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20年代戏剧一、20年代戏剧概述 n话剧、戏曲、歌剧、舞剧n作为一种全新的外来艺术形式,话剧在中国近 现代文学史上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到生长再到成 熟完善的发展过程n上海兰心剧院 (一)中国现代话剧的萌芽与诞生 1、“文明戏”n春柳社 :1906年成立于日本东京, 主要成员有曾孝谷、李叔同等,是我 国最早的话剧团体n1911-1912年,文明戏达到全盛期(一)中国现代话剧的萌芽与诞生 2、“爱美剧”n《新青年》开设“易卜生专号”n民众戏剧社n上海戏剧协社n中国话剧三个奠基人n欧阳予倩、田汉、洪深(二)早期话剧创作1、社会问题剧 n胡适独幕剧《终身大事》n中国现代最早创作的话剧剧本剧中田小 姐和陈先生恋爱受父母干涉田小姐留下 “孩儿的终身大事,孩儿该自己决断”的 字条,与陈先生一起出走–欧阳予倩–湖南浏阳人–《泼妇》于素心–《回家以后》吴自芳(1889-1962)2、历史剧 –郭沫若《三个叛逆的女性》 • 《卓文君》:司马相如 • 《王昭君》:毛延寿 • 《聂嫈》:聂政、侠累3、幽默喜剧–丁西林–江苏泰兴人–《一只马蜂》:吉老太太 、吉先生、余小姐 –《压迫》(1893-1974)– 丁西林在人物之间关系的构造上有着 其构思巧妙之处。
他在处理剧中人物 的关系时,常构造一种“欺骗模式”这个模式由三个戏剧人物所组成,其 中两个是欺骗者,一人是受骗者n(1898-1968)n原名田寿昌 n湖南长沙人n《田汉文集》二、田汉 • 《梵峨嶙与蔷薇》 –柳翠、秦信芳 • 《咖啡店之一夜》 –白秋英、李乾卿 前期文艺思想比较复杂• 《获虎之夜》 – 莲姑、黄大傻 • 《名优之死》 – 刘振声、刘凤仙• 《回春之曲》 –高维汉、梅娘 • 《丽人行》 –《三个摩登女性》 –刘金妹、李新群、梁若英1930年,田汉加入“左联”,其创作进入新的发 展时期,是为后期第二节20年代散文一、20年代散文概述n 《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 n奠定了杂文在中国现代散文史的地位n“语丝”派和“现代评论”的散文n“任意而谈,无所顾忌”n徐志摩、陈西滢• 梁遇春,福建闽侯人 主要是翻译西方文学作 品和写作散文1926年 开始陆续在《骆驼草》 《新月》等刊物上发表 散文• 《春醪集》《泪与笑》 (1906-1932)• 瞿秋白 –《俄乡纪程》《赤都心史 》 –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文艺 通讯 二、周作人n浙江绍兴人n处在封建传统的“ 叛徒”和隐逸世外 的“隐士”的摇摆 和转变之中。
(1885—1967)• 《秉烛谈》《 药堂语录》《 药味集》• 风格趋于枯涩 苍老 • 《自己的园地》 • 《雨天的书》 • 《泽泻集》 • 《谈虎集》 • 《谈龙集》 • 《永日集》1、“美文”概念的提出2、散文的两种风格• 浮躁凌厉:多收入《谈虎集》《谈龙集》,思想意义与社会作用明显• 平和冲淡:五四时期的杂感、随笔及20年代他称之为“美文” 的艺术性散文,则属于平和冲淡这一类• 《吃茶》《谈酒》《乌篷船》《苦雨》 • 思想内容 –以自我为中心,书写归返自然,顺乎 天性,享受生活的情趣 • 艺术特色 –平和恬淡的抒情 –广征博引,庄谐并用,富有知识性和 趣味性 –徐舒自如的语言三、朱自清n朱自华n字佩弦n江苏扬州人n为人为文均表现出中 国知识分子正直清白 的节操 1898—1948)1、朱自清散文题材内容• 以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散文如《 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 子》等 • 以《背影》《给亡妇》等为代表的叙事抒 情类散文• 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借景抒情的散文,《 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 》2、朱自清散文艺术成就• 真挚深厚感情的注入(重情 ) • 情景交融的意境刻画。
• 缜密精巧的构思 • “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语言 – 写景类:细致绮丽、绚烂多姿; – 叙事类:委婉缠绵、朴素无华四、《野草》《朝花夕拾》 n《野草》是中国现代散文诗的经典之作收23篇散文诗,发表于1927年作于1924-1926年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北京,这正是鲁迅思想矛盾加剧、进行上下求索的时期• 《秋夜》《影的告别》• 《这样的战士》• 《墓碣文》《求乞者》《好的故事》 《复仇》《风筝》《腊叶》《秋夜》• 作于1924年,此时,“五四”新文 化的同人,已经进一步分化,有的 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鲁迅 在“荷戟独彷徨”中品味着孤军奋 战的寂寞与上下求索的焦灼• 夜空象征黑暗势力;• 枣树象征具有韧性战斗精神的战士;• 小粉红花象征失去抗争能力善良的弱者 ;• 小青虫象征有追求光明的热情,但单纯, 作了无畏牺牲的青年《野草》的艺术特点• 象征手法的广泛应用《野草》借 鉴了西方现代文学观念和表现艺术 • 奇幻壮美的意境创造 • 语言含蓄,富于哲理 • 1928年出版的《朝花夕拾》真实地记 述了鲁迅生活经历 中的各个侧面,反 映了鲁迅早期的生 活经历和思想演变 过程 《二十四孝图》• 子路负米 • 黄香扇枕 • 陆绩怀橘 • 哭竹生笋 • 卧冰求鲤 • 老莱娱亲 • 郭巨埋儿• 《压迫》讲述了发生在北京的一件由租 房引起的故事:房东太太整天在外打牌 ,唯恐家中未婚的女儿与房客发生“自 由恋爱”,不愿把房子租给没有家眷的 人,最终,萍水相逢的男女房客联合一 致,假扮夫妻,终于租到了房。
• 作者却让读者和观众看到了有房产者 对无房产者的“压迫”,已不仅仅限 于经济上的剥削,更大的在于对无房 产者的精神压迫(无家眷者不得租房 ),房主对无产者已从物质上的剥削 变为精神上的摧残 • 陈瘦竹先生把《压迫》和《一只马蜂》两篇作 品看作丁西林的最成功作品,指出:“他在这两篇具有独特的喜剧风格的作品中,真实的反 映了都市生活中的某些矛盾,大胆的表现了反 封建的民主思想,因而在当时就受到了观众和 读者的热烈欢迎,即使在今天,我们还可以从 中看到五四运动以后社会生活的某些变化• “外国文学里有一种所谓论文,其中可以分 为两类一批评的,是学术性的二记述的 ,是艺术性的,又称作美文,这里边又可以 分出叙事与抒情……在现代的国语文学里, 还不曾见有这类文章,治新文学的人为什么 不去试试呢?……给新文学开辟出一块新的 土地来,岂不好么?”-----周作人《美文》《乌篷船》• 是一篇以乌篷船为 题材抒写怀乡情趣 的小品散文 • 子荣• 《给亡妇》( 1932年)是一篇悼念亡妻的抒情散文 • 武钟谦• “谦,日子真快,一眨眼你已死了三个年头了……我知 道,你第一惦记的是你几个孩子 • “除了孩子,你心里只有我。
……你换了金镯子帮助我的 学费,……逃兵难时不但带了母亲和孩子们,还带了我一 箱箱的书,你知道我是最爱看书的• 1921年,戏剧家陈大悲在《 爱美的戏剧》,率先提出开 展“爱美剧运动”的主张• 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我曾见过 北京什刹海指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 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 ,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 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 散文诗就是散文和诗的结合, 保持散文的骨骼,适当吸收诗 歌在语言运用和意象创造上的 手法,既有散文的从容、畅达 ,又具有诗的深邃、凝练《题辞》• 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 时感到空虚•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 笑,我将歌唱•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鲁迅《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