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名士与文化,主讲人:李金山 Email:ljs2007@,第一讲 导论:从孔夫子到孔乙己,一、士与名士二、士阶层的兴起与文化品格三、士传统变迁之概貌,一、士与名士,1、士的界定:溯源 2、隐士、处士、居士、名士 3、名士与名士时代,士的界定,《说文解字》:士,事也 段玉裁注:凡能事其事者称士 杨树达:士古以称男子,事谓耕作也 顾颉刚在《武士与文士之蜕化》指出:吾国古代之士,皆武士也士为低级之贵族,居于国中,有统驭平民之权力,亦有执干戈以卫社稷之义务士的最初演变: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文武 兼备 之士,,武士,文士,,,,,,侠,儒生、方术之士、策士等,,士大夫,士的来源,士的类型:名士、隐士、居士、处士,何谓名士? 《礼记·月令》:名士者,谓其德行贞绝,道术通明,王者不得臣,而隐居不在位者也《世说新语·任诞》记录王恭(字孝伯)之语云:“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德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何谓隐士? 隐士:学而优则仕 ?《庄子·缮性》曰:“隐,故不自隐,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见也,非闭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而不发也,时命大谬也 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 穷则独善其身,何谓居士? 佛教用语,意指在家的信徒。
慧远注疏《维摩诘经》曰:居士有二:一为广居资财,居财之士,名为居士;一为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为居士 居士并非佛教专有在中国,对居士一词的运用,并不是以佛教为始,早在《礼记·玉藻》中就有 “居士锦带”一词,郑玄注曰:“居士,道艺处士也 即居士是指那些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而又居于官场之外的人所以在中国古籍中,常常会见到一些文人雅士,喜欢以居士一词作为他们的雅号东坡居士 ;易安居士 ;青莲居士 ;六如居士何谓处士? 《荀子·非十二子》曰:古之所谓处士者,德盛者也,能静者也,修正者也,知命者也,著是者也 处士指那些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若要成为处士,必须具备很高的才德才行 处士后来可泛指没有做过官的读书人名士与名士时代,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汉末魏晋时期---中国历史上的名士时代 温、良、恭、俭、让--中道行之 《论语·子路》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 名士与君子风范: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二、士阶层的兴起与文化品格,士阶层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士阶层文化品格:承当精神、独立人格,士的活动与文化品格,人格风范,生王之头不若死士之垄:布衣傲王侯的独立人格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 斶亦曰:“王前!” 宣王不悦。
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趋势,不如使王为趋士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王曰:“有说乎?”斶曰:“有昔者秦攻齐,令曰:‘有敢去柳下季陇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陇也 《战国策·齐策四》,士的活动与文化风貌,承当精神:士志于道“身无半亩,心忧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承当精神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北宋大儒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内圣外王,士的活动与文化风貌,士的活动与文化品格,,三、士传统变迁之概貌,商周时代: 士为贵族的最底层 六 艺: 礼、乐、射、御、书、数,三、士传统变迁之概貌,春秋后期至战国时期: “游士”阶层的兴起士阶层的成分比较复杂秦汉时期:刑名法术之士李斯,三、士传统变迁之概貌,经学兴起:士大夫阶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造就一批经学之士 ;汉末的清议“关西孔子” 杨震,三、士传统变迁之概貌,魏晋时期:盛产名士的时代正始名士竹林七贤从兼济天下到独善其身,魏晋名士的社会担当意识弱化。
三、士传统变迁之概貌,隋唐时期的士传统科举制度的确立,造就了庞大的士大夫阶层;佛道两教的传播与兴盛南北文化的融合:胡汉相融阳刚剽悍与尚才重情,三、士传统变迁之概貌,两宋士风:三教合流:理学、佛教、老庄文人参禅学佛商品经济的发达苏轼与佛印禅师: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三、士传统变迁之概貌,明清士风:士魂商才与左贾右儒斗方名士、清客与帮闲文人,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