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四则运算(第一课时)(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

乱石****奔波...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2.04KB
约2页
文档ID:614436316
四则运算(第一课时)(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_第1页
1/2

四则运算(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2. 掌握加法和减法算式的计算方法;3. 发现运算中的规律与特点教学重点1. 加法和减法算式的计算方法;2. 运算中的规律与特点教学难点1. 运算中的规律和特点的发现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笔记本电脑、投影仪、黑板、白板笔、课件;2. 学生准备:作业本、笔教学内容1. 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1. 加法规则:相加数之间没有先后顺序,可以随意交换相加数的顺序例如: 2+3=5,3+2=52. 减法规则:减法运算时,必须满足“被减数大于减数”的要求例如: 5−2=3,但是 2−5 是无法计算的2. 加法和减法算式的计算方法1. 加法算式:直接将相加数加起来即可例如: 3+4=72. 减法算式:将减数的绝对值加上被减数即可例如: 5−2=3,因为 2 的绝对值为 |−2|=2,所以 3+2=53. 运算中的规律和特点在加法和减法运算中,可以发现一些规律和特点,例如:1. 加数或减数为 0 时,结果为另一个数例如: 7+0=7,7−0=72. 两个数相加或相减,结果为另一个数的倍数例如: 4+6=10,10−6=43. 两个数相加或相减,结果与两个数的差相等。

例如: 5+3=8,5−3=2,8−3=5教学步骤步骤1:回顾上节课内容首先,让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四则运算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的数学公式步骤2:引入本节课新内容引入本节课的新内容——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及其计算方法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步骤3:学习新内容讲解加法和减法的规则及其计算方法,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例题和练习步骤4:总结运算中的规律和特点通过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探索,总结出运算中的规律和特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步骤5:课堂练习在课堂上让学生完成一些练习题,检验他们对加法和减法规则及其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步骤6: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自主完成,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评估,检验学生对加法和减法规则及其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教学反思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同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反思,总结经验,以完善教学过程和提高教学效果。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