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支架式理论的外语语法教学模式探究 邓杏华 覃晓琪【摘 要】以英语“听”、“读”两个阶段为注意语法教学提供支架式教学设计,并对该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和评价关键词】最近发展区理论 支架式理论 外语语法教学 注意语法模式G A0450-9889(2014)02C-0115-02语法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语法教学在外语教学中一直处在尴尬的地位传统的语法教学模式缺乏吸引力,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较差,极大地挫伤了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近年来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 语法教学是提高外语学习者准确使用目标语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语言的习得和掌握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第一,学习者注意(notice)并持久地意识到目标语语言第二,学习者反复地接触包含目标语的语言输入第三,学习者有输出和使用目标语的机会;由于语法知识的习得受学习者内部的语言加工机制的影响, 自然准确的语言输出不会立即产生, 需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实现因此,本文针对这些条件,尝试探讨基于支架式理论的外语语法教学模式一、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20世纪70年代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Vygotsky)提出“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简称ZPD)理论。
他认为最近发展区是处于现有的发展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现有的发展水平是指能独立完成问题解决,潜在的发展水平是指在成年人的指导下完成问题解决,指导(instruction)要先于现有的发展水平才会发生促进作用Wells指出该发展区正是学习的阶段,它不是学习者固有的特点,而是通过相互作用呈现出自然发生和开放式的特点;通过提供现有的发展水平里所缺乏的学习机会(opportunities)来拓展学习者的学习潜能Feez继承和发展了该理论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即在语言技能、知识和理解方面,每个学习者都有两个水平的表现,第一个水平是独立表现,第二个水平是通过与更有能力者(比如父母、老师或优秀同龄人)的互动和合作建构可能达到的潜在表现如果老师仅仅关心学生目前的语言水平,例如学生现有的独立表现,那么学生就不会有进一步的发展,一直处在第一个水平;如果老师给学生一个类似于支撑(support)的帮助,那么学生就能穿过最近发展区到达第二个水平,可能实现真正的学习和进步指导(instruction)、机会(opportunities)和支撑(support)就是在最近发展区内提供给学生的支架(scaffolding)。
因此,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所提出的支架式教学理论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二、支架式教学理论简述“支架”源于建筑行业中的脚手架的比喻老师提供的“支架”是通过恰当的和帮助以确保学习者能力的缺乏(ineptitudes)得以补充和校正,当学习者能独立学习时, 教师的支撑就如同脚手架般逐渐撤离该支架是可调节、临时的帮助,可以允许学习者在能力上升期间共同参与提供,并在学习者熟练掌握后逐步拆除一)支架式教学环节支架式教学环节一般包括三个环节:第一,建立问题和任务情境教师建立处于学习者最近发展区中,能激发学习者兴趣的问题和任务第二,师生合作教与学,共同解决问题在该环节中,学生积极主动地与情境、学习材料互动,不断进行自我建构、自我发展老师则提供支架式辅助,例如图式法、启发式提问、小组讨论等师生之间的互动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第三,学习者实现独立学习提供支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来学习者不需要支架,实现独立学习随着学习者能力的提高,教师应逐渐撤掉支架,将学习的主动权和控制权移交给学习者二)支架式教学特点支架式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连续性(continuity)教师不断地重复地提供指导和帮助,每次辅助具有连续性和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二,语境支持(contextual support)能提供一个安全但具有挑战性的语言环境,能观察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第三,互为主体性(intersubjectivity)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学习过程,相辅相成学生依靠教师的指导获得学习进步,教师在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第四,偶然性(contingency)教师采取何种支架式辅助物取决于学生的反馈其组成部分增加、改变、取消或重复,具有临时的偶然性第五,移交/接收(hand over/takeover)学生在其学习能力和信心倍增时,其角色会得到提升,与教师的指导产生交流与互动,逐步获得学习的主动权第六,心流性(flow)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是强制性的,而是一种自然流露的思想交流简而言之,支架式教学就是教师通过精简的语言使用、模范教态、视觉图像、合作学习和实践学习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语境的支架式辅助,其过程是共同合作、解决问题,目的是最终达到支持学生自立、自主、自学地完成学习三、注意语法(Notice grammar)的支架式教学模式(一)搭建支架本文从“听”、“读”两个方面提出一个结合听力与阅读的支架式教学模式该模式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听力着手搭建支架,第二个阶段是从阅读搭建支架。
每个阶段均以写作完成支架的搭建工作下面以英语语法中的句子时态为例,依次从“听力”和“阅读”两方面提供注意语法(Notice grammar)的支架式教学每个阶段均分成五个步骤完成1. 从听力方面搭建支架1)初次进行听力练习老师给学生提供一篇文章进行听力理解练习,该文章里包含了特定的某种时态的几个句子2)“注意”听力学生再听一遍该文章,但该文章事先已被老师进行了处理,其中含有某种时态的动词已被去掉,学生在听力过程中要填写缺失的动词3)“理解”听力老师帮助学生在听力过程中如何分析和理解文章中动词时态的规律4)“检测”听力老师对该文再次进行处理,有意替换原文中正确的动词形式学生听第三遍文章后要求改正文中出现的错误的动词5)写作练习老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篇含有某种时态动词的小作文以巩固该时态的语法知识2. 从阅读方面搭建支架1)初次进行阅读理解练习老师为学生提供一篇文章进行阅读理解练习,该文章里包含了特定的某种时态的几个句子2)“注意”阅读学生第二次阅读事先被处理过的文章老师已把该文中含有某种时态的动词去掉,并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缺失的动词进行填空3)“理解”阅读老师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文章中动词时态的规律。
4)“检测”阅读老师对该文章再次进行处理,故意替换错误的动词形式学生第三次阅读该文章并要求改正错误的动词5)写作练习老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篇含有某种时态动词的小作文以巩固该时态的语法知识二)效果评价在进行语法训练时,即可以分别进行“听”和“读”的训练,也可以“听”和“读”两者结合进行训练,这决定于语法知识的难易程度每次课程目的只针对某个语法知识,从听、读、写全方位巩固该知识点的用法听”和“读”为学生创造有效的、可理解的输入,这是老师搭建的支架内容;老师在不断地处理和修改文章的语法形式就是在逐渐地撤离支架,使学生在支架的帮助下逐渐独立,并完成两个方面训练的最后一个步骤,也是相同的做法——“写”,这是从学生的输出角度,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进行考核和评价最后的评价应由老师和学生相互完成,对其写作内容进行纠正和反思评价和反思是“支架”拆卸成功的保证该模式符合了支架式教学的特点,不断重复练习听读文章,老师和学生之间有积极的合作学习,老师在整个过程中数次从处理文章中得到学生的反馈并进行修改,学生在连续的练习中信心得到巩固,逐渐产生兴趣,独立完成相关的写作输出练习听、读、写相辅相成,充分调动学生各感官功能,有效地锻炼学生全方位的语言能力。
在该模式中,学生一直作为课堂的主人和发展的主体,老师则不仅给予知识理论的辅助,而且施与情感式支架老师耐心讲解和认真更正学生的错误,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积极互动与合作,其结果能更大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准确把握支架的含义支架不是指学生在语法学习中任意给的一个句型或范例恰当的适时的帮助才是有效的支架在注意语法教学模式中,老师的支架式辅助不是同时针对几个语法知识点,而是只针对某个知识点进行专攻;同时,该支架不是在一开始就全部搭建起来,而是在第二步骤和第三步骤逐渐施与的2.掌握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情况老师要了解学生目前现有的知识水平,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教学过程中,支架的搭建是已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为出发点,基于最近发展区,向学生的潜在的知识水平发展如果老师不清楚学生目前的水平,教授的语法知识过于简单,仍处在学生已有的水平中,会造成学生倦怠学习,无法促进能力的发展3.支架的灵活应用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单独使用一种教学方法教授知识,而是不同的支架类型、教学策略等相互作用,各取长补短在注意语法教学模式中,老师根据实际需要结合阅读和听力策略综合运用,目的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不是刻意搭建支架,追求某种方法的运用。
综上所述,支架式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明确“支架”前的学习任务,关注“支架”的搭建和拆卸以及反思“支架”后的评价要调动各方面的因素,比如语言学习环境、多媒体设备、课堂外的英语活动等,多方位、多角度地为学生搭建有效的支架,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其自主能动性,真正实现独立学习语言知识,有效提高语言能力参考文献】[1]Anne Burns& Jack C.R. Pedagogy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2[2] Feez, S. Text-based Syllabus Design[M]. Sydney, Aust: Macquarie University, 2006[3]Francis J.N. Teaching ESL Students to “Notice” Grammar. Available[EB/OL].http://iteslj.org/Techniques/Noonan-Noticing.html,2012[4]衡仁权.国外语法教学研究的最新发展综述[J].外语界,2007(6)[5]尹青梅.“支架”理论在CAI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 外语电化教学,2007(2)【基金项目】2011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2011JGA084);2013年度广西高校科研项目(SK13LX246)(责编 黎 原)广西教育C版2014年2期广西教育C版的其它文章基于云计算的智慧校园应用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高职生就业观调查研究我国货运代理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基于学生人格特征表现的经济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教学效果提升路径研究高职生文化价值观建构中文化自足的实现路径高职学生技能竞赛组织管理策略探究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