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科版五下第二单元第2课《用浮的材料造船》课件

水***
实名认证
店铺
PPTX
80.33MB
约18页
文档ID:259332095
教科版五下第二单元第2课《用浮的材料造船》课件_第1页
1/18

2 用浮的材料造船 教科版 五年级下新知讲解竹排泛舟新知讲解 闪闪的红星讲述了潘冬子从七岁到二十二岁的成长故事,塑造了一位爱国、勇敢的少年英雄形象,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学习榜样视频中的潘冬子坐在竹筏上在江中穿行闪闪的红星新知讲解 古人发现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最早的独木舟就是人们利用可以漂浮的树干造出来的但是,独木舟在水中不够稳定,装载的货物也有限,人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独木舟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如果把木头直接放到水中,那么会怎么样呢? 古人发现浮的材料可以造船,独木舟就是来自天然的浮的材料树干,这是浮的材料可以造船的证据,但是独木舟存在着装载量少、不稳定的问题,我们可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新知讲解 竹筏,又称竹排,用竹竿捆扎而成,是有溪水的山区和水乡的水上交通工具,流行于长江南部地区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船舶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一般来说,小筏用58根竹竿,大筏用1116根竹竿一般的竹筏长约三丈,宽数尺新知讲解1设计、制作一个竹筏或木排模型 竹筏是由多根竹竿捆扎而成的,木排是用长木材捆扎而成的,二者都是简易的船竹竿和木材是早期人类在制作中所选用的材料,同学们可以沿着古人的足迹来制作、改造船只。

制作材料:木条或竹竿、绳子、锯制作过程:(1)画出竹筏或木排的设计图2)先将木条或竹竿锯成长短一样的小段,再用绳子将它们捆在一起,做成一个竹筏或木排新知讲解1制作须知:(1)制作的竹筏或木排要能稳定地浮在水面2)制作的竹筏或木排要牢固、不散架设计图 样品新知讲解2测试竹筏的载重量实验材料:竹筏、水槽、螺母实验步骤:(1)将竹筏放入水槽中2)往竹筏上逐个添加螺母,观察能装载几个螺母实验现象:添加一定数量的螺母后,竹筏上的螺母被浸湿了实验结论:竹筏的防水性较差,不能确保承载的物品保持干燥新知讲解3 比较竹筏和独木舟 将竹筏与独木舟进行比较,看看它们有哪些不同独木舟竹筏体积较小较大载重量较小较大稳定性较差较好新知讲解用浮的材料造船用浮的材料造船用浮的材料造船用浮的材料造船新知讲解 竹筏与独木舟相比,有了哪些进步? 竹筏比独木舟更宽、稳定性更好、载重量更大它有效地解决了独木舟不稳定、装载量少的问题,这是一次技术的进步 生活中的竹筏具有以下特点: 1.吃水小,载重量大,可以在浅水中航行 2.稳定性好,行驶平稳安全,不会翻船 3.制作简便,可以就地取材进行制作1新知讲解 竹筏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你打算怎样改进? 竹筏具有容易受潮变湿不能确保乘船者和货物保持干燥,容易出现浸水问题。

可以先给竹筏做防水处理,再把竹筏固定在一起,防止由下往上渗水我打算造一艘防水小船解决这个问题2新知讲解 观看下面的木船,你有什么发现?3摇橹木船 明代宝船的船体长达100多米 摇橹木船和明代宝船已经解决了防水问题,稳定性和载重量都大大提高,尤其是明代宝船的载重量非常大,而且出现了“摇橹”“风帆”等动力系统新知讲解 继续改进自己的竹筏或木排改变外形:对竹竿进行变形处理,让竹竿的两头往上翘增加动力系统:通过给竹筏(木排)模型上安装“橹”或“帆”,改进竹筏(木排)模型的动力系统改进防水:在竹筏的上面增加防水木板或通过给竹筏(木排)模型包裹上一层防水材料(如铝箔),改进竹筏(木排)模型的防水性增大载重量:增加竹竿数量,增大竹筏的底面积课堂练习 判断题1.古代的船都是木材做的,现代的船都是钢铁做的 )2.在中国,商代已造出有舱的木板船,汉代的造船技术更为进步,船上除桨外,还有锚、舵 )3.保持船的平稳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尽量加重货物 )4.古代帆船的动力来源主要是人力 )5.各种不同形状的船,它们在水中行驶时受到的阻力都相同 )6.摇橹木船和宝船虽然有了“橹”“帆”等动力系统,但没有解决防水性差的问题。

)课堂练习 选择题(1)物体在水中有沉浮,下列( )材料在水中是浮的A.石头 B.铁块 C.玻璃 D.泡沫(2)下列木质的船,( )的载重量最大A.木筏 B.竹筏 C.摇橹木船 D.明代宝船(3)在制作竹筏时,如果遇到问题,那么正确的态度应该是( )A.放弃,重新制作一个 B.承认失败C.反思原因,改进方法,解决问题D.不放弃,直接在原有的竹筏上改进,无须画图与讨论(4)根据设计图制作竹筏,属于哪一个过程? ( )A.提出问题 B.明确任务 C.制订方案 D.实施方案DDCD课堂总结 用浮的材料造船 本课通过设计、制作、测量与完善竹筏(木排)模型的过程,体验浮的材料可以制作船,感受浮力同时在改进竹筏(木排)模型以获得更大载重量和稳定性的活动中,认识到相应结构对船的功能的影响板书设计。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