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家庭装修布线规定和要求

re****.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3KB
约6页
文档ID:459597891
家庭装修布线规定和要求_第1页
1/6

室内装修布线1 一 般 规 定1.1 本章适用于民用建筑室内(包括与建筑物、构筑物相关联的外部位)绝缘电线、电缆和封闭式母线的布线当本章条款无具体规定时,其适用电压范围为500V及以下1.2 布线及敷设方式应根据建筑的性质、要求、用电设备的分布及环境特征等因素确定应避免因外部热源、灰尘聚集及腐蚀或污染物存在对布线系统带来的影响并应防止在敷设及使用过程中因受冲击、振动和建筑物伸缩、沉降等各种外界应力作用而带来的损害1.3 敷设方式可分为:明敷——导线直接或者在管子、线槽等保护体内,敷设于墙壁、顶棚的表面及桁架、支架等处;暗敷——导线在管子、线槽等保护体内,敷设于墙壁、顶棚、地坪及楼板等内部,或者在混凝土板孔内敷线等1.4 金属管、塑料管及金属线槽、塑料线槽等布线,应采用绝缘电线和电缆在同一根管或线槽内有几个回路时,所有绝缘电线和电缆都应具有与最高标称电压回路绝缘相同的绝缘等级1.5 布线工程中所有外露可导电部分的接地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14章的有关规定1.6 布线用塑料管(硬质塑料管、半硬塑料管)、塑料线槽及附件,应采用氧指数为27以上的难燃型制品2 瓷(塑料)线夹、鼓形绝缘子、针式绝缘子布线2.1 瓷(塑料)线夹布线一般适用于正常环境的室内场所和挑檐下室外场所。

鼓形绝缘子、针式绝缘子布线一般适用于室内、外场所在建筑物顶棚内、严禁采用瓷(塑料)线夹、鼓形绝缘子脑直式绝缘子布线2.2 采用瓷(塑料)线夹、鼓形绝缘子、针式绝缘子在室内、外布线时,绝缘电线至地面的距离应不小于表9.2.2所列数值2.3 采用瓷(塑料)线夹、鼓形绝缘子在室内沿墙壁、顶棚布线时,绝缘电线固定点的间距不应大于表9.2.3节所列数值;跨越柱子、桁架布线时,应符合本规范第9.4节所规定的机械强度要求2.4 采用鼓形绝缘子、针式绝缘子在室内、外布线时,绝缘电线的间距不应小于表2.4所列数值2.5 绝缘电线明敷在高温辐射或对绝缘有腐蚀的场所时,电线间及电线至建筑物表面最小净距,不应小于表9.2.5所列数值2.6 在与建筑物相关联的室外部位布线时,绝缘电线至建筑物的间距不应小于表 2.6所列数值3 直 敷 布 线.3.1 直敷布线一般适用于正常环境室内场所和挑檐下室外场所建筑物顶棚内,严禁采用直敷布线3.2 直敷布线应采用护套绝缘电线,其截面不宜大于3.3 直敷布线的护套绝缘电线,应采用线卡沿墙壁、顶棚或建筑物构件表面直接敷设,固定点间距不应大于0.30m不得将护套绝缘电线直接埋入墙壁、顶棚的抹灰层内。

3.4 直敷布线电线至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表9.2.2所列数值导线垂直敷设至地面低于1.80m部分,应穿管保护9.3.5 护套绝缘电线与接地导体及不发热的管道紧贴交叉时,应加绝缘管保护,敷设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应用钢管保护4 金 属 管 布 线4.1 金属管布线一般适用于室内、外场所,但对金属管有严重腐蚀的场所不宜采用建筑物顶棚内,宜采用金属管布线4.2 明敷于潮湿场所或埋地敷设的金属管布线,应采用水、煤 气钢管明敷或暗敷于干燥场所的金属管布线可采用电线管4.3 三根及以上绝缘导线穿于同一根管时,其总截面积(包括外护层)不应超过管内截面积的40%两根绝缘导线穿于同一根管时,管内径不应小于两根导线外径之和的1.35倍(立管可取1.25倍)4.4 穿金属管的交流线路,应将同一回路的所有相线和中性线(如果有中性线时)穿于同一根管内4.5 不同回路的线路不应穿于同一根金属管内,但下列情况可以除外:(1)电压为50V及以下的回路2)同一设备或同一联动系统设备的电力回路和无防干扰要求的控制回路3)同一照明花灯的几个回路4)同类照明的几个回路,但管内绝缘导线的根数不应多于8根4.6 金属管明敷时,其固定点的间距,不应大于表9.4.6所列数值。

4.7 电线管路与热水管、蒸汽管同侧敷设时,应敷设在热水管蒸汽管的下面有困难时,可敷设在其上面相互间的净距不宜小于下列数值:(1)当管路敷设在热水管下面时为0.20m,上面时为0.30m2)当管路敷设在蒸汽管下面时为0.50m,上面时为1m当不能符合上列要求时,应采取隔热措施对有保温措施的蒸汽管,下下净距均可减至0.20m电线管路与其他管道(不包括可燃气体及易燃、可燃液体管道)的平行净距不应小于0.10m.当与水管同侧敷设时,宜敷设在水管的上面当管路互相交叉时的距离,不宜小于相应上列情况的平行净距4.8 金属管布线的管路较长或有弯时,宜适当加装拉线盒,两个拉线点之间距离应符合以下要求:(1)对无弯的管路,不超过30m2)两上拉线点之间有一个弯时,不超过20m3)两上拉线点之间有两个弯时,不超过15m4)两上拉线点之间有三个弯时,不超过8m当加装拉线盒有困难时,也可适当加大管径4.9 暗敷于地下的管路不宜穿过设备基础,在穿过建筑物基础时,应加保护管保护;在穿过建筑物伸缩、沉降缝时,应采取保护措施4.10 绝缘电线不宜穿金属管在室外直接埋地敷设必要时对于次要用电负荷且线路较短(15m以下),可穿金属管理地敷设,但应采取可靠的防水、防腐蚀措施。

5 硬质塑料管布线5.1 硬质塑料管布线一般适用于室内场所和有酸碱腐蚀性介质的场所,但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不宜采用明敷设建筑物顶棚内,可采用难燃型硬质塑料管布线5.2 硬质塑料管暗敷或埋地敷设时,引出地(楼)面不低于0.50m的一段管路,应采取防止机械损伤的措施5.3 本采用硬质塑料管布线时,绝缘导线在管内的填充率应符合本章第9.4.3条的规定5.4 硬质塑料管明敷时,其固定点间距不应大于表9.5.4所列数值5.5 不同回路的线路穿硬质塑料管,应符合本章第9.4.5条的规定5.6 硬质塑料管布线的管路与热水管、蒸汽管同侧敷设时,应符合本章第9.4.7条的规定5.7 硬质塑料管布线,当管路较长或有弯时,应符合本章第9.4.8条的规定6 半硬塑料管及混凝土板孔布线6.1 半硬塑料管及混凝土板孔布线适用于正常环境一般室内场所,潮湿场所不应采用6.2 半硬塑料管布线应采用难燃平滑塑料管及塑料波纹管建筑物顶棚内,不宜采用塑料波纹管6.3 混凝土板孔布线应采用塑料护套电线或塑料绝缘电线穿半硬塑料管敷设6.4 塑料护套电线及塑料绝缘电线在混凝土板孔内不得有接头,接头应在接线盒内进行6.5 不同回路的线路穿半硬塑料管或混凝土板孔时应符合本章第9.4.5条的规定。

6.6 半硬塑料管布线宜减少弯曲,当线路直线段长度超过15m或直角弯超过三个时,均应装设拉线盒6.7 在现浇钢筋混凝土中敷设半硬塑料管时,应采取预防机械损伤措施7 金属线槽布线7.1 金属线槽布线一般适用于正常环境的室内场所明敷,但对金属线槽有严重腐蚀的场所不应采用具有槽盖的封闭式金属线槽,可在建筑顶棚内敷设7.2 同一回路的所有相线和中性线(如果有中性线时),应敷设在同一金属线槽内7.3 同一路径无防干扰要求的线路,可敷设于同一金属线槽内线槽内电线或电缆的总截面(包括外护层)不应超过线槽内截面的20%,载流导线不宜超过30根控制、信号或与其相类似的线路,电线或电缆的总截面不应超过线槽内截面的50%,电线或电缆根数不限注:①控制、信号等线路可视为非载流导线②三根以上载流电线或电缆槽内敷设,当乘以本规范第8章所规定的载流量校正系数时,电线或电缆根数不限,但其槽内的总截面仍不应超过线槽内截面的20%7.4 电线或电缆在金属线槽内不宜有接头但在易于检查的场所,可允许槽内有分支接头,电线、电缆和分支接头的总截面(包括外护层)不应超过该点线槽内截面的75%7.5 金属线槽布线,路连接、转角、分支及终端处应采用相应的附件。

7.6 金属线槽垂直或倾斜敷设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电线或电缆槽内移动7.7 金属线槽敷设时,吊点及支持点的距离,应根据工程具体条件确定,一般应在下列部位设置吊架或支架:(1)直线段不大于3m或线槽接头处2)线槽首端、终端及进出接线盒0.50m处3)线槽转角处7.8 金属线槽布线,不得在穿过楼板或墙壁等处进行连接7.9 由金属线槽引出的线路,可采用金属管、硬质塑料管、半硬塑料管、金属软管或电缆等布线方式电线或电缆在引出部分不得遭受损伤8 塑 料 线 槽 布 线8.1 塑料线槽布线一般适用于正常环境的室内场所,在高温和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不宜采用8.2 强、弱电线路不应同敷于一根线槽内线槽内电线或电缆的总截面及根数应符合本章第9.7.3条的规定8.3 电线、电缆槽内不得有接头,分支接头应在接线盒内进行9.8.4 塑料线槽敷设时,槽底固定点间距应根据线槽规格而定,一般不应大于表9.8.4所列数值8.5 塑料线槽布线,路连接、转角、分支及终端处应采用相应附件9 地面内暗装金属线槽布线9.1 地面内暗装金属线槽布线,适用于正常环境下大空间且隔断变化多、用电设备移动性大或敷有多种功能线路的场所,暗敷于现浇混凝土地面、楼板或楼板垫层内。

9.2 同一回路的所有导线应敷设在同一线槽内9.3 同一路径无防干扰要求的线路可敷设于同一线槽内线槽内电线或电缆的总截面(包括外护层)不应超过线槽内截面的40%9.4 强、弱电线路应分槽敷设,两种线路交叉处应设置有屏蔽分线板的分线盒9.5 地面内暗装金属槽内,电线或电缆不得有接头,接头应在分线盒或线槽出线盒内进行9.6 线槽在交叉、转弯或分支处应设置分线盒,线槽的直线长度超过6m时,宜加装分线盒9.7 由配电箱、分线箱及接线端子箱等设备引至线槽的线路,宜采用金属管布线方式引入分线盒,或以终端连接器直接引入线槽9.8 线槽出线口和分线盒不得突出地面且应做好防水密封处理9.9 地面内暗装金属线槽布线,在设计时应与土建专业密切配合,以便根据不同的结构型式和建筑布局,合理确定线路路径和设备选型结合实际装修和规定可以得出以下方面要求:一、开关与插座:  开关和插座的安装位置和数量,是布线时应慎重考虑的同一房间的开关或插座高度要一致一般来说开关距地1.4m,插座距地0.3m  一个房间最少要有两个插座插座的数量要有超前的考虑,尽量减少住户以后对接线板的使用当然,位置和数量还得由图纸上家具的布置来决定。

  开关、插座的安装要牢固,要做到盖板端正,表面清洁,要紧贴墙壁,四周无空隙二、厨房与卫生间:  厨房和卫生间由于功能比较特殊,所以布线时要重点考虑厨房的开关插座要避免安在煤气灶周围除了为抽油烟机和冰箱各安装一个插座外,还应留出一到两个插座,以便再增设厨房家电时方便使用  卫生间(带淋浴)的布线要在防水封板之前做完电线要穿管,开关、插座一定要防火,照明要使用防爆灯配有盥洗设备的,最好有一个灯专供洗漱时用另外,还应安装两个插座方便住户使用洗衣机等其他电器三、电源线暗敷施工技术有以下要求:(1)电源线要有护套管.不能直接敷设2)线管要横平竖直.弯头处有弯头套管处理3)不同回路、电压、交流电、直流电不能同穿一根管内4)电源线应用单芯铜线5)电源线截面积不能超出线管的40%.一般15毫米的管径管子,只能穿截面积2.5平方毫米的电线4根6)线管内导线绝缘额定电压不得低于500伏7)线管应在墙表面15毫米深处埋敷8)线管内的电线不能有接头存在,线管连接得加装缩节并用专用黏合剂固定。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