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幼儿园:课程案例:好玩的小石头

亦***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8.63KB
约3页
文档ID:299316485
幼儿园:课程案例:好玩的小石头_第1页
1/3

课程案例:好玩的小石头案例背景:我园地处大黄龙岛,就是一座有大量石头的岛,岛上的房子、路面多以石头 为主岛上还有很多石景,如有元宝石、纶巾石(又名孔明冠)、荷花石、喜鹊石、 猴子石、心字石等等而在大黄龙岛又有着许许多多的村子,那些村子被命名为 “石村”石村有着独特的风景和多元化的本土文化因此借助地理优势,我园 尝试透过“石村”,围绕“生态教育,健康成长”的理念,依托本土资源,在本 土文化的背景下,尝试“石文化”体验课程,以石为媒,让孩子用小眼睛看到“家 乡文化”、小手触摸“家乡文化”,用全身心浸润“家乡文化”中充分感受家乡的 美好和发展,从而制定园本课程“石悦”而在园本课程的引领下,我们再班本 化,最后制定班本课程“石趣”而班本课程“石趣”主要是让孩子在玩石头的 过程中,发现关于石头的有趣秘密,突显的是孩子与石头的各种游戏体验在和 石头玩一玩中,让孩子们走进石头的世界,去发现、去探索、去游戏、去创意石 头的世界案例描述:描述1:在班本课程“石趣”开展前期,我们投放的材料还不是很多的情况 下,在一次个别化区域活动中,孩子们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了不同的区域和材料, 我在一边观察着忙忙碌碌分工而又合作的孩子,一边等待着需要帮助的幼儿,好 及时给他们指导。

这时只见石倍嘉趴在桌子上,一副懒懒的样子嘉嘉你怎么 了?不舒服吗?”“没有! ”“那为什么不跟小朋友一起玩?”“老师,我不想玩,这 个都没有意思,有没有什么好玩的? ”“这么多东西都觉得不好玩吗?你可以到 搭建区玩积木,科学区听声音、玩 ”我建议着但丝毫提不起她的兴趣, 我忽然想起这几天我们捡的大大小小,颜色各异的石子还没被投放到区域中,也 许这形状不一的石头能吸引起她的兴趣于是我将石子投放到区域中并带嘉嘉去 玩,我说:“嘉嘉你看,这里有好多小石头,你想玩吗?你想怎么玩? ”其他小朋 友看见我拿出好多石头,也纷纷围过来,他们七嘴八舌的在一起讨论着有的说 可以把大石头和小石头分开来,有的说可以在石头上画画,还有的说给他们洗洗 澡吧,像上次我们玩过的那样看着孩子们讨论的热火朝天的,我觉得不能小看 他们,他们很厉害后来我根据他们说的,投放了各种材料放在各个区域描述2:第二天的的个别化区域时间又到了,因为昨天根据孩子们自己的思 路投放了很多材料,因为这些想法都来自孩子自己,所以孩子们在选择区域和材 料的时候,都是奔着那些东西去的,也是因为我们班人少,基本都能满足孩子们 的需求孩子们纷纷拿出他们感兴趣的东西,玩了一会儿后,有的孩子的兴趣就 没有那么浓厚了。

我想着怎么样才能再次引起他们的兴趣呢!再想到昨天孩子们 的表现,于是我又把问题抛给了孩子们,我和他们说“孩子们,孔老师觉得这个 也不是很好玩呀?你们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让这些东西变的更好玩呢? ”孩子 们听了我的话后又纷纷的开始动起小脑筋但我们班是个托小中混龄班级,由于 小年龄段的孩子较多,反响不是很大,只有几个中班孩子零零碎碎的说了些建议! 于是我决定我们一起找办法?自己想不出来,我们可以去寻求家长的帮助呀!于 是我设计了一张表格“石趣大发现”请孩子们带回家,发动家长的力量,和孩子 们一起想石头的各种新玩法描述3: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入园的那刻我就看见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的笑脸 我问他们今天怎么那么开心呀!他们纷纷拿出昨天的调查表,和我说“孔老师, 孔老师,我妈妈给我想出好办法了!”“孔老师,我也有办法,是我奶奶给我想的 看着他们的笑脸,听着他们的话语我不仅感叹,我们班的孩子都好棒!谈话活 动时,孩子们纷纷表达着他们带来的石头新玩法他们的想法五花八门,他们的 表达也是断断续续,但是我相信在这样一次又一次亲身经历,体验以后孩子们各 个方面的能力都会大幅度的提升最后我将孩子们带来的玩法统筹分类选取,然 后再用适当的材料加以包装。

一个个的新的操作材料热乎乎的出现啦!在后面的 活动中,它们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案例评析: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我们幼儿教师最重要的职责在于运用各种教学手 段,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活动,从而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在幼儿园里幼儿教师不 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该是幼儿的引导者,旁观者有时候在幼儿园里我们 老师和孩子们的关系应该平等化,在各个活动的开展和设计时,应该推动孩子参 与进来在这个案例中,我就很深刻的感受到了这一点孩子们从开始的不想玩 到教师给契机,从自己提出方案到实施方案后的结果,再从低兴趣到最后的孩子 发动家长一起找方法这其中一点一滴无不体现着孩子们的发展回头看看我们 的孩子,我真心觉得不能用教师自己的想法去设定孩子,别看我们孩子小,我们 真的很不错,虽然我们身处的环境不是很好,但是我们的想法还是很多很多的 我们教师真的更该做孩子的引导者,旁观者而不是支配者在这次的班本活动开 展时,有关区域材料我本想在活动开展前,把所有的区域活动材料都设想好,再 进行材料的投入但还来不及就发生了这次的事也正因为发生了这次的事,让 我看到了孩子们不同的一面,也让我深刻的反思了我自己正像步教授说的那样, 现在我们老师要做3. 0教师,而不再是1. 0, 2. 0教师。

根据今天孩子们的表现, 我觉得不能因为我们班孩子还小就剥夺他们参与者的权利,应该要把他们放在前 面,由我们教师去推动他们回应策略:教师的回应非常的重要,教师若能根据幼儿不同的回答,采取灵活有效的回 应策略,有时能打开幼儿的思路,拓展幼儿的思维;有时能引导幼儿进一步深入 思考;有时能帮助幼儿梳理提升经验,建构形成新的知识;有时能激励幼儿,增 强幼儿的自信心而在这次案例中,我的回应其实很少,我主要是去推动了孩子 们的行为和想法在少量的回应中,我也只是拓展式的回应了些!但经过这次的 时间,我觉得这样的回应还是相当有效的我们要正确的解读幼儿,回应幼儿时 的语言要具体简练,易于幼儿理解如何更好地回应幼儿是一门教育艺术,需要 我们不断用心揣摩,提高自身修养素质在本次案例中肯定还有许多片面和不足 之处我要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常反省、常总结,提升自己业务水平的同时共同 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