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特别重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11.27”特殊重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2022年11月27日12时9分,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郭家窑乡东村煤矿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死亡110人,4人下落不明,直接经济损失约976万元经过调查,确认这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 矿井概况 东村煤矿是大同市新荣区郭家窑乡乡办煤矿,于2022年建井,2022年开头出煤瓦斯相对涌出量5.598m/t,肯定瓦斯涌出量0.233m/min,属瓦斯矿井,煤尘爆炸指数33.47%-35.7%,属强爆煤尘 矿井设计生产力量30万吨/年,采纳斜井开拓,生产水平设置在2#煤层内,同时开采2#、3#煤层2#层布置一个生产盘区,3#层布置有四个生产盘区3#层各盘区通过1#、7#、9#、11#暗斜井与2#层运输大巷勾通,形成进风和运输系统;通过4#、6#暗斜井与2#层回风大巷勾通,形成回风系统正在开采的2#煤层布置1个掘进,2个回采工作面;3#煤层布置9个掘进,5个回采工作面。
采纳刀柱和仓房式采煤方法,煤电钻打眼,爆破落煤,人工装煤,木点柱支护,回柱放顶,三班作业 矿井采纳中心并列抽出式通风,主扇型号2K58-No18-25,电机功率75KW,主井进风、副井回风,井下实际需要风量5464m/min,实测风量2260m/min矿井无备用主扇和备用电机,掘进工作面采纳局扇通风,井下共有17台局扇,其中7台使用,通风线路长 防尘系统没有全部建成但已投入使用(已通过验收),地面设有200立方米蓄水池,井下有派洒水工洒水灭尘,井下无隔爆设施 供电由上深涧区域引6千伏至地面变电所,地面变电所引6千伏至井下中心变电所井下变压器容量240千伏安,井下有90台绞车(11.4千瓦81台,25千瓦9台),17台局扇和17 台煤电钻 二、 事故经过 2022年11月27 日早班工人7时间续到达井口,没有召开班前会,采掘工分别进入10个掘进工作面和7个回采工作面作业,绞车工、瓦检员、挂钩工等帮助工各自进入工作岗位8时20分,生产副矿长李强、安全副矿长周生旺和技术科长许世慧下井检查,他们先后检查了2#煤层采掘工作面、9号暗斜井、1号斜井,认为没有特别状况后升井。
12时9分,一声巨响,井下发生爆炸,主井口砌碹全部被摧垮,料石块封堵了主井口,副井口防爆门被冲开 事故发生后,6支矿山抢救队投入抢险救灾工作,经过248小时连续作战,于12月7日根本完成了抢险救灾任务 三、 事故的缘由 1、3#煤层11号暗斜井5号贯眼回柱放顶,使采空区高浓度瓦斯不断涌入北顺槽,北顺槽正、副巷间无隔风闭墙,风流短路,巷内局扇无风筒,全巷处于无风、微风、循环风状态6号贯眼至工作面间35米处于盲巷,造成瓦斯积聚电工带电检修80型开关,电火花引爆瓦斯,进而震起巷道积尘,煤尘参加爆炸,这是造成事故发生的直接缘由 2、矿井同时开采2#、3#煤层,由于开采强度大,局部巷道布置不合理,通风系统紊乱,除404盘曲及3#层11#暗斜井通风系统根本独立外,3#层1#、7#、9#盘曲均相互贯穿,并联、串联、角联的通风形式都存在,通风线路长,设施质量差,抗灾力量低 ##该矿所开采大同煤田侏罗纪2及3层,其煤尘爆炸指数 33.47%到35.7%,属于强爆煤层矿井因缺乏水源,静压洒水系统不能正常工作,人工洒水措施又不落实,井下积尘大,最多到达8到10厘米厚,生产盘曲之间没有任何隔爆设施。
长时间有效风量缺乏,到处有瓦斯积聚的巷道,通风系统紊乱,抗灾力量差,综合防尘措施不落实,在发生灾变后,煤尘参加爆炸,加大破坏力度,通风系统严峻破坏后,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其他作业地点,又引起联锁爆炸,造成矿井井下全面摧毁这是事故扩大的主要缘由 3、通风、瓦斯、煤尘 、机电治理混乱,“一通三防”工作没有落实到实处瓦斯检查制度不落实,瓦斯检查员严峻缺乏,存在空班漏检现象,没有严格执行“一炮三检”,矿井无瓦斯监控报警设施,没有配备自救器井下变压器容量缺乏,局扇、绞车不能同时运行,机电设备失爆严峻,“鸡爪子、羊尾巴”,明接头、明打点多,没有“三大爱护”有章不循,职工安全训练培训不落实,多数特别工种未能做到持证上岗,工人流淌性大,职工素养低,对外包工队治理不善,以包代管下井前不召开班前会,入井登记不严,现场治理混乱这些也是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缘由 四、防范措施 1、要仔细吸取这次事故教训,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仔细贯彻落实《矿上安全法》、《煤炭法》以及有关安全生产法规,依法办矿,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坚持验收合格方准生产 2、搞好“一通三防”工作,加强机电设备治理,防止重大事故发生。
矿井必需有完整独立的通风系统,保证通风设施质量,保证采掘工作面有足够的风量严格瓦斯治理,建立健全瓦斯报审制度,配足瓦斯检查员,配备瓦斯监控装置和自救器,坚持“一炮三检”采纳综合防尘措施,完善防尘洒水系统,定期测尘,清洗巷道必需按规定设置隔爆设施加强防火和电气设备治理,毁灭引爆火源 3、以风定产,严禁超负荷生产 4、建立健全治理体制,责任落实到位 5、完善煤矿内部治理机制,强化现场安全治理,加强职工培训训练,特别工种做到持证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