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面部疤痕患者治疗中的运用范宏(云南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整形外科650011)面部疤痕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多由于面部外伤,如车祸、意外伤害、 跌倒、面部烧伤、烫伤等,或因做头面部手术后留下较为明显的疤痕,影响到颜 面部的美观在工作中,常常遇到有些患者无法接受面部受到创伤甚至近乎毁容 的现实:焦虑、担心、自卑、绝望,迫切希望通过治疗能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或 尽快恢复到原来的容颜,他们比健康人的心理和情感更为脆弱,需要比正常人更 多的关怀护理人员在治疗过程中要从细微处体现人文关怀,起到药物所无法替 代的作用1. 临床资料我科自2013年6月~2015年8月,收治面部外伤154例154例中,男75 例,女79例,年龄2~76岁面部外伤原因:车祸外伤78例、意外伤害49例、 热液烫伤16例、电弧烧伤8例、化学烧伤3例154例病人经过精心治疗和护 理,已痊愈,效果良好2. 心理特点分析颜面部因部位暴露遭受损伤的机会较多,而忖损伤治愈后易遗留瘢痕,甚至 功能障碍对患者的外貌及功能方面造成负面影响,尤其是现代社会人们对美的 强烈追求,从而构成心理障碍面部损伤患者的特殊心理变化直接影响疾病的治 疗和转归。
2.1引起患者思想演变过程的原因2.1.1情绪休克期状态【1】:因外伤多为突发事件,患者遭受意外打击,缺 乏足够的思想准备,不能面对现实,表现为暂时性痴呆,言语简单,漫不经心, 麻木,淡漠,反应迟钝2.1.2性格改变:病人往往处于应激心理,焦虑、恐惧,担心愈后畸形、毁 容等,影响愈后生活与工作、学习,甚至害怕失去配偶和恋人因沉重的思想负 担,情绪波动较大或精神不振,沉默寡言,沮丧;或脾气古怪,烦躁易怒,自暴 自弃,失眠2.1.3恐惧、痛苦、紧张心理:由于患者对突如其来的伤害,内心无法承受, 担心被毁容,影响以后的工作、生活2.1.4苦闷自卑、抑郁、焦虑心理:面部损伤后,患者害怕毁容会影响自己 的学习、工作、经济收入及个人前途因此容易焦燥、烦恼,自制力下降,男性 患者多表现为暴躁、易怒,女性患者则多为抑郁哭泣,这些情绪都会造成机体免 疫力降低,不利于病情恢复2.1.5冋避心理:受伤后由于容貌丹陋,不愿意接触周围的人,对周围的一 切冷漠麻木,害怕别人对自己品头论足,有与世隔绝、逃避现实的心理2.1.6悲观绝望心理:面部外伤后导致的面部畸形及容貌变丑无法接受,觉 得自己无法面对世界、面对亲人,产生悲观绝望心理,甚至出现轻生念头。
2.2心理护理措施疤痕增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于疤痕的干预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 通过一、二个疗程(一个疗程10天)就能让疤痕消失有的患者每天治疗后就 照镜子,或者冋家后无数次照镜子,越看越觉得疤痕明显:什么时候才会看不出 来呢?越急越焦虑、自卑,其至怀疑治疗效果,失去治疗信心在临床治疗中, 面对这样的患者,就需要耐心地帮助他们看到治疗的效果,把治疗前的照片调出 来对着镜子比较,或者通过一些动作感受疤痕牵拉已经有所缓解等一些细微的变 化,向患者解释清处疤痕形成的机制和演变过程,正确对待疤痕增生的过程具 体措施如下:2.2.1稳定患者情绪:给予患者特别的关心和爱护,以消除恐惧感对恐惧 和焦虑者,可以相关的典型病例为样本,让其看到希望对疑虑和敌意者,要特 别指出,限于当前医疗水平和条件,尚不可能使任何损伤后创面均无色素沉着、 无瘢痕增生2.2.2运用美好的语言,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医护人员的言行对病人的心 理状态及服从医嘱至关重要故对病人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关心体贴的语言, 仔细询问病情,了解主观反应及躯体不适,及时将诊断和主要的治疗计划向病人 解释清楚,言语通俗易懂,避免使用专业术语,经常了解病人对医护人员和治疗 的反应,取得病人的理解和信任,使病人感到安全和鼓励,调动内在的积极因素, 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2.3讲授有关医学知识:针对病人不同年龄、性格、病情介绍有关医学知 识,只有通过改变病人原有的心理观念体系适应新的现实,向他们介绍治疗成功 的病例及整容方面的知识,变悲观失望为主观努力,勇敢地面对现实,在逆境中 争取残而不废,身残志不残【2】2.2.4减轻患者思想负担,不致丧失治疗信心同吋在这个过程中让患者感 受到有医护人员一直陪伴着一起去战胜所有的困难在每一次治疗中都与患者沟 通、交流、边做边讲解在生活中注意的事项,也举例说明一些治愈患者的经验和 效果日久天长,与患者逐渐建立起感情,患者每天来治疗都会交流病情,轻松 愉快地就做完治疗,不知不觉中也发现坚持做治疗的效果也越来越明显,对治疗 更有信心,还会对新来的患者现身说法,整个治疗室的氛围其乐融融,医务人员 与病人之间,病人与病人之间都在互相鼓励3 •效果观察与体会154例面部外伤患者经治疗及施行心理护理措施,患者消除了思想顾虑,对 治疗采取积极态度通过对154例面部外伤患者的心理护理,我们基本熟悉了面 部外伤患者的心理特征,针对这些心理特征,我们做了大量和细致的心理护理工 作,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让患者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配合治疗并勇敢走向社 会。
以科学态度、恰当方法、美好语言对患者的精神痛苦、心理顾虑、思想负担、 疑难问题进行疏导用启发、说服、解释、安慰、鼓励等方法,及吋地把握患者 的心理趋势,去影响和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参考文献【1】王效道,徐斌.医护心理学[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76-77.【2】陈雅荣.浅谈烧伤的社会化康复卩】・护士进修杂志,2003, 18⑷:368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