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14年乌鲁木齐主要污染物变化特征分析-农学论文2008-2014年乌鲁木齐主要污染物变化特征分析 摘要:本文利用2008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乌鲁木齐PM10、NO2和SO2每月的污染浓度监测数据,综合分析了乌鲁木齐市区3种大气污染物的污染状况及月变化特征规律结果表明: “煤改气”的实施,使得大气中SO2的浓度明显减少,NO2和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略微下降,乌鲁木齐市环境空气污染程度呈逐年减轻趋势,空气质量得到改善 关键词:乌鲁木齐;主要污染物;月变化特征;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城市空气污染日益严重全国空气质量达不到国家二级标准的重点城市达1/3以上,城市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严重超标,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为欧美发达国家的3 ~ 7倍城市大气污染开始从煤烟型污染特征向机动车尾气型复合污染特征转变近年来,乌鲁木齐市环境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大气污染的形势依然严峻,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本文将根据乌鲁木齐主要污染物浓度时间变化,分析SO2、NO2和PM10浓度的变化规律,得出“煤改气”的实施,有效降低了主要污染物浓度的增加趋势,降低了主要污染物浓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乌鲁木齐的环境空气质量。
1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国内常用的空气污染指标,包括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研究2008—2014年SO2、NO2和PM10的日平均浓度变化所用数据来源于乌鲁木齐市3个监测点,自南向北分别是市收费所、环境监测站和铁路局招待所3个监测点位于乌鲁木齐市不同功能区,代表着各功能区的环境状况 2主要污染物浓度月变化特征 图1为2008—2014年乌鲁木齐市SO2浓度年内和年际变化特征从图中可以看出,SO2浓度存在明显的年内波动,主要在2月份达到月变化最高值,随后逐渐下降,在7月份达到月变化最低值,随后又逐渐上升,即呈“U”型变化特征采暖期(10月至次年4月)SO2浓度较高,且自10月至次年2月SO2浓度迅速上升,在1月或者2月达到最大值,最后在3 ~ 4月迅速下降非采暖期(5 ~ 9月)SO2浓度较低,且月内差异较小年尺度上,2008—2010年,SO2浓度振幅上限和下限较为平稳;而2011—2014年,SO2浓度呈现波动中逐渐下降的变化特征不仅仅表现在年内最大值的减少,还表现在最小值的减少尤其在2014年,SO2浓度全年变化较为平稳,变幅很小。
这表明乌鲁木齐实施“煤改气”后,SO2浓度变化明显,尤其是在2013年5月以后,SO2浓度降低极为明显[1-4] 图2为 乌鲁木齐2008—2014年NO2浓度年内和年际变化特征年内变化上,2008—2012年变化趋势呈“U”型,在2月及其前后达到年内最大值,随后逐渐降低,在6月前后达到最小值,随后又逐渐升高,在次年2月达到最大值2013—2014年,2013年1月达到最大值,随后呈波动性减小的变化特征;分别在2013年8月和2014年11月达到年内最小值,为38.24 μg/m3和31.14 μg/m3可以看出,采暖期NO2浓度相对较大,且变幅较大,非采暖期NO2浓度相对较小,且变幅较小年尺度上,乌鲁木齐NO2浓度总体经历了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过程2008—2011年,NO2浓度总体呈上升趋势,2013—2014年,整体呈明显下降趋势这表明“煤改气”之初,NO2并没有明显降低,2014年后,下降趋势较为明显 图3为 2008—2014年乌鲁木齐市PM10浓度年内和年际变化特征年内变化上,PM10浓度大致也呈现“U”型变化特征,在1月达到年内PM10浓度最大值,随后逐渐降低,在7月或者7月前后PM10浓度达到年内最小值。
可以看出,采暖期PM10浓度相对较大,非采暖期PM10浓度相对较小;且在采暖期PM10浓度变幅较大,非采暖期PM10浓度变幅较小年尺度上,PM10浓度大致先轻微下降后略有上升,之后又下降的变化特征但是,“煤改气”前后PM10浓度总体差异不明显;在2013年和2014年,PM10浓度年内波动相对较小,之前在采暖期和非采暖期波动相对较大 为进一步探究主要污染物浓度的月分布特征,分别对2008—2014年逐月SO2、NO2和PM10污染物浓度数据进行3次方程拟合(图4)可以看出,3种污染物浓度都呈现“U”型分布特征,即年初1 ~ 2月和年末11 ~ 12月污染物浓度较高,在6 ~ 8月污染物浓度较低变幅上,SO2浓度变幅相对较大,其次是PM10浓度,NO2浓度变幅最小 3小结 研究表明,乌鲁木齐实施“煤改气”后,SO2浓度变化明显,尤其是在2013年5月以后,SO2浓度降低极为明显;NO2在“煤改气”之初,并无明显降低,但在2014年,下降趋势明显;PM10浓度总体差异不大对3种主要污染物进行3次方程拟合,均呈现“U”型分布,采暖期污染物浓度较高,非采暖期污染物浓度较低。
SO2浓度变幅相对较大,其次是PM10浓度,NO2浓度变幅最小 “煤改气”的实施,有效降低了主要污染物浓度的增加趋势,降低了主要污染物浓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乌鲁木齐的环境空气质量 参考文献 [1]赵丽莉,魏疆,孙红叶.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物浓度与GDP、耗煤量之间关系探讨[J]. 干旱环境监测,2011,25(1): 9-12. [2]钱翌,巴雅尔塔. 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制研究[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4,27(4):51-55. [3]魏毅,孟亮,李朝阳. 2004—2010 年乌鲁木齐市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2012,28(1):82-85. [4]钱翌,吕爱华,郑春霞,等.乌鲁木齐市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趋势与污染削减总量分析[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5,28(4):69-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