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九年级(上)复习质量检测历史试题(A卷)及答案.doc

re****.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44.85KB
约8页
文档ID:409597484
九年级(上)复习质量检测历史试题(A卷)及答案.doc_第1页
1/8

九年级(上)复习质量检测历史试题(A卷)评价等级 友情提示:1.考试时间为60分钟2.本试卷分选择题和主观题两部分,选择题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主观题只要观点正确,言之有据,即可酌情给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入相应栏内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1.人是万物的精灵,人是世界的主宰14-16世纪,发现“人”,使人们的思想逐渐从中世纪的宗教愚昧中解放出来的历史事件是A. 工业革命 B.资产阶级革命 C.文艺复兴 D.启蒙运动2.意大利伟大的艺术大师达•芬奇的代表作是A.《向日葵》 B.《西斯廷圣母》C.《格尔尼卡》 D.《蒙娜丽莎》3.欧洲人说,他发现了新大陆,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是一个有功之臣;印第安人说,他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掠夺我们的财富,是一个恶魔这里的“他”是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4. 有人说17世纪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主要指A.光荣革命的完成 B.《权利法案》的颁布C.《独立宣言》的发表 D.《人权宣言》的制定5. 美国纽约港口的自由岛上矗立着自由女神像。

女神右手高擎火炬,左手拿一铜板,铜板上刻着“1776.7.4”1776年7月4日A.来克星顿打响抗英第一枪 B.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C.萨托加战役扭转战局 D.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6.小海同学将某一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及贡献概括为:“军队统帅、战功显赫;拒戴王冠、甘为布衣;宪法立国、美国奠基;道德操守、百世流芳”据此可知,该历史人物是A.华盛顿 B.拿破仑 C.林肯 D.玻利瓦尔7. 揭开法国大革命序幕的历史事件是A.攻占巴士底狱 B.来克星顿的枪声 C.三级会议的召开 D.滑铁卢之战8. 法国国旗从左自右的蓝、白、红三种颜色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博爱自由、平等、博爱”三位一体的政治口号的提出源于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C.《拿破仑法典》 D.《1787年宪法》9. “从俄国冰冻的荒原开始,最后经由滑铁卢的惨败,当了11年皇帝的他在大西洋的一个小岛上终结了自己短暂的辉煌”,他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位传奇式人物,人们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但谁也无法否认他对法国和欧洲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他是A.查理一世 B.路易十六 C.罗伯斯庇尔 D.拿破仑10.在人类工业化进程中,机器大量使用,碳排放迅速增加,环境污染日益加重开始于A.改良蒸汽机的使用 B.电灯的使用C.内燃机的使用 D.计算机的使用11.一位美国史学家描述道:“……乘船在悲惨的‘中段航程’中横渡大西洋,这些黑色‘货物’上了镣铐,锁在甲板上,没有卫生设备,他们忍受着可怕的待遇……”“黑色‘货物”’将会被贩卖到A.欧洲 B.非洲 C.美洲 D.亚洲12. 小强同学准备写一篇关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的历史小论文,在收集史料时,他不需选用的是A、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B、章西女王的英勇事迹 C、美国独立战争 D、美国南北战争13.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共同著作中,勾画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的新社会蓝图,这部著作是A.《资本论》 B.《共产党宣言》 C.《人权宣言》 D.《独立宣言》14.歌声中的历史:“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这首《国际歌》的创作背景是A.法国巴黎公社革命 B.印度民族大起义C. 英国宪章运动 D.俄国十月革命15. 第二次工业革命最为显著的成就是A.火车的发明 B.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C.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D.飞机的发明16. 科技的进步,不断为人类经济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不断催生新职业。

以下按职业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汽车司机—飞行员—轮船驾驶员 B.火车司机—飞行员—锅炉工C.火车司机—汽车司机—飞行员 D.石油工人—飞行员—轮船驾驶员17. 20世纪最后一期的《时代周刊》评选出了一位“世纪人物”,《时代周刊》称他为“天才、政治难民、人道主义者、原子和宇宙谜的开启者”这位“世纪人物”应是A.牛顿 B.爱迪生 C.达尔文 D.爱因斯坦18.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下列关于十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列宁亲自领导和指挥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B.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D.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19.在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中,他激烈抨击天主教教会的罪恶行径,把教士称作“文明的恶棍”,骂教皇是“两足禽兽”他是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亚当·斯密20.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下列最能体现这一性质的是A.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B.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C.德国取消普遍义务兵役制 D.德国支付大量赔款给战胜国21.中国人常用“饮鸩止渴”来告诫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将来的祸患。

世界上英法把“饮鸩止渴”的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的会议是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22.希特勒在执政期间,以“保持日尔曼种族的纯洁、高贵”为借口加紧对下列哪一民族进行迫害A.犹太人 B.盎格鲁人 C.萨克森人 D.高卢人23.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事件是A.德国突袭苏联,“巴巴罗萨”计划实施B.德军闪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C.德国突袭英伦三岛,狂轰滥炸D.日本偷袭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24.直接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的历史事件是A.德军突袭苏联 B.日军制造七七事变C.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D.日军偷袭珍珠港25.二战中,穷凶极恶的法西斯国家仍然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它们投降的先后是①德国 ②意大利 ③日本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②①二、主观题26.近代史上诞生了许多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他们在各自的领域推动了社会发展的进程请把他们与其成就及影响连线但丁 《向日葵》 建立起经典力学的完整体系牛顿 《物种起源》 表现主义艺术的奠基者达尔文 《神曲》 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凡·高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标志之一2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

美国北方和南方的人都对这场战争跃跃欲试,充满期待,就像一场赌博,都把赌注压在自己这一方材料二 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材料三 这次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在长篇小说《复活》的开篇所写的那样:“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请回答:(1)写出与材料一、二、三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及主要领导者2)材料一、三中,美、俄两国通过战争或改革分别废除了什么制度?(3)请写出材料二中“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两条具体措施4)结合材料二,请你谈谈在改革开放,借鉴外来文明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2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英、法、美、德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1870年—1913年)工业生产所占比重英美德法1870年32%23%13%10%1900年18%31%16%7%1913年14%3616%6%材料二:1870~1913年法国、德国、美国工业生产增长情况项目英国法国德国美国1870—1913年工业生产增长倍数1.31.94.68.1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3421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1245材料三:材料四: 1914年8月4日,德国政府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束……"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

法国的运兵车上也涂有“在圣诞节回家”的口号新招募的法国士兵高唱《马赛曲》,兴高采烈地从火车站出发,“枪尖上插着鲜花”,脸上露着微笑,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作“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美德和英法的经济发展有了怎样的变化?导致变化的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问题造成的最终结果是什么?(3)材料三图中三角代表的集团是什么?圆圈集团是由哪几个国家组成的?(4)材料四中的“战争”的性质是什么?请用有关史实戳穿材料四中战争是“令人振奋的旅行”的谎言?2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十月革命胜利、苏维埃政权巩固以后,苏俄推出了新经济政策:(1)实行粮食税,农民纳完税后的余粮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2)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自由贸易,允许商品生产,恢复商品货币关系材料二 面对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带来的大萧条,美国推出的“新政”有如下措施:(1)整顿金融业,恢复银行信用;(2)恢复工业,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强化国家对工业生产的调节和控制请回答:(1)苏俄和美国推行上述经济政策的国家领导人分别是谁?(2)依据材料一,苏俄政府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措施是什么?(3)依据材料二,美国新政的核心和基础是什么?(4)苏俄和美国的这些经济政策,给中国的改革开放带来了哪些启示?九年级(上)复习质量检测历史试题(A卷)参考答案评分说明:选择题依据答案标准评分;主观题的评分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原文,只要基本意思正确或相近,即可酌情给分。

本答案及评分标准仅供参考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CDCBBAABDACDB题号141516171819。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