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沥青下面层AC-25试验段总结

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76KB
约19页
文档ID:386891234
沥青下面层AC-25试验段总结_第1页
1/19

XXX沥青下面层试验路段(桩号 K3+000-K3+200 右侧)总结报告XXX有限责任公司XXX项目经理部2013年 1月 12日目录一、 试验路段概况二、 批准的目标配合比三、 机械设备和人员组成四、 沥青混合料试拌五、 沥青混合料摊铺六、 沥青混合料压实方案七、 下面层松铺系数八、 施工缝处理方法九、 结论和意见-----一、 试验段概况XXX施工桩号 K2+690-K5+913.320, 全长 3.22332 公里机动车道路面结构类型: 1cm厚沥青透层、 稀浆封层 +8cmAC-25C粗粒式沥青砼 + 乳化粘层沥青 +6cmAC-20C中粒式沥青砼 ( SMA改性沥青) +乳化粘层沥青 +4cmAC-13C细粒式沥青砼( SMA改性沥青),试验段桩号K3+000~K3+200长 200m.本次试验段仅施工下面层即厚 8cmAC-25C粗粒式沥青砼 施工日期: 2013 年 1 月 8 日 ~2013 年 1 月 10 日,施工工期3 天施工天气情况:晴,气温: 15 摄氏度,施工最高气温: 18 摄氏度最低气温: 13 摄氏度,风力:小于三级在试铺前,项目部按已编制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制定了实施细则,对车辆与摊铺机进行了防离析技术小改造。

在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原材料的组织进场与检测、混合料配合比的申报、拌和机的调试、试拌岗位责任的明确、施工人员的技术交底、下面层的自检及报检等方面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并在人员组织、机械设备、原材料检测等方面严格按照指挥部和监理组下发的技术性文件及设计要求、交通部颁发《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 JTJF40 2004 )中要求来组-----织施工,以确保沥青下面层的施工质量在指挥部、驻地办、市质检站检测工程师的全过程督导下,经项目部全体员工的努力,于 2013年 1 月 10 日,顺利完成了沥青下面层的试铺工作通过试验段试铺施工,主要确定并检验了采用的施工设备能否满足备料、拌合、摊铺和碾压及施工质量、进度等方面的要求,以及达到规定压实度的压实工艺与压实程序,明确了碾压时间、压实顺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静压与振压最佳遍数、压路机类型组合压路机型号与吨位、压路机振幅、频率与行走的组合等,并确定了沥青下面层松铺系数为沥青下面层大面积施工提供了相应的试验检测数据和依据二、 批准的目标配合比情况目标配合比碎石规格为: 0.075-2.36 、 2.396-4.75 、 4.75-9.5 、 9.5-13.2 、13.2-26.5 ,由项目部统一采购, 规格、级配符合要求, 并经监理验收。

沥青为 AH-70 号 A 级道路进口石油沥青各种原材料性能检测送样各项指标均达到规范要求,并经监理验收最佳沥青用量: 3.8%试验结果符合沥青混凝土规范要求三、 机械设备和人员组成( 1) 使用的主要机械设备和数量序 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 备注号-----1胶轮压路机徐工 XP2061台12T2胶轮压路机徐工 XP3011台15T3双钢轮振动式压DYNAPACC6222 台15T路机4沥青混凝土摊铺B8260GBA2 台15T机5沥青混凝土摊铺ABG86201 台机6沥青洒布车LB-5001 台碎石洒布车JB-2501 台自卸汽车ZQ3240CA10 台洒水车SNJ5105GSS1 台( 2) 人员组成情况及分工职责1、 本次试验路段成立了试验试拌试铺领导小组组长: XXX;副组长: XXX组员: XXX、 XX、XXX、 XXX、 XXX下设: a 封层小组; b 沥青前、后现场小组;c 检测试验小组; d 测量放样小组; e 安全后勤小组2、 现场操作人员名单试验路段组织机构框架试验段施工现场人员一览表序号 姓名 职务 职责1 XXX 项目经理 负责质量、 进度等各项工作管-----理2XXX项目技术总负责技术工作、 协助项目经理工搞好质量、进度3XXX项目副经理负责施工现场的组织、机械、材料、调度4XXX质检员负责现场施工测量检测验收、质量控制5XXX试验工程师负责质量控制、 试验检测项目6XXX测量员负责松铺系数检测7XXX现场工长负责现场施工协调四、 沥青混合料试拌( 1) 拌和机拌合方式在目标配合比的基础上,为决定拌合楼的操作方式(如上料速度、数量、拌合时间、拌合温度等)验证拌合楼生产的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及质量可行性,按目标配合比和拟定的试验路段拌合方式进行了混合料的试拌,对试拌混合料进行了马歇尔试验、抽提试验,通过混合料的试拌,得出一下几项相关数据:拌和机型号: ABH-4200 型上料速度: 1#料 26kg/s , 2#料 32kg/s , 3#料 39kg/s , 4#料 23kg/s ,5#料 24kg/s拌合数量: 2 拌( 3.62T+3.64T ) =7.26T拌合温度:石料温度 175℃;沥青温度 160℃拌合时间: 45 秒-----其中:干拌时间: 6 秒;湿拌时间 39 秒;加料卸料时间:加料顺序: 2#—— 3#—— 4#—— 5#—— 6#—— 1#——矿粉延时,干拌 6 秒再入沥青拌和 39 秒,卸料时间 5 秒。

从以上试拌的数据表明,本拌和站所投入的 ABH-4200 型拌和楼再正常条件下,按照批准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最大生产能力达:340/h 左右,大面积生产平均产量我们将控制在: 300t-320t/h 左右整个试拌及试验段的拌和过程中,我们按以下要求进行混合料生产的:1、 拌和站的调试与标定拌和场场地做好临时防水、防雨、防火等安全措施拌和站采用ABH4200型间歇式沥青混凝土拌和站,经安装调试,拌和楼运行基本正常,能够满足下面层的正常生产, 能够预定控制下面层的正常生产拌和站调试和标定的最主要内容是称量系统的标定 用计量部门提供的标注重量砝码校对拌和站控制室的显示数值以及相应的计算机打印数值当控制室显示的数值与实际计量重量的差值达到设备和设计允许的范围内,拌和站标定的计量设备,才能投入生产否则应调整称量部件和系统的参数,直至达到要求除此之外,拌和站调试还应检测调整个组成部分的电路和机械运转情况,使各部分均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减少后期生产的设备故障率集料温度宜比沥青温度高 10-20 ℃,本次试拌集料温度控制在175℃拌和生产中应注意调整冷料的上料速度,观测干燥筒火焰和负压的关系状况,保持相对稳定的出料温度。

拌和站在冷料上料速度一定的情况下,影响拌和站出料稳定的最主要因素是石料的含水量若石料生产过程中未能充分注意防雨,其石料进场时含水量已变较大,则对拌和站生产的温度控制十分不利因此,在雨季,石料加工的成品在运抵拌和场前应进行防雨覆盖,细集料搭设防雨棚经测量,本次试拌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均在 145℃-165 ℃之间,满足规范要求各种矿料按规格分别堆放,插牌标明,矿粉装入储料仓,防止受潮为保证拌制的沥青混合料质量,冷料仓中的石料不能‘串仓’ 2、 冷料上料速度冷料的上料速度须反复调整,以达到最终生产时,各集料在称量过程中不等料、不溢料,既提高产量又降低成本,施工现场还要做到相对清洁调整冷料上料速度的同时应注意生产成品的级配情况因为拌和站能控制的级配点只有几个,当级配不能充分满足设计要求,又必要重新组织冷料上料程序或骨料重新分级经过试拌调整本拌合楼各冷料上料速度分别为: 见试拌数据3、 拌和温度在导热加温控制管路上沥青温度进行必要的完善对各储罐实行有效温度控制,以保证对生产使用的沥青储存罐具有较强的升温能力,从而保证沥青的送料温度及连续不间断的输送沥青本次试件沥青的加热温度控制在 160℃沥青混合料的试拌温度(℃)沥青加热温度 160℃-----矿料温度175℃混合料出厂温度145℃-165 ℃4、 拌和时间混合料拌和时间应能使集料所有颗粒都能均匀的裹覆上结合料为止,拌和后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粗细料分离和结团成块想象。

沥青混合料拌和 45 秒,其中干拌时间 6 秒,湿拌时间39 秒(矿粉在喷洒沥青前进入干拌) 普通沥青混合料宜随伴随用摊铺前提前 2 小时通知拌和站做好准备工作拌和站在试验室的监控下工作,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不得低于设计图纸中的规定,高于 195℃的沥青混合料应予以废弃5、 拌和站的生产记录为便于全面掌握沥青混合料拌和站的生产情况,拌和站站长应填报拌和站每日生产记录该记录包括生产日期、开停机时间、生产沥青混合料种类、数量、控制室设定值和天气情况、气温情况,石料含水量情况、沥青温度、导热油温度、石料温度、拌和时间、加料、卸料时间,以及生产中断、设备故障原因等生产内容,便于总结经验,做到心中有数,并通过控制室温度,打印沥青及各种矿料的用量和拌和温度通过试拌和整个试验段混合料的生产,拌和生产过程中 6#仓和 5#仓有待料想象 考虑到将 6#仓与 5#仓合并为一个仓后, 对沥青混合料的级配影响很小,即对混合料质量影响很小,为更好提高拌和楼自动化生产的连续性,提高混合料的稳定性及拌和楼生产能力拟将 6#仓-----。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