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中的洛阳市儿童福利院儿童福利事业是蓝天下最光荣最高尚的事业 我们心中的圣地——洛阳市儿童福利院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儿童福利事业,尤其是孤儿、弃婴的权益保障2005年 10 月 15 日,胡锦涛总书记批示:“孤儿是社会上最弱小、最困难的群体,应区别情况,完善救助制度,使他们都能健康成长 2006 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北京市福利院时特别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孤残儿童放在心上,健全救助制度,完善福利设施,推进特殊教育,动员社会力量为孤残儿童奉献爱心,使他们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在祖国的同一片蓝天下健康幸福成长 正是为了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十五部委《关于加强孤儿救助工作的意见》,民政部联合国家发改委启动实施了“儿童福利机构建设十一五规划暨蓝天计划”,建立了“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出台了“关于制定福利机构儿童最低养育标准的指导意见”从而大幅度地促进了儿童福利机构建设,改善了残疾孤儿健康状况,提高了福利机构儿童的生活 原河南省委书记、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从 1995 年起连续三年深入我院看望孤残儿童,支持和关注我院的改扩建计划。
他现场办公,及时解决了我院孤残儿童的住居,就医等许多实际问题 洛阳市委市政府历届领导都非常重视我院的建设和发展,高度关注儿童福利事业,无数次地从各个方面支持和帮助孤残儿童有更好的成长环境 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历届班子直接指导了我院的具体工作 正是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洛阳市儿童福利院才有了今天的飞速发展1995 年,在李长春同志下关怀下,建成了综合楼,建筑面积由 1500 平方米发展到12000 平方米,为孤残儿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2 年 6 月,由美国世界儿童父母协会合作捐资 350 万元建设的“康复中心”投入使用,为我院(市)及周边地区重症残疾儿童的身体康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006 年我院与香港新希望基金会合作开展“重症患儿监护”项目;2009 年 7月由该基金会投资 550 万建成的建筑面积 5600 平方米的“重症患儿监护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该中心可容纳 200 名患儿同时就医和养护 投资 1489 万元,建筑面积 13600㎡的邙山脑瘫康复教育综合楼,已于 2009 年9 月 18 日建成,正在积极筹捐后续建设款项 1600 万元,争取早日投入使用 我院现有职工 254 名,养护着孤残儿童 621 人,其中 90%以上属重度脑瘫。
这就需要我们从多个层面去加强软件建设 一是根据工作需要分设功能明确的科室,目前我院下设办公室、财务科、爱心接待室、医务科、家庭寄养办公室、送养办公室、社会工作办公室、项目管理办公室、抚育部、康复教育科、后勤科、营养膳食科等科室 二是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管理做到凡事有人有时有保障来支持,责任倒查机制也能顺利进行积极完善管理体制,积极争取获得 IS09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三是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首要的是针对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开展岗前培训、专业技能拓展、送出培训、定期业务培训等,使专职员工能不断适应专业发展和儿童成长的需求;第二是根据业务发展培训、引进和储备相关人才;第三是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和“社会工作者之家”,充分利用社会的人力资源;第四是要求院领导要勤于学习,定期接受培训,熟悉我院业务流程 四是根据孤残儿童的不同情况,结合我院和社会的资源,提供多种适合儿童健康发展和成长的项目从传统的“养、治、教”扩展为“养、治、教、康”和“情、智、能、家”相结合具体包括建筑内功能分区、与玛利亚家园合作开展“重症儿童康复”、与香港新希望基金会合作开展“重症患儿监护”、与美国半边天基金会合作开展婴幼儿抚育项目和小姐妹学前教育及青少年服务项目、由美国世界儿童父母协会投资 350 万元建设康复中心、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家庭寄养、涉外送养等。
一步步地去实现孤残儿童权益的最大化 一、保障孤残儿童健康权 我院一般只接受由公安机关派出所送来的孤儿、弃婴 接收后,先送到合作医院进行全面的体检,从保障孤残儿童的健康权入手开始他们的新的人生洛阳市儿童福利院康复中心是由美国世界儿童父母协会投资 350万元于 2002 年 6 月建成并投入使用主要是对半岁至 15 岁因脑瘫造成的肢体障碍、智力障碍、语言障碍的患儿提供服务是集康复治疗、特殊教育、护理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康复及特殊教育中心设有中医中药室、中医针灸室、中医按摩推拿室、足部按摩室、水疗室、中药熏蒸室、物理康复训练室、理疗室、中医经络导平治疗室、多功能训练室、语言康复室、心理室、矫形器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运动治疗室、电脑学习室、感官器训练室、引导式特殊教育室等中心启用至今,先后为3000 多人次的脑瘫患儿提供了康复特殊教育服务,康复有效率达 98%以上,是民政部及河南省脑瘫儿童康复示范基地之一 康复训练通过有针对性地作业活动,来改善患儿日常生活活动、学习劳动、认知活动、情智培养、体能训练等方面的功能障碍使其生活、学习能力得以恢复、改善和增强在工作中康复师和老师们通过不断的摸索总结出一套把康复训练与特殊教育有机结合的训练方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训练中让患儿树立信心,提高训练的兴趣,由被动训练变为主动训练营造出一个温馨、和谐的治疗氛围 ① 中医中药室、中医针灸室等中医专家开展以脑瘫为主的专业性疾病的发病原因、病因病理、流行病学、症状体征、中药针灸等治疗的系列理论、程序手段、疗效的评估等规范性研究与临床实践,传承中医学脑瘫治疗的独到优势,发挥现代医学先进理论和技术,展开规范性脑瘫的诊断,治疗、评估、预后、职业培训等科学研究与治疗 ②中医按摩推拿室、足部按摩室专家,以院内 600 余名脑瘫患儿为主、社区的300 余名脑瘫患儿为辅,借助歧黄国医按摩之术的传统优势、辨证施术,不同的脑瘫患儿、不同的症状体征、预后评估,一对一的开展按摩、推拿或足部按摩,内病外治手段的又一展开项目,透过体表十二正经、奇经八脉、任督二脉,选择性的激活与抑制,刺激全身固定穴位或阿是穴,达到疏通经络、补泻经气、调节卫气营血,使神明之都大脑得以复元 ③水疗室通过水的压力、浮力、温度、波浪、微量元素流等对患儿身体部位的相关穴位进行刺激与吸收,缓解肌肉紧张度或增强肌肉张弛力、改善肌肉微循环、调节肌纤维内外环境等,从而改善不同脑瘫患儿的症状与体征 ④理疗和经络导平治疗器(简称导平)是脑瘫康复的重要辅助疗法之一,是中西医理论和手段与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结合的理想的物理治疗,通过低频脉冲痉挛肌治疗仪、肌兴奋治疗仪、中频电脑脉冲点送治疗仪、经络导平治疗仪等康复理疗器械,能使患儿肌肉兴奋,产生被动伸缩运动,又能使患儿痉挛肌肉兴奋性缓慢松弛,产生自主能动运动,同时,疏通经络,改善神经肌肉系统血液循环,调节神经肌肉协调功能,从而达到健脑与肢体运动功能同步康复的总体目标。
⑤熏蒸是中医中药内病外治的科学实践婴幼儿对中药口服难度极大、效果欠佳,运用现代熏蒸设备与技术,将传统中药转化为外治吸收,使脑瘫患儿乐于接受,根据脑瘫类型及症状、体征、年龄、性别,辨证施药施治、施以熏蒸,临床效果较佳 熏蒸是将患儿身体放入品牌中药熏蒸设备内,不断加温处方中药,使其得到溶解挥发,形成中药离子流、温度刺激流等穿透患儿皮肤直达皮下组织及骨膜层或内脏器官微循环、加速血流循环、加强对中药离子流的吸收速度和中药离子量的摄入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直达中枢神经系统,有效缓解肌痉挛、增强肌张力,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除湿散寒、益智醒脑、激活脑细胞、改善脑细胞内外环境,催生脑细胞新生、再生,有效使脑瘫患儿的症状改善、功能恢复 ⑥语言训练,采用一对一的训练,通过呼吸、舌、唇、脸、下颚及喉部的松弛疗法,使其患儿的发音得到矫治和训练,促进其语言的交流能力,提高患儿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及独立应用语言交流技巧的能力 ⑦采用美国、法国、英国、挪威、香港等国外、境外友好基金会提供的脑瘫康复与特殊教育的先进器械设备与科学的理念方法,如:引导式教育法、运动治疗法、语言训练法、作业治疗法、心里法、矫形治疗法等综合性感官、运动、情智的特殊教育方法,制定详尽计划,周密组织作业实施,有针对性的、可持续性的康复特教活动,逐步使脑瘫患儿走向自立、走向运动、走向活泼、走向健康,在祖国同一片蓝天下快乐生活、快乐成长、快乐回归家庭、回归我们美好的社会。
二、维护孤残儿童的生存权 给小草以甘露,它就会茁壮,给花儿以阳光,它就会灿烂,给小鸟以翅膀,它就会飞翔孤残儿童生命终将在关心、爱心、热心、诚心、耐心的交融下悄然绽放,人性的光芒也将在汗水、智慧、坚持中摇曳生辉1995 年,在河南省委原书记李长春同志的关注下进行了改扩建,由原来的 1500 平方米发展到 12000 平方米,内部设定儿童生活区、医疗服务区、饮食服务区等,为孤残儿童拥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多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一直非常关怀和关注孤残儿童的维权工作,社会各界为福利院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国际友人也为我院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从而使孤残儿童的生存权得到了保障 2006 年与香港新希望基金会合作开展“重症患儿监护”项目,全国政协副主席,原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为该项目开业发来贺信:你们为重症需要特殊看护的儿童带来了福音,给这些残疾儿童多了一个生存的机会重症患儿通过精心护理和养育,延缓了生命的进程,重新扬起生命的风帆2009 年 7 月由该基金会投资 550 万元建成的建筑面积 5600 平方米的“重症患儿监护中心”正式开业该中心可容纳 200 名患儿,针对重症患儿采取一对一特殊护理,尽一切能力挽救孩子生命,尊重生命,为孤残儿童点燃生命之光。
一双双“母爱之手”,让这些病残的花朵重新绽放细心的照料,万般的呵护,孤残儿童在这个大家庭中,在母亲般的呵护下,幸福地成长经过手术救治一个个唇腭裂患儿重新绽放灿烂的笑容,一个个视障儿童从此看到了五彩缤纷的世界,不能行走的孩子能和小伙伴一起奔跑了孩子们的笑容,让福利院这些爱心天使们忘记了疲劳和烦恼建院以来,福利院通过医疗手术每年救助 230 多人;通过康复训练每年救助 180 多人;通过与国外慈善组织合作,募集善款,每年安置 80 多名孤残儿童进入家庭 三、促进孤残儿童的教育权 我院不断拓展福利功能,提高服务层次,满足孤残儿童受教育的需求自1998 年至今,先后与国外 20 余家慈善机构合作,开展了婴幼儿抚育,学龄前教育、大龄儿童教育、脑瘫康复教育、特需儿童教育及助学、助养等项目 2006 年与美国半边天基金会合作开展了婴幼儿抚育项目和小姐妹学前教育婴幼儿抚育项目,主要针对 0 至 2 岁婴幼儿,从孩子社交、情感、认知和身体发展等方面提供爱的关怀和无微不至的照料,为孩子们创造教育启蒙、个体关照和积极活泼的学习环境,为婴幼儿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姐妹学前教育,主要针对2 岁至 7 岁的学龄前儿童,采用当今国际上 先进的“瑞吉欧”(英文原名)教育理念,通过各种有趣的小组活动将知识传授给孩子们,让孩子们的天性、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地发挥。
2010 年 5 月,孩子们参加了洛阳第 9 届名车展期间组织的“长城汽车杯”万人小手画汽车比赛并荣获团体一等奖目前,有 82 名孩子进入婴幼儿抚育项目,有 52 名孩子接受学前教育 每个孩子都应得到重视,每个孩子都是有潜力的2007 年与美国半边天基金会合作开展青少年服务项目该项目主要为大龄儿童提供个性化的助学及技能培训,项目开展至今已先后有 40 多名孩子进入项目,开设的课程有管乐、戏曲、绘画、书法、钢琴、特殊文化教育它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广泛兴趣爱好,还挖掘了他们的知识潜力,陶冶了他们的情操 孤残儿童在福利院这个大家庭里得到了良好的教育目前,有 39 名学龄儿童在社会学校接受常规的教育其中小学生 18 名;初中学生 11 名;高中生及中专生8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