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管理系统技术管理系统特种工艺管理细则特种工艺管理细则编号:编号: D13/W08-JFB-CX-013-2006 版本:第版本:第 1 版版 发布日期:发布日期:2006-11-30 实施日期:实施日期: 2006-12- 20 页数:共页数:共 4 页页编制编制审核审核 批准批准修改内容描述修改内容描述修改依据修改依据修订人修订人修改日期修改日期1 目的目的本程序对特种工艺控制进行了规定,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2 范围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分公司生产过程中,从特种工艺设计、文件和资料的控制、生产过程工艺的控制到产品质量认可全过程的控制3 术语术语特种工艺:指专业性较强、加工方法及检测方法特殊,不能由后序的监视和测量验证,由工艺处各专业实验室归口管理的加工工艺包括油漆、电镀、 防锈、粘接密封、焊接、高频(感应)热处理、油料(冷、热加工介质) 、激光加工、无损探伤等工艺 4 管理框架管理框架 主管部门:技术部技术部各生产车间5 管理规定管理规定序序 号号责责任任 部部门门职职能能与与 授授权权责责任任管管理理要要求求相相关关文文件件传传递递 记记录录完完成成 时时限限5.1技术部特种工艺设计、审核及实施对工艺的合 理性负责1. 特种工艺由特种工艺员根据产品图纸及产品性能要求进行工艺设计,经技术部部长 审核、主管副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2. 特种工艺的调试由技术部负责组织实施,相关车间及部门进行配合,如有必要可有 偿请工艺处各专业实验室派人协助 3. 特种工艺必须通过过程能力的评定后,才能正式批准、实施与总成产品生产准备同步5.2 技术部文件及资料的控制对工艺的合 理性负责1. 技术部特种工艺员根据 《一汽工艺文件编制与管理 》的要求负责编制特种工序卡、工艺 规程、操作规程、控制计划、潜在失效模式与分析等经技术部部长审核、质量保证部部 长会签、主管副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2.车间工艺员负责编制工序标准操作卡 3. 技术部在特种工艺管理中,要求各车间必须执行的技术措施应以《技术问题通知单 》的 形式通知各车间 4. 由于设备及材料的更改而改变某一工艺,在生产准备完毕后,填写《工艺更改通知单 》, 附在工艺卡后,同时发给工序卡持有单位一份 5. 采用迂回工艺生产时,技术部应按工艺卡的管理规定要求,编写迂回生产特种工艺文件特种工序卡工艺规程操作规程控制计划潜在失效模式与分析工艺更改通知单技术问题通知单工序标准操作卡适时5.3质保部 各生产车间生产过程的 控制对产品质量 负责1. 生产过程前的质量控制 1.1 焊接前零件的质量控制 1.1.1 零件在焊接装配前,表面必需清洁、干净,不允许有油污、锈蚀、磕碰伤等。
1.1.2 如果零件材料或材料焊接性有变化时,应先由焊接工艺员对代用材料进行必要的 工艺调整,调整后的零件经性能试验、探伤检查合格,确定符合产品的性能要求后方可投 入生产 1.1.3 焊接前要认真填写 《岗位点检》和《工序质量检查记录 》,所有要求符合规定后方 能进行生产 1.2 中(高)频热处理前零件的质量控制 1.2.1 零件热处理前应经过清洗,表面不允许有黑皮、油污、毛刺、锈蚀、裂纹等 1.2.2 在必要的情况下,质保部应对材料的化学成分、硬度、原始组织进行检查通过 检查结果确定符合产品的性能要求后方可投入生产 1.2.3 如果零件材料或材料淬透性有变化时,应先由热处理工艺员对代用材料进行必要 的工艺调整,调整后的零件经金相、探伤检查合格,确定符合产品的性能要求后方可投入 生产 1.2.4 热处理前要认真填写 《岗位点检》和《工序质量检查记录 》,所有要求符合规定后 方能进行生产 1.3 涂装前的质量控制 1.3.1 工件表面的清洗严格控制三室温度、浓度和清洁度,必须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 下方可进行清洗 1.3.2 工件清洗完后必须用压缩空气将工件凹处积水吹掉。
工序标准操作卡岗位点检工序质量 检查记录表适 时序序 号号责责任任 部部门门职职能能与与 授授权权责责任任管管理理要要求求相相关关文文件件传传递递 记记录录完完成成 时时限限5.3质保部 各生产车间生产过程的 控制对产品质量负责1.3.3 操作者要对工艺规定不喷漆的部位使用专用护帽、蜡纸、木塞等进行保护 1.3.4 操作者必须用粘度计测定油漆的粘度,合格后方可作用 1.3.5 涂装前要认真填写 《岗位点检》和《工序质量检查记录 》,所有要求符合规定后 方能进行生产 1.4 涂胶前工序质量控制 1.4.1 涂胶面上不能有油、水、锈或其它污物,如有油污、水份,可用棉纱擦净,有铁 锈则须用砂纸、铁刷除去并用煤油擦试干净 2. 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1 焊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1.1 操作者要严格按工艺规定参数进行焊接加工,操作者必须经常检查设备以及工艺 参数的稳定性,如发现异常必须立即停止生产,通知有关人员进行调试操作者和检查员 必须按工艺规定项目,对首件进行检查,首件合格后方可进行生产 2.1.2 操作者和检查员必须按工艺规定的频次进行自检和专检,发现不合格品时,应立 即停止生产,通知相关人员查找原因,调整设备及各种过程参数,待首件合格后方可继 续生产,并对该批零件进行逐一复查。
操作者必须在首件熔深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生产 操作者在每班最后一件焊接完成后也必须送检查员处检查,检查结果若不合格,必须往 前追溯,并将该批零件隔离待查 2.2 热处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2.1 操作者要严格按工艺规定参数进行热处理加工操作者和检查员必须按工艺规定 项目,对首件进行检查,首件合格后方可进行生产 2.2.2 操作者和检查员必须按工艺规定的频次进行自检和专检,发现不合格品时,应立 即停止生产,通知相关人员查找原因,调整设备及各种过程参数,待首件合格后方可继 续生产,并对该批零件进行逐一复查 2.3 静电喷漆工序质量控制 2.3.1 操作者要严格按工艺规定参数进行静电喷漆操作者要在喷漆过程中经常监控静 电喷漆的各种工艺参数,如不在规定范围,须立即进行调整, 确保喷漆质量 2.3.2 操作者按工艺规定要求调整工艺参数,然后喷漆首件,并将首件交给检查员,检 查员接到首件后,按工艺要求进行首件检验,将检验结果以报告的形式传递给操作者, 操作者必须在首件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生产 2.4 防锈过程质量控制 2.4.1 中间防锈质量控制 2.4.1.1 中间防锈适用于零件生产间断、装配前储存、零件发送以及短期储存过程中的 防锈处理。
零件在工序间、装配前或在库房储存超过 48 小时,必须进行中间防锈处理 零件到了规定的有效防锈期后,如继续存放,应按中间防锈工艺重新处理 2.4.1.2 经防锈处理的零件应存放在干燥的地方,必须时采取遮盖措施 2.4.1.3 在运输过程中如遇雨、雪天气必须采取遮盖措施 2.4.1.4 各环节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防锈工艺以及防锈质量控制要求内容进行工作,确 保零件中间各环节不锈蚀 2.4.2 备品防锈质量控制 2.4.2.1 操作者必须检查待防锈处理的零件及总成,其表面应清洗、无锈迹及表面磕碰 伤 2.4.2.2 操作者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防锈处理,否则需进行中间防锈 2.4.2.3 操作者在整个防锈处理过程中应轻拿轻放,不得有磕碰伤工序标准操作卡岗位点检工序质量 检查记录表适时6 6 相关文件及记录相关文件及记录 6.16.1 相关文件相关文件 序号序号文件名称文件名称文件编号文件编号1《一汽工艺文件文件编制与管理 》2《技术问题通知单 》3《工艺更改通知单 》6.26.2 相关记录相关记录 保存部门保存部门序号序号记录名称记录名称记录编号记录编号保存期保存期各生产车间质保部1《岗位点检》 二年★2《工序质量检查记录表》 二年★3《首件检测记录》 二年★4《检验报告》 JL-056二年★序序 号号责责任任 部部门门职职能能与与 授授权权责责任任管管理理要要求求相相关关文文件件传传递递 记记录录完完成成 时时限限5.4人事部人员培训对操作者的技 术水平负责1.特种工序的操作人员须经社会劳动部门培训考 试并获得资格证书。
2. 特种工序的操作人员每年进行一次专业技术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适时5.5 质保部 技术部 各生产车间产品质量的 控制对产品质量负责1.质量保证部及车间必须具备必要的检测、控制手段及完整的自检记录,包括首件检测 记录 2. 由质保部/技术部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对各车间进行定期特种工艺纪律检查及有关产品 的质量检查 3. 受控状态下的产品如果出现质量不稳定情况,技术部立即进行技术分析,采取解决 措施,并验证其效果首件检测记录适时5.6技术部 质保部产品质量认 可对产品质量负责1.特种工艺产品实行质量认可,首批试生产产品经相关部门认可出据合格报告后,方能 正式生产 2.质量保证部定期对部分重要的特种工艺产品的内在质量进行检查,并进行考核 3.质量保证部的检查员、化验员根据工艺卡的要求对生产过程中的中间质量进行监控并 记录化验记录适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