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己亥杂诗 龚自珍(清)

慢***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850.50KB
约13页
文档ID:231895252
己亥杂诗 龚自珍(清)_第1页
1/13

龚自珍(1792-1841) 清思想家、文学家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道光进士,官礼部主事学务博览,重经世济民提倡“通经致用”的今文经学派的重要人物所作诗文,极力提倡“更法”、“改图”,深刻揭露清王朝统治的腐朽,反映社会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洋溢着受国热情明良论、病梅馆记等文,和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等诗篇,皆为其代表作散文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诗尤瑰丽奇肆,有“龚派”之称著有龚自珍全集己亥杂诗 己亥杂诗是诗人被迫辞官后的诗集,作于道光十九年(1839),按干支纪年这年为己亥年这年诗人辞官南归,于农历四月二十三离京,七月初九回杭州,九月十五日北上接家眷,十二月二十六日抵达江苏昆山期间往返九千里,诗人共写了绝句315首叙述了诗人的家世出身、仕宦经历、师友交往、生平著述以及思想感情、革新建议等5 这一首是原第五首诗人寄居京师二十年,一旦辞别,离愁满怀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怀着无边的离愁别绪,“我”辞别京师,骑马东去,要回到远在天边的家乡一路上诗人心情极为矛盾,心绪极为复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虽然打算辞官家居,但并非弃绝尘缘,“我”还想为社会尽点责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正如那飘落的花朵,融入春泥后,更能护育新花。

句中“落红”实际上是诗人自况诗人以含蓄隽永的笔调表达了自己对社会、对生活的眷恋深情译文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惨白的太阳渐渐西沉,那胸中的离愁就像一江春水浩荡汹涌;我骑马奔向东方,奔向那遥远的海角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此时正是暮春时节,落花满地,然而这落花并不是无情无义的东西,它们会变成肥沃的泥土,培育养护着自己的生身之木,使它更加欣欣向荣质疑思考:1.诗人为什么要辞官回家? 是否从此不再关心国家命运? 诗人离京时,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他目睹了清王朝的腐朽,不愿意与封建势力同流合污,辞官回乡;但是他仍然为国家的命运忧愁,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命运忧愁,还想着为国家做些事情质疑思考:2.诗人是怎样把自己的一腔离愁别绪表达出来的? “浩荡”本指水势浩大,在这里喻“愁”,诗人为了衬托离愁,特别把离京时间选在了傍晚,诗人通过比喻、衬托把愁表现得淋漓尽致 吟鞭东指即天涯”本句虽无愁字,但也能表现诗人离京之愁天涯是指诗人家乡杭州,马鞭一挥,离京远去,直至天涯 ,很难再回京城,用夸张的手法,表现离别之愁,伤怀之意,含而不露落红”是作者自比脱离官场,“落红”“红”喻理想与信念,是历来传颂的经典名句。

诗人用移情于物的手法,借落花翻出新意,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极为瑰丽的境界:在诗人看来,落花作为个体,它的生命是终止了;但一当它化作春泥,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体现出真正的生命价值终将孕育出一个繁花似锦、绚丽灿烂的春天!“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小结满载离愁,远归故里自比落红,仍可护花虽辞官归乡,仍心系报国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意思:虽辞官回乡,仍思为国效力,希望有新奉献的思想 对国家民族的那份执著的忠忱 不甘于沉沦,为国家民族贡献力量主题意义 牺牲自己,培养后人的无私奉献精神“落红”的形象,就成了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思考以下问题诗中哪句表现了诗人犹豫孤独和悲壮豪迈复杂心情交织一起? 诗中哪句表现了虽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诗词?诗 中写了几种心境?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离别忧伤;2、回归的愉快;3、积极的人生态度拓展:古代诗人描写落花 一种是怨啼鸟,叹年华,面对落花嘘唏感叹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 另一种把落花作为自然景物来描写,其中不少昂扬向上的精神。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