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左江流域花山岩画艺术图案群体性与单体性的研究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1.38KB
约5页
文档ID:218057243
左江流域花山岩画艺术图案群体性与单体性的研究_第1页
1/5

左江流域花山岩画艺术图案群体性与单体性的研究 王唯佳摘 要:左江花山岩画中形态各异的肢体动作、佩戴的物件、使用的器物样式繁多,传达及储存了大量的民族文化信息本文从岩画图案的群体性及单体性两个角度出发,以对岩画图案的特征分析作为研究基础,挖掘图案元素在岩画上的表现特点,总结规律性表达手法,为研究壮族先祖骆越人留下的文化瑰宝提供借鉴利用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岩画;艺术图案1 左江流域花山岩画图案的群体性图案表现特点1.1 “万物祭”群体性图案表现特点“万物祭”图案反映了原始部落族群的思维特征,传达了当时骆越民族对自然界的理解、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心灵寄托部落的人们认为与万物“沟通”需要特殊的媒介,部落中的面具者,也称为“师公”(祭师),只有“师公”才能与万物“沟通”因此,在“万物祭”群体性图案的共性中,强壮高大的部落首领身边总会伴随着至少1名面具者,面具者在画面中的大小仅次于首领1.2 “河水祭”群体性图案表现特点“河水祭”图案中人物均为侧身式,双手举起,腿部呈现下蹲弯曲的姿态,乘于船中图案人物头部上方都绘画了1~2道斜杠,均为祭祀者的羽毛头饰在乘船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水流湍急的危险和沉船事件,部落为了保证船只出行安全,便想出在容易发生危险的水域处举行“河水祭”活动,以求生者行船平安。

1.3 “铜鼓祭”群体性图案表现特点铜鼓出现在群体性图案中人物的身旁,有的单个悬挂,有的多个组合排列,有的则呈现被人物举起的状态在群体性图案中铜鼓多则十来个,少至五六个图案中的人群多为侧面蹲踞形式,并以排列的方式面向部落首领或长老起舞,场面甚是壮观1.4 “祈求胜利”群体性图案表现特点“祈求胜利”图案反映骆越族人对领地占有欲与民族强盛愿望,只有拥有更多的土地与水源,族人才能享衣食充足的生活位于宁明、棉江、珠山、驮柏山的岩画片区可观看到岩画中有较多的似犬类的动物,它们往往伴随在画面中身形最大的人物身前看似最小的人物攀爬在高大人物的手臂上或被举起,如孩童一般其余人物跟随在最大者身后或拥向身前,使画面看似欢送启程之景象1.5 “田地祭”群体性图案表现特点“田(地)神祭”图案体现了骆越族人对生命的延续期许与族群繁衍与壮大的愿望部落族人认为青蛙不仅能捕食稻田间的害虫,也对天气的变化敏感,人们通过听蛙鸣声音的变化便能分辨天气是否降雨或是否大旱因此,花山岩画中不断重复出现的“蛙形”人物形象也是部落族人对青蛙的强烈情感寄托,祈求生产丰收的愿望2 左江流域花山岩画的单体性图案表现特点2.1 花山岩画图案中单体人物图案表现特点第一,首领。

花山岩画中,首领以正身的“蛙”形姿态处于群体性图案中的向心位置,体型在图案中呈现高大,腰部佩戴刀、剑多数首领脚下都伴随着犬类动物第二,祭祀者祭祀者在花山岩画中的图案表现形式为佩戴面具的人物形象,绘画者将图案中祭祀者的脸部部分用圆形轮廓线表示,内部无颜色填充有的祭祀者图案中,绘画者会在祭祀者面部的圆形轮廓线内绘画两点或三点表示面具细节第三,佩剑者佩剑者处于花山岩画群体性图案中首领的周围,他们仅次于首领的体型大小,上身宽大,呈倒三角的形式,以表现魁梧强壮的体型第四,演奏者演奏者在群体性图案中的分工主要是对铜鼓和羊角钮钟的演奏绘画者受当时的绘画技艺有限的影响,并未把岩画中演奏者对器具的演绎形式直接绘画出来,但器物均摆放在演奏者的身旁,与演奏者融为一体2.2 花山岩画图案中动物图案表现特点第一,犬类花山岩画犬类约有24处,绘画表现为侧身剪影的形式,头部微向上或向下弯曲,头部无固定朝向它们有的嘴巴呈现张开的模样,也有的竖起双耳,颈部略短,尾部细长且向上,各别尾部向内弯曲,脚步呈现奔跑姿态第二,飞禽类在花山岩画中,飞禽类图案仅见于沉香角岩画第一组,以侧身形式表现飞禽的体态它们颈部细长,呈圆弧形头部面向尾部,身形为菱形的形状,脚部以两根直线表示,呈站立姿势。

2.3 花山岩画图案中器物图案表现特点第一,铜鼓,铜鼓在花山岩画中以圆形轮廓线表示鼓身的外轮廓,内部无颜色填充,有的铜鼓轮廓线内有图案花纹根据铜鼓内部图案花纹的不同,可分为无纹饰、无日体、无芒、无晕圈和有日体、有芒及单弦晕圈的铜鼓图案第二,羊角钮钟羊角钮钟岩画图案仅在宁明花山片区出现11处岩画中羊角钮钟有颜色填充,钟上部分有似羊角造型,角尖朝外,且有支架支撑第三,剑类在花山岩画中最常出现的是人物腰部佩带的剑类,但持剑手柄分为两种,分别为直手剑柄和环手剑柄另外,还有手持的短剑在宁明花山岩画第一处第九组,图中“首领”手持短剑,而该短剑与广西田东出土的一字格剑形象相似3 结语左江流域花山岩画图案群,随着江流延绵在崖壁之上,绘画宏大、风格独特岩画图案呈现了原始部落的民俗文化生活,为历史与区域文化民俗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研究资料,也是民族文化传承少有的瑰宝同时,希望仅从艺术图案的研究中抛砖引玉,引发各界思考与探索,进一步保护其内在的历史文化内涵,提取及利用花山岩画中所蕴藏的文化活力和信息,通过系统挖掘与整体性保护,针对性促进地域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迸发更旺盛的生命力参考文献:[1] 蓝日勇.骆越花山岩画文化研究——骆越文化研究系列之四[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2] 唐华.花山文化研究[M].廣西人民出版社,2016.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