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小数的意义和大小比较;2. 能够进行小数的简单加减法运算;3. 发现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二、教学重点1. 掌握小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2. 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和技巧;3. 学会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小数加减法三、教学内容1.小数的概念和应用小数是介于整数之间的数,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小数的表达方法是在整数后面加上小数点,后面跟上一个数字或数字串,表示该数字的小数部分例如:5.92表示整数5和小数部分0.92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计算货币、准确测量长度和重量等2.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可以使用传统的大小比较方式,即将小数转换为分数后比较大小也可以使用小数位数和大小进行比较例如:比较0.86和0.92的大小两个数的小数位数相同,因此可以直接比较它们的大小,可知0.92大于0.863.小数的加法小数的加法就是将两个小数相加得到一个新的小数在小数加法中,需要按小数点对齐如果需要将两个小数点对齐,则需要在小数点后面补零例如:求0.35和0.57的和 0.35 + 0.57 ----- 0.92因此,0.35 + 0.57 = 0.92。
4.小数的减法小数的减法就是将两个小数相减得到一个新的小数在小数减法中,同样需要按小数点对齐如果需要将两个小数点对齐,则需要在小数点后面补零例如:求0.92和0.35的差 0.92 - 0.35 ----- 0.57因此,0.92 - 0.35 = 0.57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任务型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进行小数加减法的探究和理解,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效果具体措施如下: 1. 导入问题:教师用实际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例如:现在有一块蛋糕,我们要将它平均分给4个人,每个人应该分得多少? 2.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究小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 3. 推广知识:教师根据学生探究的结果,介绍小数的概念和大小比较方法 4. 示范演练:教师以小数加法为例,通过示范演示和反复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小数加法 5. 独立探究:学生独立完成小数减法问题,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并解释思路 6. 练习巩固:老师布置课后练习,以巩固学生的掌握程度五、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探究、讨论和练习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2. 作业成绩:通过作业的成绩,评估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技能测试:通过小数加减法的技能测试,评估学生在小数加减法方面的实际运用能力六、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引导和探究,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小数的概念、应用和意义2. 在示范演示和练习中,教师应该注重讲解加减法的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核心知识点3. 在练习巩固环节,老师应该布置多种类型的练习题,以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应用能力4. 在教学评估过程中,老师应该采取多种评估方式,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