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历史必修模块( 1)政治文明历程 2021.51.1.1 1.1.2 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一、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A)、历史作用和特点( B)1.概念: 分封制 又称 封邦建国 ;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周王把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叫做诸侯国; ( P2 最终)2.内容:①分封 对象: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 P3/2)功臣、姻亲、一些殷商降族( P3/2、3)②诸侯的权益和义务:这些亲族在分封时除 土地 外,仍得到大量的 物资、武装和人口 等( P3/2〕;各诸侯国必需 听从 周王室的 政令 ,各诸侯国必需对周王 承担 各种 军事义务 ,仍要常常派劳役 为王室服务 ( P3/ 其次段小字)3.分封制的 作用: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位置,统治成效得到加强 (P3/5〕; 分封制使西周贵族 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P3/5/6);4.分封制的 特点:等级森严、层层分封二、宗法制的主要内容( A)、历史作用和特点( B)1.宗法制的目的: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冲突, 西周又实行了分封与宗法制相结合的制度 ( P3/7〕2.宗法制的 内容: 无论周王、诸侯,仍是卿、大夫,都实行 嫡长子继承制( P3/ 最终一段)3.宗法制的 作用: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位置的安排与继承制度, 保证各级贵族能够享受 “世卿世禄” 的特权;宗法制度有利于凝结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亲密地结合在一起; ( P4/2〕4. 宗法制的特点:宗法制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P3/ 倒数 3)“家国天下”1.1.3 始皇帝的来历与皇权的至高无上( A)1.始皇帝的来历( P7/ 小字 1):嬴政从“三皇” 、“五帝”各取一字,称“皇帝”;2. 权力的高度集中( P7/ 3) :①皇权至上:秦王嬴政改称“皇帝” ,将国家的司法、立法和行政、军事等大权总揽于一人之手;②“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1.1.4 秦朝中心官制与郡县制的内容及作用( B)1. 中心官制:三公九卿制①内容( P7/5- 8):皇帝之下, 由三公九卿 组成的中心政府 ;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左右丞相 为“百官之首” 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第 1 页,共 15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御史大夫 是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并 负责监察百官;太尉 帮助皇帝治理军务; 三方互不相属,相互牵制; 三公之下,秦代仍有很多重要官职, 合称九卿;他们分管皇帝和国家的各种事务;②作用 ( P7/ 最终一段) :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心政府各级官员,在位置、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相互协作、相互牵制的状态,任何人都无法独揽 朝政,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手里;2. 地方官制:郡县制①内容( P8/2):秦代的地方政权机构,共分郡、县两级;与此相适应,建立了一整套地方各级官僚机构体系;郡是中心以下的一级统治机构,郡设郡守、郡丞和郡尉;每郡下设如干县, 县置县令(长) 、县丞和县尉(中心任免);县以下有乡、里 等基层机构;郡县长官的产生方式:皇帝任命;②作用( P8/2): 皇帝的命令,通过三公九卿,经由郡县,再通过乡、里,可以直达百姓;(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掌握)1.1.5 秦朝中心集权制的影响( C)① 完全 打破了 传统的 贵族分封制;②奠定了中国古代 大一统 王朝制度的基础;③对此后 2000 多年的 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 P8/ 最终一段 〕1.1.6 汉武帝加强中心集权的措施和作用( B)1.背景(明白) P10/小字①郡县制封国制并存 ②中心与封国的冲突 ③汉景帝平定叛乱2. 措施: 汉武帝刘彻即位后,为加强皇权,巩固国家统一,实行了 建立中朝、设置刺史和实行推恩令 等强干弱枝的重要措施( P10/4〕 ;刺史位卑权重,代表中心监察地方; ( P10/5〕3. 作用: 中心直接辖区(郡县)日益扩大, 进一步加强了中心集权( P/10 小字 4);汉武帝加强中心集权的措施, 进一步巩固和进展了大一统的局面,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展; ( P11/1 )弊端?1.1.7 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B)1. 三省六部制的内容( P14/ 2):隋唐时期,在中心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是中书省(隋称内史省) 、门下省、尚书省的合称,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2. 三省六部制的作用( P14/2):三省之间既 相互牵制 又互为补充, 分工明确, 提高 了办事 效率;同时, 完整的 相权被分割, 防止了权臣独揽大权, 有利于加强皇权;1.1.8 明朝的内阁与清朝的军机处( B)1. 丞相制度的废止 第 2 页,共 15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①缘由( P15/2):明朝建国之初,沿袭元制,设中书省,有左右丞相,位高权重; 明太祖朱元璋吸取元朝权贵专权、 内乱频繁 的教训, 对中书省和丞相权力都严加掌握②废止 ( P15/3):洪武十三年, 明太祖 以“图谋不轨 ”之名, 诛杀了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止丞相,由皇帝 亲自掌管六部 ,直接处理国家政事③影响( P15/4):到明初,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了 1600 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止, 专制皇权进展到了新高度;2. 内阁制的设立①缘由( P15/5):明太祖废止丞相后,重要事务都要皇帝亲自处理;由于事务繁多皇帝不行能一一亲自裁决;②过程( P15/5— 6):明太祖设殿阁高校士(仅备顾问,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设内阁;③影响( P15/ 倒 2):阁臣 的权力越来越大, 有“票拟”权,但皇帝有“批红权”(说明皇权的加强)1.1.9 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进展的影响( C)1. 清朝的军机处①缘由 :清初皇权受限;清朝建立后,设立内阁,负责处理日常事务;重要的军国大事,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 〔P/15-16〕②设立:雍正年间, 为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 P16/2〕③职责: 最初只参与军务,后来可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政务;但军机大臣品级不高; 受皇帝召见,只能跪奏笔录;④影响( P16/ 倒 2):军机处能快速处理各地呈送的各种文书,简化了处理 政务的手续 ,行事快捷,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 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进展的 重要标志;(顶峰)2. 中国古代集权制度进展出现出的特点?①出现两大基本冲突( 1)是中心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 2)是皇权与相权的斗争;② 演化趋势:〔1〕 在中心政权中,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减弱;( 2) 在中心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心的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减弱,直至完全听命于中心;③专制皇权不断加强,到明清时进展到顶峰④其本质是加强皇权,保护专制统治2、专制皇权不断加强,到明清时进展到顶峰 第 3 页,共 15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3、其本质是加强皇权,保护专制统治1.1.9 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进展的影响1. 积极影响: 君主专制的强化, 有利于保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固、抵挡外 来入侵、组织各种大型工程、进展社会经济、加强民族沟通 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2. 消极影响:①政治上, 皇权的极度膨胀, 易造成政治腐败和剥夺人权益与自由,压制民主; 这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②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进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进展;③思想文化上, 扼杀了人们的制造力,使人们 思想日益僵化,阻碍了科学技术的进展;1.2.1 从 1840 年到 1901 年列强侵华的史实 A〔一〕鸦片战争: 1840-18421、缘由: P53- 54根本缘由:为打开中国的市场直接缘由:虎门销烟 (林就徐;“人民英雄纪念碑” :激励了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志、 表达了反入侵斗争的精神 等)2、经过: P54( 1840-1842 )(关天培等)3、条约与影响:(1)条约: 《南京条约》(割地、赔款、开口岸、协定关税) P54 正文第3段(2)影响: P54 正文第4段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进展道路被迫中断,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二〕其次次鸦片战争: 1856-18601、缘由:扩大在华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2、经过: P55 1860 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3、条约与影响: P55(1)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2)影响: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一部分官绅主见学习西方“长技” ,自强求富, 兴起了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 洋务运动;(三)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1、缘由: P60 / 1 日本走向资本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对外入侵扩张的野心不断膨胀,逐步形成了入侵朝鲜、夺取中国的东北和台湾、占据全 中国、进而战胜全世界的对外扩张政策; 第 4 页,共 15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2、经过: P60 / 2 丰岛海战、黄海决战(邓世昌)3、条约与影响: P60(1)条约: 《马关条约》(2)影响: 列强的入侵势力深化到中国内地;外国资本的挤压,严峻阻碍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展;国家财政不堪重负,被迫举借外债; 民族危机进一步加重;标志洋务运动破产;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清政府被迫进行军事改革;(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1.缘由: P61 / 倒3帝国主义列强以 “抢救驻华使馆,并助中国剿匪”为借口2. 条约与影响:书61-62页(1)条约: 《辛丑条约》 ( 1901 年)(2)影响:巨额赔款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在北京设立的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1.2.2 中国军民抵抗外来入侵的事迹 A 1、虎门销烟 P54/1 (林就徐、意义等)2、鸦片战争中反入侵人物:关天培等3、甲午中日战争中反入侵人物:邓世昌4 、反割台斗争 P60/ 资料框(刘永福等,关键是《马关条约》后这个时间)5 、义和团运动:义和团在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和西什库教堂与列强斗争 P61/ 倒2、 P62/ 倒 11.2.3 侵华日军的罪行 A1. 1931 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占东北,进而向华北进逼,中国的领土和主权不断沦丧; P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