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救器工操作规程(2022年修改版) 自救器工操作规程(2022年修改版) 一、一般规定 第1条 本规程适用于煤矿的自救器工 第2条 自救器管理工应完成下列工作:负责自救器的收发、看管、检查和校验工作 第3条 自救器管理工需要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4条 自救器管理工需要把握以下学问: 1、了解入井人员的有关平安规定 2、必需把握自救器的性能及操作要领 3、了解"一通三防'基本常识 第5条 检查、修理自救器的工作场所应清洁,以避开粉尘、油脂等进入自救器 第6条 自救器工不得把自救器和易燃易爆品放置在一起不得把自救器置于有腐蚀性气体、水蒸气、日光直射或其他热源直接辐射的地方自救器工必需把自救器置于通风良好,干净干燥的地点二、操作 (一)操作预备: 第7条 本工种操作应遵照下列挨次进行: 1、自救器的收发管理:发放一收回一整理 2、使用刁型气密仪检查自救器的操作:检查气密仪一放入自救器一加压观看一填写自救器检查记录表 (二)操作挨次 本工种操作应遵照下列挨次进行: 自救器的收放管理:发放----回收----整理 自救器的检查与验收:验货----检查----入库 (三)操 作: 第8条 自救器的收发管理。
1、按牌发放自救器,发放前要进行封条的检查,保证符合要求发完后将自救器牌挂到相应位置不得借故不发 2、收发自救器时,要轻拿轻放,严禁碰撞;收回的自救器要擦洁净,并进行外观、封条检查,放回原处 3、交回自救器时,发放人员应将其自救器牌还给使用人 4、对收回的自救器,应检查、维护,使其符合规定的要求即:自救器要擦洁净,外观完好、结构完整 5、对当班使用、交回的自救器进行登记对当班使用未交回的自救器要准时汇报 6、对在用的自救器应逐台建账、登卡,即记录自救器的出厂日期、编号、检查日期、检查内容、检查结果、使用者的姓名、开启缘由等 7、交接班时,要把自救器使用状况、损坏程度交接清晰分管的自救器账、卡、物必需相符 第9条 自救器的校验 1、自救器管理工应对新投入使用的自救器进行外观(包括铭牌、出厂日期和标重)、气密性和称重检查,发觉产品不符合标准时,拒绝接收和发放 2、过滤式自救器的称重检查,应使用经过校正误差不超过lg的天平,增重超过l0g的自救器应予报废 3、使用ZJ型气密检查仪检查自救器气密性,根据"使用ZJ型气密仪检查自救器的操作'规定进行,经过检查合格的方可投入使用。
使用ZJ型气密检查仪检查过滤式自救器气密性时,要求在15s内压力计水柱下降不得大于8mm;用60~65℃温水检查时,不得有冒泡漏气现象否则要更换胶圈或进行修理,以保证气密合格 4、在60~65℃温水中进行隔绝式自救器气密性检查时,自救器浸入水中消失连续冒泡,或浸入水中lmin内(10s后开头计数)断续冒泡超过8个的,要准时进行修理1年内,经检查低于8个泡的,可不进行气密性修理;期满l年时,都要准时修理 5、用温水检查自救器后,必需把自救器擦拭洁净 第10条 气密仪的工作压力范围为(480~520)9、81Pa,检查自救器时,可将压力计水柱提高到540mm封压后10s,水柱保持不动时,则认为气密仪调试合格 第11条 将被试自救器放入气密仪的工作室中假如检查过滤式自救器,须预先在工作室里放置随机附带的L形填块 第l2条 盖上气密仪封盖,扣上封压钩,同时按秒表计时,第lOs时,登记压力计水柱高度;第25s时,再次登记压力计水柱高度对于过滤式自救器,假如在最终的l5s内压力计水柱下降不超过8mm,则认为气密合格;超过8mm或压力计水柱高度未达到470mm的,则认为气密不合格。
对于隔离式自救器,假如在最终的15s内压力计水柱下降不超过30mm,则认为气密合格;超过30mm或压力计水柱高度未达450mm,则认为气密不合格 为提高检查速度,封压lOs后,若压力计水柱停留在480mm以上某一高度不动,则认为自救器气密合格,不必再观看后l5s 第13条 气密合格的自救器可以连续使用;气密不合格的自救器不能连续使用 第14条 被检查的自救器应处于气密仪检查场所2h后,才能开头检查,检查时环境温度的波动不应超过2℃ 第l5条 被检查的自救器及气密仪应避开日光直射或靠近暖气等热源,检查场所应尽可能避开有过堂风或受抽、排气设备影响 第16条 被检自救器上的煤粉和脏物应擦掉,不允许煤粉和脏物等落到密封环和托盘上,以保证气密仪系统的牢靠密封 第17条 使用气密仪时,加压(扣封压钩)、卸压(松开封压钩)均应缓慢地进行,切不行猛扣、快放,以防止水溅到工作室里,使机件受损 第18条 自救器检查完后,应马上取出,不行长时间放在气密仪工作室里加压 第19条 若扣上封压钩后,压力计水柱很快下降到400mm以下,说明自救器大漏气;如怀疑气密仪系统本身的气密性,可换用库存不漏气的自救器作对比试验,不行贸然调整气密仪。
第20条 检查自救器时,若发觉压力计水柱有上升现象,说明橡胶密封环质量不好;如在后15s内压力计水柱上上升度超过4mm,则橡胶密封环应予更换 第21条 对气密处于不合格边缘的自救器,应进行复查 第22条 对气密不合格的过滤式自救器,应在经校正误差不超过lg的天平上称重,增重不超过l0g的,密封后可连续使用 第23条 为了查找漏气部位,可用直观方法查找,也可用毛笔沾浓度适当的肥皂水在自救器被加压30~60s后涂抹于可能漏气的部位进行检查,冒泡处即是漏气处此法同样适用于隔离式自救器 第24条 使用气密仪检查隔离式自救器时,假如在后15s内压力计水柱高度下降15~30mm,属小漏气,仍属气密合格,但应将漏气处用锡焊封闭;如在最终l5s内压力计水柱下降30~50mm,属中等漏气,经试验还未失效的,补漏修理后可连续使用三、收尾工作: 第25条 检查、收回自救器后,必需把自救器擦拭洁净 第26条 具体记录校验的自救器的损坏状况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