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我国收入分配行业差距的经济学分析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5.50KB
约13页
文档ID:287709407
我国收入分配行业差距的经济学分析_第1页
1/13

我国收入分配行业差距的经济学分析宋雪梅一、行业差距现状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崇尚“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理 念,受到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按劳分配原则在当时实际上已异化为平均 主义“大锅饭”,严重抑制了人们发展经济的积极,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并 不明显改革开放以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大锅饭” 的分配制度被打破,不同行业间职工的收入差距开始逐步扩大特别是进入21 世纪以来,由于各行业就业者的收入水平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而提高的程度各不 相同,导致了行业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根据数据研究,发达国家行业工资 差距一般在1.5倍左右,发展中国家一般在2-3倍之间我国行业工资差距已 超过国外最高水平,并且行业工资差距在不断的拉大―)行业收入差距的总体状况 根据2006、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的 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得出,2006年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排名前5位的行业分别为信 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电 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它们的工资分别为平均工 资的2.13倍> 1.87倍、1.52倍、1.37倍、1.24倍。

排名后5位的行业分别为农、 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建筑业,批发和 零售业,它们的工资分别为平均工资的0.45倍、0.72倍、0.77倍、0.78倍、0.84 倍与2005年相比,排名前5位的行业没有发生变化,并且排序也完全相同, 排在后5位的行业也只有位次上的微调,即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与建筑 业互换了位置因此,2006年与2005年行业收入的分布格局基本保持一致 2006年行业收入的变异系数为0.3582,比2005年增加了 L4%2006年行业收入的泰尔指数为0.058672,比2005年增加T 4.0%o因此,较之于2005年,2006 年中国行业收入的差距在扩大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分类标准,中国行业分 为20大类,分别为: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 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 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 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 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2006年平均工资最高的证券业与平均工资最低的林 业Z间绝对差距达到77 268元,高低比为10.36o进一步计算可以得到,细分行 业的变异系数为0.5351,泰尔指数为0.1017o这些测量指标的数值都远远人于按 大行业分类所计算出來的结果,表明按细分行业反映出來的行业收入差距程度更 为严重,并远高于通常的估计值总的来看,行业收入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具有垄断性或带有较明显垄断性 的行业平均工资普遍较高,如金融类行业、航空运输业、烟草制品业等;(2)具有 高新技术特征的行业平均工资较高,如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等;(3)农、林、牧、 渔业与大部分制造业、采掘业等基础性产业和弱质行业的平均工资偏低;(4)市场 竞争比较充分的行业平均工资较低,如纺织业、零售业、餐饮业等 据某此调 查,通过对石家庄的行业进行划分,共分为18个行业,并由上口下对这些行业 的职工收入进行排位调查显示,不同行业职工收入水平相差悬殊调查数据显 示:2009年金融业职工收入最高,全年人均工资性收入为35832.65元;其次是 教育业,人均工资性收入为34757.63元;排在第三位的是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 福利业,人均工资性收入为31812.79元。

工资收入水平排末三位的分別是: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人均工资性收入17449.73元;建筑业,人均工资性收入 17343.57元;住宿和餐饮业,人均工资性收入15797.97元二)行业收入差距的地区差异由于地区之间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所经历的阶段不同,所亨受的国家优惠政策 有很大差别,因此不同地区的行业平均工资斧异很人从2007年《中国统计年 鉴》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2006年各行业平均工资最高的省份绝大部分是东部经 济发达省区,而各行业平均工资最低的省份绝大部分是中西部省区按地区划分, 各行业平均工资的高低比在2.57到5.70之间,高低比最低的行业是制造业与交 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高低比最高的行业是金融业按地区划分,各行业平均 工资的泰尔指数在0.02到0.89之间,泰尔指数最低的行业是制造业,泰尔指数 最高的行业是金融业整体来讲,东部地区的行业平均工资高于中部与西部地区,这是因为在我们 “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发展战略下,东部地区较早地进行了改 革开放,经济发展环境较中部和西部地区具有更大的优势从2006年各地区(除港、澳、台外)行业收入差距的泰尔指数来看,有12 个省级地区行业收入的泰尔指数高于全国水平。

并且发现,各地区行业收入差距 的严重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没有明显的关系二、近年来我国行业收入差距呈 扩大趋势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分类标准,中国行业分为20大类,分别为: 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 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 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取收入最高的五种和收入最低的五种进行比较(三)(详见表1)表1年2003〜2008年各年度行业收入分析年份最高收入行业最低收入行业平均工資(元)极值差(元)极值比系数2003信金科电文农批住建水15734252754. 630. 3462004信金科电文农住建批水17S96273774. 600. 3412005信金科电文农住建水扌比20560322494.SS0. 3532006信金科电文农住水建批23461r t r r f J4. 750. 3582007金信科电文农林住建水275*33S3494. 460. 3612008金信科电文农住建水居32262488834. 770. 377注:信: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服务;金:金融业;科:科学研究、技术 服务和地质勘察;电:电力燃气水的生产供应业;文: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农: 农林牧副渔;批:批发和零售业;住:住宿和餐饮业;建:建筑业;水:水利、 环境和公共设施。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个行 业的平均工资逐年上升,从极值比和变异系数等指标可以看出,各行业平均工资 差距仍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0年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为 金融保险13748元,最低行业为农林渔5184元,两者比例高达2.63,到;而到了 2006年,平均T资最高的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44763元,最低的是 农、林、牧、渔业9430元,二者已经相差了 4.75倍2008年,最高的为金融保 险业61841元,最低的是农、林、牧、渔业12598元,4.91倍2003年以来,我国收入高和收入低的行业基本没有变化,只是次序微调高 收入主要存在于垄断程度相对较高的行业,如金融业、电力燃气水的供应业等行 业但随着各行业所有制垄断程度的下降,行业间收入差距仍然呈不断扩大趋势, 所以相对于前面经济转型和市场经济改革初期阶段,所有制垄断作为收入差距扩 大的因素,其影响程度在逐渐减弱与之相结合的还有国家政策倾斜和实物资木 相对集中的行业,主要体现在固定资产投资上,如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 施行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电力燃气水的供应业等这些行业的生产效率 相对较高,所以生产效率高在近年来对收入变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高科技、高 技能、高素质的新兴行业收入依然较高,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服务行 业、教育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可以看出人力资本水平对行业收入变动产生了 重要影响低收入主要存在于劳动生产率和行业集中度较低的行业,如农林牧副 渔、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二、行业收入差距扩大造成的影响(-)行业收入差距扩大对经济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 第一,垄断造成的 高收入会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运行产生影响垄断行业工资分配 体制的不公使得收入与工作价值严重背离,破坏了正常的薪酬收入均衡 第二,降低广大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从而降低劳动生产率,阻碍经济的发 展 第三,差距扩大导致国内消费需求严重不足,根据边际消费倾向递 减规律町知,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边际消费倾向会下降即收入水平越低 的人边际消费倾向越高,而收入水平越高的人边际消费倾向则越低导致“有 钱的人不想消费、想消费的人没钱”同时,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势必又会被下 降的消费品市场需求所影响,从而导致投资需求的下降)行业收入差距扩大对社会和谐与政治稳定造成的负面影响 非法不合理 的高收入现象打击了诚实合法劳动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阻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时强烈的不公平感、相对剥夺感和仇富心理会在民众心中滋长,为社会上 不良风气的滋生提供了条件,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社会生活。

三、行业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和机理(-)垄断行业的收入分配不合理 近年来,我国垄断造成的收入分配差距 日益扩大,其不合理分配是对消费者利益的侵害,对社会福利的损害,民众的不 满情绪日益加剧1)多数垄断行业属高收入行业 垄断行业的高收入是由市场、 资源或政策等垄断因素带来的,如石油石化、电力等行业的收入是全国城镇职工 平均工资的约1・5倍,金融、电信、烟草和航空的收入比全国城镇职工平均工资 的1.5倍还要高,如果再加上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别和工资外收入,收入差距实 际上述要更大2)垄断行业职工工资过高、增长过快从1997年到2007年的十 年间,垄断性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总的来说是逐年稳步提高,并冃其职工平均工资 水平越高,相应的增长速度也越快(除了电信和邮政业等少数行业)国家有关部 门对电力、电信、烟草等垄断行业2005年的收入进行了统计,其职工的平均工 资达到3.4万元,比竞争性行业的平均工资高出1.4万元3)垄断行业的“垄断 福利”加剧了行业收入差距的扩大 一些垄断性行业大搞“垄断福利”,利用自 己的垄断地位和优势向木行业的职工及家属廉价或无偿地提供其掌握的行业资 源,如电力行业用电不花钱,电信行业打免费,医疗机构看病不收挂号费, 公交系统乘车免票等。

4)垄断行业或企业内部薪酬差距扩大不仅是垄断行业 和非垄断行业Z间的收入差距巨大,垄断行业内部的收入差距也较大2006年, 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配合发改委,按照调查税收的办法,调查了石油、电信等垄断 行业职T的丁资收入,发现收入差距在垄断行业内部已接近5倍,其中以石油行 业的差距最大,个别企业最高与最低收入者的差距己接近100倍据中国邮电工会调查,电信行业的同岗正式工是劳务派遣工收入的3倍行业人力资源水平不同 人力资本是劳动者质量的反映,是由凝聚在 劳动者身上具有经济价值的技术、知识、能力、健康等素质所构成的如今知识 经济兴起,人力资本在收入决定中的作用日益明显收入差距随着劳动者受教育 程度的不同而越拉越大行业平均受教育程度越高则行业收入溢出就越大,即中 国人力资本的外部性显著从表1的行业工资名次的变化也可以看出,改革开放 以来,人力资本成为决定行业收入的主要因素,具有较高人力资本的行业,如科 学研究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