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刘国芳《迷路》阅读答案小说阅读试题解析理解

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7.12KB
约4页
文档ID:244698449
刘国芳《迷路》阅读答案小说阅读试题解析理解_第1页
1/4

刘国芳《迷路》阅读答案小说阅读试题解析理解刘国芳《迷路》阅读答案小说阅读试题解析理解迷路刘国芳我小时候迷过一次路那天我一个人在外面玩我走了很远,来到了一条河堤上但再远,我也认识回家的路,因为这地方我来过,大人带我来过几次,我知道回家的路:沿堤往回走,过一座桥后往左拐,就能走到我住的新大街这样熟的地方我当然不担心迷路在河堤上我没再走,就在河堤上玩差不多是夏天了,美丽的蝴蝶从很远的地方飞来又飞往很美的地方,也有的蝴蝶不再飞往远处了,停下来蝴蝶停下来的地方更美——那是美丽的花丛与蝴蝶一起飞来的还有蜻蜓,它们飞在很高的天空,把天空装点得多彩多姿这是一个很美的夏天,花红草绿,蝴蝶起舞,蜻蜓翩跹一个老人,在我玩着时走了来近了,老人说:“你知道新大街怎么走吗?”我看着老人,点点头,说:“知道,往这边走,过了一座桥后往……”我应该告诉老人往左拐,但话要说出口时,我忽然想骗骗老人——我小时候是个很调皮的孩子,往人水缸里撒过尿,塞过人家的烟囱——这次,我骗起老人来,说:“过了一座桥后往右拐老人丝毫没有怀疑,老人谢过我,蹒跚着走去我在老人走远后笑起来,老人按我指点的方向走,一定会迷路我在堤上玩了一阵,也要回家了。

回家的路我认得:沿堤往回走,过一座桥后往左拐,就能回到家里我按上面的想法往回走很快我走到桥边了,又很快,我过了桥桥那边两条路,往左拐就是回家的路,很快,我走上了这条路但在这条路上走了一阵,我居然看见了老人,她慢慢吞吞地走在我的前面见到老人,我立刻明白我走错了,我告诉过老人让她过了桥往右拐,这是骗她的,现在,我看见了老人,说明我跟老人走在同一个方向我不能跟着老人走我转身往回走,走回到桥边时,我拐进了另一条路但在这条路上走了很久很久,我也没走到我住的新大街,而且越走越陌生,我不知道我走到哪里了,也不知道新大街在哪里我迷路了我后来嘤嘤地哭起来,我要回家,但不知道家在哪里一个大人,过来问我哭什么?我告诉大人,说我迷路了大人让我别哭,然后慢慢诱导我,问我住在哪里我还记得我住在新大街,我告诉了大人大人听了,笑起来,大人说你走反了方向说着大人牵着我,带我回家我回到家后又看见那个老人了,妈妈说那是我外婆外婆也认出了我,她说你指给我的路是错的,你不认识路,你怎么能不迷路呢?我说外婆你怎么知道我指错了路外婆说我过了桥又问了别人,人家告诉我往左边走我明白我为什么会迷路了19.小说的标题“迷路”有什么含义?请结合全文分析。

4分)20.“我明白我为什么会迷路了”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它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21.作者在文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联系全文举例(不少于两个例子)分析4分)22.顽皮的“我”因幼稚懵懂而“迷路”,这能引发你关于社会、人类或生命的怎样的联想?获得怎样的启示?(6分)19.题目“迷路”有双重意义一是“我”想让别人迷路,(1分)结果是“我”迷失了回家的路;(1分)二是“我”迷失了善良本性之路2分)20.(1)言简意赅,蕴含着一个普通而又深刻的道理:迷失良知,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早晚会遭到报应,也告诉我们不要伤害别人,应该保持一颗善良的心2)这句话既照应了开头,使首尾呼应,结构完整,又能唤起读者对小说主题的理性思考,增强小说的感染力21.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作者多处运用对比的写法,如开头写“我”坚信自己,认识回家的路,与后来“我”却迷了路形成对比;“我”骗了问路的老人后得意洋洋地“笑起来”与后来“我”迷了路“嘤嘤地哭”形成了对比;老人向“我”问路,“我”骗了老人与“我”迷了路,大人带我回家形成了对比这些对比鲜明,使原本简单的故事情节显得颇有起伏跌宕如果从其他手法角度去分析,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22.提示:只要是与出于自私、玩弄等不够阳光、健康的欲念,而以害人始以害己终相符的各种现象均可,如美国四处欺压人而陷入恐怖活动的泥潭、人类为满足贪欲肆意掠取资源而陷入环境气候危机等等。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4页 共4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