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蒙台梭利教具教师操作指引

pu****.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87.50KB
约19页
文档ID:393813804
蒙台梭利教具教师操作指引_第1页
1/19

实用标准蒙台梭利教具教师操作指引一、视觉教具——粉红塔教具构成1. 由 10 个各边长度从 10 厘米到 1 厘米递减的木质立方体构成2. 木制立方体为美丽的粉红色使用目的1. 通过视觉、触觉、重量觉对大小进行辨别,正确获得对三维空间差异变化的知觉2. 加强手眼协调和肌肉运动的控制力3. 学习立方体的概念,为数学教育作准备4. 发展精神的抑制力和敏锐的观察力,培养逻辑思考能力(顺序性)适用年龄大约 2 岁半开始基本使用方法1. 引导幼儿,介绍粉红塔,并准备地毯2. 从最上面最小的立方体起逐一将10 个立方体搬运到地毯上,不依顺序散置,但不能堆叠立方体的拿法——用右手拇指和食指对夹拿最小的立方体; 大一点的用双手搬运, 即左手托住底面,右手用拇指与其余几个指头对张夹拿立方体的上面的侧边;最大的最好用双手来拿3. 用三段式进行名称练习 ①用眼睛仔细观察, 用手拿起最大的立方体触摸说:“大的”,将立方体放在自己面前;再用此法认识“小的”②“请你将大的(小的)拿给我”③“这块是——”,幼儿回答:“这块是大(小)的”4. 老师示范立方体的叠高方法先选出最大的,再去比较其他的立方体,选出次大的,将它放到最大的立方体之上。

依照此法把全部立方体从大到小依次叠置起来成一个塔5. 叠置完后,用双手在粉红塔的两边由上而下,又由下而上的轻轻抚摸6. 围绕粉红塔从各个角度欣赏整体的调和感7. 除掉粉红塔一个一个从上到下慢慢地取下来,不需按顺序放置8. 收拾整理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将粉红塔搬回原位,将地毯卷好放回地毯柜其他延伸方法[应用 1]1. 把立方体的一边或两边及夹角对齐垂直做成塔2. 以最小的立方体( 1 立方厘米)放在其他各立方体的旁边,用以学习了解每个立方体均相差1 厘米的变化[应用 2]10 个立方体按照“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顺次水平横着排列[应用 3]每隔一个将角度变化叠置起来做塔[应用 6]横着并排,做成如棱形相连接起来一样[应用 7]幼儿闭上眼睛,教师从 10 个立方体中取掉一个,让幼儿正开眼睛指出缺少一个的地方[应用 8]文档实用标准将眼睛蒙起来练习做塔[ 应用 9] 记忆练习1. 准备一张地毯2. 将 10 个立方体散放于房间中3. 再一个一个顺次在地毯上叠高[ 应用 10]与相应的实心图卡或边线图卡配对[ 应用 11]※ 与棕色体、长棒、数棒一起组合起来学习 (可以和其中的一项单独组合,也可将几项集中一起组合)。

错误控制在视觉上,塔的外形或其排列明显不调和注意事项1. 教具的取出与送回必须一个一个的搬运教具的搬运也是学习的一种2. 为了让幼儿对差异有更明确地了解,可适当的隔着几个抽一个出来的方式用来做提示3. 用三段式方法学习名称时,视幼儿的程度,在适当的时机分段实施用“大的、小的” “比较大的、比较小的”“最大的、最小的”进行名称练习提高学习效果1. 在学习之前,让幼儿了解下述的几件事※ 了解“大的、小的”所代表的意义用身边大小差异显著的东西来做比较使幼儿充分了解“大的、小的”的意义如用大人的鞋子与幼儿的鞋子作比较※ 了解当差异很小时,用“重叠”的方法比较大小差别 把两个东西重叠起来,比较突出来的一个就是大的,由差别较大的开始,渐渐的使差别缩小2. 对于智障幼儿,为了使他们注意到真正依顺序排列,可用一下方法:※ 每隔一个取掉一个,最先仅用5 个开始※ 寻找最大的一个,用“重叠比较”的方法做比较确认※ 从剩下来的再寻找其中最大的一个※ 选择大小的同时,使其将挑选出来的依顺序叠置起来※ 做成塔后,让幼儿观看,并给予嘉奖3. 对于“叠置”的兴趣激发二、视觉教具——棕色梯教具构成1. 10 块木制长方体构成 。

长度都是 20 厘米,横断面的边长由 10— 1 厘米递减2. 着以棕色使用目的1. 对粗细进行辨别,在知觉上对二元次的差异有充分的认识学习长方体的概念2. 发展手眼、肌肉的动作协调3. 培养专注的观察力,培养逻辑思考能力(秩序性)适用年龄大约 2.5 岁开始文档实用标准基本使用方法1. 引导幼儿,介绍教具,准备地毯2. 示范棕色体的拿法右手从上面捏住最细长方体的中央部分 (大拇指在一侧,其余四指在另一侧随长方体的粗细手指自然弯曲握住) 拿到地毯上 其他的长方体也同样顺次一个一个搬运较粗的长方体单手不容易拿,用左手托住底面帮助搬运 10 块长方体不依次序散放在地毯上3. 示范长方体的排序 首先选出最粗的拿出来放在地毯左端 再依次比较每个长方体的粗细, 由粗到细按顺序排列,注意将所有长方体靠紧 (其中用三段式教学进行“粗的、细的、最粗、最细、比较粗、比较细”名称练习)4. 排列完毕,从各个角度进行观察欣赏5. “要不要试试?”请一个幼儿练习6. 由最粗的长方体开始,按顺序一块一块搬回原位延伸使用方法[应用 1]把长方体垂直叠高(侧面看起来象粉红塔的形状)[应用 1]以长方体一面为基准垂直叠高,作为基准的壁面要对齐[ 应用 2] 记忆练习(同粉红塔)[应用 3]幼儿闭上眼睛,教师从 10 块长方体中取掉一块,让幼儿睁开眼睛指出缺少一块的地方。

去掉最粗或最细的都将增加学习的难度[应用 4]在地毯上将立方体垂直立放,从最粗的开始,以粗细顺序顺次排列[应用 5]将最粗的横置在地毯上, 然后在上面放置第二粗的 依次顺序, 直到最细的为止, 顺次叠积起来[应用 6]与粉红塔混合进行序列和配对的练习[应用 7]当运用自如时,将眼睛蒙起来进行以上练习[应用 8]与相应的实心图卡或边线图卡配对错误控制排序后的长方体在视觉上明显不调和注意事项1. 刚开始时,根据幼儿的程度,可将长方体适当的抽掉几根,数目少的话幼儿比较容易了解2. 放回原来放置的地方时,最好由最粗的开始一根一根搬运提高学习效果1. 为了使幼儿不将 “大小” 与“粗细” 混淆, 教师应该设法在日常生活中使幼儿对 “大的、 小的”与“粗的、细的”能够明确的分别使用例如比较手腕的粗细2. 在让幼儿比较粗细的过程中,可用下述方法协助:最初用粗细差距显著的东西; 用“最粗的是哪一根?”进行引导;排好序列后用最细的一根进行检验三、视觉教具——长棒教具构成文档实用标准1. 10 根木棒(粗细 4 平方厘米,长度分别为10cm, 20, 30 100cm)2. 全部为红色使用目的1. 透过视觉的辨别,在知觉上对长度的差别有正确的了解。

2. 发展手、眼、肌肉的协调性3. 隐含长度测定概念的教具,数学教育的直接准备教具适用年龄大约 2.5 岁开始基本使用方法1. 引导幼儿,介绍长棒,准备地毯2. 示范长棒的拿法:两手握住最短棒的两端,水平轻轻放到地毯上其他长棒也一根一根拿, 稍微长的握中间,较长和最长的两手对握中间竖着拿 10 根棒散放在地毯上,但两根棒不要重叠3. 示范长棒的排序法 首先选出最长的放在地毯最前端, 然后再找次长的放在前一根的下方, 紧挨前一根左端对齐由长到短排列,直至最后一根 (其中根据幼儿掌握的情况分时段用三段式教学进行“长的、短的、最长、最短、比较长、比较短”等名称练习)4. 排列完成后,观察、抚摸5. “想不想试一试?”将10 根长棒随意放置,请一个幼儿尝试练习6. 从最长的长棒开始,一根一根依次放回原处错误控制视觉上发现长短的明显不协调延伸使用方法[应用 1]以最长的长棒为底,左端对齐,垂直向上叠高[应用 2]由最长的长棒开始,顺次排列成直线或折线、回形、发散形(扇形)[应用 3]教师从 10 根长棒中取出一根,让幼儿指出缺少一根的地方[应用 4]幼儿闭上眼睛, 从 10 根长棒中取出一根 , 让幼儿睁开眼睛指出缺少一根的地方。

(去掉最长或最短的都将增加学习的难度[应用 5]记忆练习(与粉红塔同)[应用 6]由最长的棒开始顺次排列,并使两端留出同样的长短成三角形[应用 7]与 [ 应用 6] 同,只是将水平排列改称垂直叠置[应用 8]把最长的和最短的连接在一起,第二长的和第二短的连接在一起,以此类推,做成同样长短的 5根棒并可将这 5 根棒组成长方形注意事项1. 在做应用 3 和 4 时,在初期最好从短的棒开始实施幼儿比较容易了解2. 做三段式名称练习时,视幼儿的情况分步进行文档实用标准提高学习效果1. 本教具的特点是在辨别长短的同时, 也对今后“数”的学习做准备颜色和形状能集中幼儿的注意力2. 必须让幼儿对“长的、短的”用语有十分彻底的理解才行3. 最初为了避免混乱, 必须使学习条件单一化 例如使用 2— 3 根长短差异显著的棒, 学习“那一根是长的(短的)”“最长的(短的)”来做基点比较长短4. 准备很多棒,用竞争的方式进行长短的合成分解练习四、数学教具——数棒教具构成1. 由断面积 4 平方厘米,长度分别是 10cm、 20、 30100cm 的 10 根木块制成2. 每一木块间隔 10cm 相互交替的着以红色与蓝色。

使用目的1. 导入数的概念,了解数与量的关系,进行统合与分析2. 记忆名称(数词)从1到10)3. 为十进法作准备适用年龄学习了长棒的幼儿基本使用方法1. 排序与名称练习①引导幼儿,介绍数棒,准备地毯②从最短的数棒开始搬运,方法同长棒③从最短的棒开始排列 所有数棒排列时左端对齐, 左端为红色, 依顺序向上紧靠着排列在地毯上排完后以最短的棒来测试各棒间的差距④依顺序排好后,运用三段式进行名称练习2. 数字卡与数棒之间数与量的配对3. 进行加减法学习延伸使用方法[应用 1]将数棒散放,将数字卡与数棒进行配对[应用 2]排好序后,找出代表老师语言指示的数量的数棒[应用 3]将数棒纵向排列[应用 4]将数棒散放, 然后对数名幼儿说 “请把 6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