之,才有所修短也是故有大略者不可责以捷巧;有小 智者不可任以大功人有其才,物有其形,有任一而大重,或任百而 尚轻是故审豪厘之计者,必遗天下之大数;不失小物之选者,惑于 大数之举譬犹狸之不可使搏牛,虎之不可使搏鼠也今人之才,或 欲平九州,并方外,存危国,继绝世,志在直道正邪,决烦理孥,而 乃责之以闺阁之礼,奥穿之间或佞巧小具,谄进愉说,随乡曲之俗, 卑下众 人之耳目,而乃任之以天下之权,治乱之机是犹以斧御毛、 以刀抵木也,皆失其宜矣人主者,以天下之目视,以天下之耳听,以天下之智虑,以天 下乏力争是故号令能下究,而臣情得上闻,百官修同,群臣辐凑 喜不以赏赐,怒不以罪诛是故威立而不废,聪明先而不毙,法令察 而不苛,耳目达而不暗善否之情,日陈于前而无所逆是故贤者尽 其智,而不肖者竭其力;德泽兼覆而不偏,群臣劝务而不怠;近者安其性,远者怀其德。

所以然者何也?得用人之道,而不任己之才者也 故假舆马者,足不劳而致千里;乘舟揖者,不能游而绝江海夫人主之情,莫不欲总海内之智,尽众人之力,然而群臣志达 效忠者,希不困其身使言之而是,虽在褐夫刍尧,犹不可弃也;使 言之而非也,虽在卿相人君,揄策于庙堂之上,未必可用,是非之所 在,不可以贵贱尊卑论也是明主之听于群臣,其计乃可用,不羞其 位;其言可行,而不责其辩暗主则不然,所爱习亲近者,虽邪枉不 正,不能见也;疏远卑贱者,竭力尽忠,不能知也有言者穷之以辞, 有谏者诛之以罪如此而欲照海内,存万方,是犹塞耳而听清浊,掩 目而视青黄也,其离聪明则亦远矣法者,天下之度量,而人主之准绳也县法者,法不法也设 赏者,赏当赏也法定之后,中程者赏,缺绳者诛;尊贵者不轻其罚, 而卑贱者不重其刑犯法者虽贤必诛,中度者虽不肖必无罪;是故公 道通而私道塞矣古之置有司也,所以禁民使不得自恣也;其立君也, 所以制有司使无专行也;法籍礼义者所以禁君使无擅断也人莫得 自恣则道胜,道胜而理达矣,故反于无为无为者,非谓其凝滞而不 动也,以其言莫从已出也夫寸生于秒,秒生于日,日生于形,形生 于景,此度之本也,乐生于音,音生于律,律生于风,此声之宗也。

法生于义,义生于众适,众适合于人心,此治之要也故通于本者不 乱于未,睹于要者不惑于详法者,非天堕,非地生,发于人间而反 以自正是故有诸已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所立于下者不废于 上,所禁于民者不行于身所谓亡国,非无君也,无法也;变法者, 非无法也,有法而不用,与无法等是故人主之立法,先自为检式仪 表,故令行于天下孔子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 不从故禁胜于身,则令行于民矣圣主之治也,其犹造父之御:齐辑之于辔衔之际,而急缓之于 唇吻之和;正度于胸臆之中,而执节于掌握之间;内得于心中,外合 于马志是故能进退履绳,而旋曲中规,取道致远,而气力有余,诚 得其术也是故权势者,人主之车舆也;大臣者,人主之驷马也恢 离车舆之安,而手失驷马之心,而能不危者,古今未有也:是故舆马 不调,王良不足以取道;君臣不和,唐虞不能以为治执术而御之, 则管、晏之智尽矣;明分以示之,则赚、踊之奸止矣夫据除而窥井底,虽达视犹不能见其睛;借明于鉴以照之,则 寸分可得而察也是故明主之耳目不劳,精神不竭,物至而观其象, 事来而应其化,近者不乱,远者治也是故不用适然之数,而行必然 之道,故万举而无遗策矣今夫御者,马体调于车,御心和于马,则历险致远,进退周游, 莫不如志。

虽有骐骥!B我之良,臧获御之,则马反自恣,而人弗能制 矣故治者不贵其自是,而贵其不得为非也故曰: “勿使可欲,毋日弗求;勿使可夺,毋曰不争如此,则人材释而公道行矣,美者 正于度,而不足者建于用,故海内可一也夫释职事而听非誉,弃公劳而用朋党,则奇材桃长而干次,守 官者雍遏而不进如此,则民俗乱于国,而功臣争于朝故法律度量 者,人主之所以执下,释之而不用,是犹无辔衔而驰也,群臣百姓反 弄其上是故有术则制人,无术则制于人,吞舟之鱼,荡而失水,则 制于蟋蚁,离其居也援犹失木,而擒于狐狸,非其处也君人者释 所守而与臣下争,则有司以无为持位,守职者以从君取容,是以人臣 藏智而弗用,反以事转任其上矣夫富贵者之于劳也,达事者之于察也,骄恣者之于恭也,势不 及君,君人者不任能而好自为之,则智日困而自负其责也数穷于下 则不能伸理;行堕于国则不能专制,智不足以为治,威不足以行诛, 则无以与天下交也喜怒行于心者,欲见于外,则守职者离正而阿上, 有司在法而从风,赏不当功,诛不应罪,上下离心,而君臣相怨也 是以执政阿主,而有过则无以责之,有罪而不诛,则百官烦乱,智弗 能解也;毁誉萌生,而明不能照也,不正本而反自然,则人主逾劳, 人臣逾逸,是犹代庖宰剥牲而为大匠所也。

与马竞走,筋绝而弗能及, 上车执辔,则马服于衡下故伯乐相之,王良御之,明主乘之,无御 相之劳而致千里者,乘于人资以为羽翼也是故君人者,无为而有守也,有力而无好也有为则谗生,有 好则谀起昔者齐桓 公好味而易牙烹其首子而饵之,虞君好宝而晋 献以壁、马钓之,胡王好音而秦穆公以女乐诱之,是皆以利见制于人 也故善建者不拔夫火热而水灭之,金刚而火销之,木强而斧伐之, 水流而土遏之唯造化者,物莫能胜也故中欲不出谓之肩,外邪不 入谓之塞中肩外闭,何事之不节!外闭中肩,何事之不成!弗用而 后能用之,弗为而后能为之精神劳则越,耳目淫则竭故有道之主, 灭想去意,清虚以待;不伐之言,不夺之事;循名责实,使有司,任 而弗诏,责而弗教;以不知为道,以奈何为宝如此,则百官之事各 有所守矣摄权势之柄,其于化民易矣卫君役子路,权重也景、桓公 臣管、晏,位尊也怯眼勇而愚制智,其所托势者胜也故枝不得大于干,未不得强于本,则轻重大小有以相制也若五指之属于臂,搏 援攫捷,莫不如志,言以小属于大也是故得势之利者,所持甚小, 其存甚大;所守甚约,所制甚广是 故十围之木,持千钧之屋;五 寸之键,制开阖之门岂其材之巨小足哉?所居要也孔丘、墨翟, 修先圣之木,通六艺之论,口道其言,身行其志,慕义从风而为之服 役者不过数十人。

使居天子之位,则天下遍为儒、墨矣楚庄王伤文 无畏之死于宋也,奋袂而起,衣冠相连于道,遂成军宋城之下,权柄 重也楚文王好服懈冠,楚国效之;赵武灵王贝带荽舄 而朝J赵国化之使在匹夫布衣,虽冠瓣冠、 带贝髓而朝,则不免为人笑也夫民之好善乐正,不待禁诛而自中法度者,万无一也下必行 之令,从之者利,逆之者凶,日阴未移,而海内莫不被绳矣,故握剑 锋,以离北宫子、司马蒯贯不使应敌;操其辄,招其未,则庸人能以 制胜今使乌获、藉蕃从后牵牛尾,尾绝而不从者,逆也;若指之桑 条以贯其鼻,则五尽童子牵而周四海者,顺也夫七尺之挠而制船之 左右者,以水为资;天子发号,令行禁止,以众为势也夫防民之所害,开民之所得利,威行也,若发城决塘故循流 而下易以至,背风而驰易以远桓公立政,去食肉之兽、食粟之鸟、 系置之网,三举而百姓说纣杀王子比干而骨肉怨,断朝涉者之胫而 万民叛,再举而天下失矣故义者,非能遍利天下之民也,利一人而 天下从风;暴者,非尽害海内之众也,害一人而天下离叛故桓公三 举而九合诸侯,纣再举而不得为匹夫故举错不可不审人主租敛于 民也,必先计岁收,量民积聚,知饥馍有余不足之数,然后取车舆衣 食供养其欲高台层榭,接屋连阁,非不丽也。

然民有掘穴狭庐所以 托身者,明主戒乐也,肥醴甘脆,非不美也,然民有糟糠寂粟不接于 口者,则明主弗甘也匡床蓊席,非不宁也,然民有处边城、犯危难、 泽死暴骸者,明主弗安也故古之君人者,其惨怛于民也,国有饥者 食不重味,民有寒者而冬不被裘岁登民丰,乃 始县钟鼓,陈干戚, 君臣上下同心而乐之,国无哀人故古之为金石管弦者,所以宣乐也;兵革斧钺者,所以饰怒也; 觞酌俎豆,酬酢之礼,所以效善也,衰经菅屐,辟踊哭泣,所以谕哀 也此皆有充于内而成像于外及至乱主,取民则不裁其力,求于下 则不量其积,男女不得事耕织之业以供上之求,力勤财匮,君臣相疾 也故民至于焦唇沸肝,有今无储,而乃始撞大钟,击鸣鼓,吹竿笙, 弹琴瑟,是犹贯甲胃而入宗庙,被罗纨而从军旅,失乐之所由生矣夫民之为生也,一人踱耒而耕,不过十亩;中田之获、卒岁之 收,不过亩四石,妻子老弱仰而食之,时有涔旱灾害之患,无以给上乏征赋车马兵革之费由此观之,则人之生,悯矣!夫天地之大,计 三年耕而余一年之食率九年而有三年之畜,十八年而有六年之积, 二十七年而有九年之储,虽涔旱灾害之殃,民莫困穷流亡也故国无 九年之畜,谓之不足;无六年之积,谓之悯急;无三年之畜,谓之穷 乏。

故有仁君明王,其取下有节,自养有度,则得承受于天地,而不 离饥寒之患矣,若贪主暴君,挠于其下,侵渔其民,以适无穷之欲, 则百姓无以被天和而履地德矣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是故人 君者上因天时,下尽地财,中用人力,是以群生遂长,五谷蕾植;教 民养育六畜,以时种树,务修田畴滋植桑麻,肥境高下各因其宜丘 陵坂险不生五谷者,以树竹木,春伐枯槁,夏取果前,秋畜疏食,冬 伐薪蒸,以为民资,是故生无乏用,死无转尸故先王之法,攸不掩 群,不取魔天;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豺未祭兽,置罕不得布于 野;獭未祭鱼,网署不得人于水;鹰隼未挚,罗网不得张于谿谷,草 木未落,斤斧不得入于山林;昆虫未蛰,不得以火烧田孕育不得杀, 毂卵不得探,鱼不长尺不得取,彘不期年不得食是故草木之发若蒸 气,禽兽之归若流泉,飞乌之归若烟云,有所以致之也 故先王之政,四海之云至而修封疆,虾螟鸣燕降而达路除道,阴降百泉则修桥 梁,昏张中则务种谷,大火中则种黍寂,虚中则种宿麦,昴中则收敛 畜积、伐薪木,上告于天,下布之民先王之所以应时修备,富国利民,实旷来远者,其道备矣非能目见而足行之也,欲利之也欲利 之也不忘于心,则官自备矣。

心之于九窍四支也,不能一事焉然而 动静听视皆以为主者,不忘于欲利之也故尧为善而众善至矣,桀为 非而众非来矣善积则功成,非积则祸极凡人之论,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员而行欲方;能欲多而事欲 鲜所以心欲小者。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