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砼防水剂检验实施细则

hh****p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24.50KB
约10页
文档ID:284506325
砼防水剂检验实施细则_第1页
1/10

栓防水剂检验实施细则一、依据标准:JC474・1999GB8076—1997《砂浆、混凝土防水剂》《混凝土外加剂》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十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二、 适用范围:适用于混凝土中掺用的防水剂三、 材料要求:1、 水泥:基准水泥2、 砂:符合GB/T14684要求的细度模数为2.4-2.8的二区中砂,含水率小于2%3、 石子:符合GB/T14685要求粒径为5~20mm (圆孔筛)的碎石,采用二级配, 其中 5~10mm 占 40%, 10~20mm 占 60%o4、 水:符合JGJ63要求四、 取样规定:年产量不小于500t的,每50t为一批号;年产量500t以下的,每30t为一批号;不 足50t或30t的也按一个批量计,同一批号的产品必须混合均匀每一批号取样量不少于 0.2t水泥所需用的外加剂五、 配合比:(采用碎石,试配量一般按45升计算)材料水泥砂石(mm)水防水剂5~1010-20基准配合 比(kg)每方殓各材料 用量330745445670使 Ta=8± 1cm 一般205 kg左右//重量配比1.002.261.352.03A//试配量1533.920.2530.4515A受检配合 比每方碗各材料 用量330745445670使 Ta=8± 1cm 随减水率而变330B重量配比1.002.261.352.03A推荐掺量B试配量1533.920.2530.4515A15B表1六、 相关定义:1、 外加剂:在混凝土拌和过程中掺入的,并能按要求改善混凝土性能的,一般掺量不 超过胶凝材料重量5%的材料称为混凝土外加剂。

2、 防水剂:能降低砂浆、混凝土在静水压力下的透水性的外加剂3、 基准混凝七:按表1中规定配制的不掺防水剂的混凝土4、 受检混凝土:按表1中规定配制的掺防水剂的混凝土七、 试配并检查殓拌和物,使其坍落度达到规定(80±10mm)要求1、试配准备:1.1、 各种材料提前24h移入试验室,材料及试验室环境温度保持在20±3°Co1.2、 根据委托检验单认真填写配合比原始记录,并记录试验室环境温度和湿度,看其 是否满足要求1.3、 确定试配用拌合物数量:具体数量要根据试验项目及搅拌机的额定搅拌量等因素 确定1.4、试配材料的称量:去 用电子犬平称取试配料,称量精度:骨料为±1%;水、水泥均为土0.5%b、 称量步骤:a、接通电源,观察电子犬平是否处于水平状态,打开电子犬平开关, 观察其状态是否正常b、把盛料器放在电子天平上,然后清零c、 依据(3)中D计算出的试配用量,依次称出石、砂、水泥量,精确至lg,d、 用盛水容器称出水的质量,精确至lg2、 拌合步骤:2.1、接通电源,启动仪器,检查其运行情况,关闭电源,填写仪器使用记录22、用湿布湿润栓搅拌机筒壁及叶轮,接通电源2.3、把称好的砂、石、水泥按先后顺序加入搅拌机内,启动搅拌机,把干料搅拌均匀, 然后加水搅拌2~3分钟,并记录加水时的时间。

3、 检杳拌合物的性能:如不能满足要求,可通过改变用水量来调整,其他材料用量不变1) 、检查仪器设备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并按要求填写原始记录2) 、湿润坍落度筒、底板及其它用具,且保证它们上面无明水,底板放在坚实的平 面上,并把坍落度筒放在底板中心,用脚踩住两边的脚踏板,装料时坍落度筒保持固定不动3) 、把按要求取得的混凝土试样用小铲分三层均匀的装入筒内,使捣实后每层高度 为筒高的三分之一左右每层沿螺旋的方向由外向中心插捣25次,每次插捣应在截面上均 匀分布,插捣筒边混凝土时,捣棒可以稍稍倾斜;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 第二层和顶层时,捣棒应插透本层至下一层的表面,浇灌顶层时,混凝土耍灌到高出筒口; 插捣过程中,如混凝土沉落到低于筒口,须随时添加;顶层插捣完后,刮去多余的混凝土, 并用抹刀抹平4) 、清除筒边底板上的混凝土后,在5〜10s内垂直平稳的提起坍落度筒从开始装 料到提起坍落度筒的整个过程应不间断地进行,且须在150s内完成5) 、提起坍落度筒后,测量筒高与坍落度后混凝土试体最高点之间的高度差,此差 值即为该碇拌合物的坍落度值;坍落筒提离后,如混凝土发生崩塌或一边剪坏现象,须重新 取样另行测定,如第二次试验仍J1!现上述现象,则表示该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应予记录备查。

6) 、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和坍落扩展度值以mm为单位,测量精确至1mm,结 果表达约至5mmo基准混凝土坍落度按上述步骤测量,测量受检混凝土坍落度时,分两层装入坍落度筒内, 每层插捣15次结果以三次试验的平均值表示,精确至1 mm八、 试件的制作及养护:1、 制作150的立方体试件,成型前检杳试模装配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其不平度应每 100mm不超过0.05mm,组装后各相邻面的垂直度不应超过±0.59);其内表面涂一薄 层不与混凝土发生反应的脱模剂2、 在检验完碇拌合物性能后尽量短的时间内成型,装模前至少用铁锹再来回拌合三次3、 将拌合物一次装入试模,并用抹刀沿试模壁插捣,使拌合物高出试模口;试模附着 在振动台上,振动持续到表面出浆为止,不得过振4、试件成型后立即用不透水薄膜覆盖表面并编号;在温度为20±3cC的坏境中静置 24±2h后脱模,如果是缓凝型产品,可适当延长脱模时间,脱模后编号(同上)、登记养 护台帐,然后立即放入温度为20±2°C,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的支架上养 护至规定龄期,彼此间隔10~20mni九、 强度检验(具体试验步骤详见碗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实施细则):每个配合比在不同龄期 进行碇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记录结果。

十、试验项目:(一)、净浆安定性:A、依据标准GB/T1346-200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E、原理:1、 雷氏法是观测由二个试针的相对位移所指示的水泥标准稠度净浆体积的膨胀程度2、 试饼法是观测水泥标准稠度净浆试饼的外型变化程度C、 仪器设备1、 水泥净浆搅拌机:搅拌机具有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功能,其自控程序为:慢速120s ±3s,停拌15s± Is,快速120s±3s.搅拌叶片与锅底、锅壁的工作间隙为2mm± 1mm.2、 维卡仪:标准稠度测定用试杆有效长度为50±1毫米、直径为10±0.05mmo初 凝针的有效长度为50± 1毫米、终凝针为30 ± 1mm与试杆、试针联结的滑动杆表面应光 滑,能靠重力口由下落,不得有紧涩和旷动现象.盛装水泥的试模为深40±0.2毫米,每只试 模应配备一个大于试模、厚度大于等于2.5毫米的平板玻璃底板3、 沸煮箱:有效容积为410mmX240mmX310mm,篦板与加热器之间的距离大于 50 mm,能在30±5分钟内将箱内的试验用水由室温升至沸腾状态并保持3小时以上,R. 整个试验过程中不需要补充水量4、 雷氏夹膨胀测定仪:标尺最小刻度为0.5毫米。

5、 雷氏夹:当一根指针的根部先悬挂在尼龙绳上,另一根指针的根部挂上300g质量的 磁码时,两根指针的距离增加在17.5±2.5mm范围内,当去掉磁码后指针的距离恢复到 挂舷码前的状态6、 量水器:最小刻度0.1毫升,精度1%7、 天平:最大称量不小于1000g,分度值不大于lgD、 配合比:每成型三条试体称量的材料及用量如表2表2材料代号用量(g)水泥C500防水剂E500Y拌和水W以净浆达到标准稠度为准注:产品说明书中须规定统一的防水剂掺量Y为防水剂掺量E、环境要求1、试验室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不低于50%,水泥试样、拌和水、仪器和用具的湿度应与试验室一致2、湿气养护室的温度为20±100,相对湿度不低于90%oF、实验步骤:1、标准稠度净浆的制作1.1、 检查维卡仪的金属棒能否自由滑动1.2、 调整至试杆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1.3、 检查搅拌机运行运行是否正常1.4、 用天平称量500克基准水泥和500Y克(Y为防水剂的掺量)防水剂试样1.5、 水泥净浆的拌制:先用湿布湿润水泥净浆搅拌机搅拌锅和搅拌叶,将拌和水倒入 搅拌锅内,然后在5-10秒内小心的将称量好的水泥和防水剂加入水中,防止水和水泥溅出; 拌和时,先将锅放在搅拌锅的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启动搅拌机,低速搅拌120秒,停 15秒,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浆刮入锅中间,接着高速搅拌120秒停机。

1.6、 拌和结束后,立即将拌和好的净浆装入已置于玻璃底板上的试模中,用小刀插捣, 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的净浆,抹平后迅速将试模和底板移到标准稠度测定仪上,将其中 心定在试杆下,降低试杆直至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2秒后,突然放松,使试 杆垂直自由地沉入净浆中在试杆停止沉入或释放试杆30秒时记录试杆距底板之间的距离, 升起试杆后,立即擦干净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的1.5分钟内完成1.7、评定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玻璃底板5-7mm的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如一次达不到标准稠 度,应进行重复试验,直到达到标准为止2)到达初凝时,立即重复测一次,当两次结 论相同时才能定为达到初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初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初凝时 间2、 净浆安定性的测定(代用法)2.1、 配备两块约100mm的玻璃板,与净浆接触的玻璃板表面要稍稍涂上一层油2.2、 将制好的标准稠度净浆取出一部分分成两等份,使之成球形,放在准备好的玻璃 板上,轻轻振动玻璃板并用湿布擦过的小刀由边缘向中央抹,做成直径70-80mm>中心厚 约10mm、边缘渐薄、表面光滑的试饼2.3、 将试饼放入养护室内养护24±2小时2.4、 调整好沸煮箱内的水位,保证在整个沸煮过程中超过试件,不需要中途添补试验 用水,同时又能保证在30±5分钟内升至沸腾。

2.5、 脱去玻璃板取下试饼,在试饼无缺陷的情况下将试饼放在沸煮箱水中的萬板上, 然后在30±5分钟内加热至沸并恒沸180±5分钟2.6、 沸煮结束后,立即放掉沸煮箱中的水,打开箱盖,待箱体冷却至室温,取出试件 进行判别2.7、 目测试饼无裂缝,用刚尺检杳也没有弯曲(使钢直尺和试饼底部紧靠,以两者间 不透光为不弯曲)的试饼为安定性合格,反之为不合格当两个试饼判别结果有矛盾时,该 防水剂的安定性为不合格3、 净浆安定性的测定(标准法)3.1、 每个雷氏夹配备质量约75-85克的玻璃板两块,凡是与水泥净浆接触的玻璃板和 雷氏夹表面都要涂上一层油3.2、 将预先准备好的雷氏夹放在已稍擦油的玻璃板上,立即将已制好的标准稠度净浆 一次装满雷氏夹,装浆时一只手轻轻扶持雷氏夹,另一只手用宽约10毫米的小刀插捣数次, 然后抹平,盖上稍涂油的玻璃板3.3、 立即将试件移至湿气养护箱内养护24±2小时3.4、 脱去玻璃板取下试件,先测量雷氏夹指针尖端的距离A,精确到0.5毫米,接着 将试件放入沸煮箱水中的试架上,指针朝上,然后在30±5分钟内加热至沸并恒沸180土 5分钟3.5、 沸煮结束后,立即放掉沸煮中的水,打开箱盖,待箱体冷却至室温,取出试件进 行判别。

3.6、 测量雷氏夹指针尖端的距离C,准确到0.5毫米,当两个试件煮后增加距离(C-A) 的平均值不大于5.0毫米吋,即认为该防水剂安定性合格,当两个试件的(C・A。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