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开发区分校学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 转型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研究--永和街示例编学号:1444101253853姓名: 班级:13年秋行政管理教学点:开发区 指导老师: 二0一五年六月目录一、前言 1二、转型期社会工作队伍的现状 2(一)转型期中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 2(二)转型期广州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的现状 2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5(一)人才总量不足、素质不高、分布不均 5(二)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低 5(三)人才评价体系不完善 6(四) 岗位设置的制度性缺失 6四、 转型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分析 7(一)转型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7(二)转型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理论分析 8五、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9(一)加强政府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9(二)健全职业体系,完善评价机制 10(三)加强激励保障,激发人才活力 11(四)开发社工岗位,积极吸纳人才 11(五)加大资金投入,提供有力保障 12五、结语 12参考文献 13附录 14一、 前言广州市黄埔区永和街总人数为7.8万人,其中本地户籍人口约1.4万人,外来流动人口约6.4万人,本辖区对象广泛,而且属于农转居地带,居住于永和街辖区四个社区(禾丰、永岗、贤江、新庄)的群体都急需社会工作者的服务。
另外,永和街地属经济开发区,企业云集,吸引了很大一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到此就业生活(外来流动人口约占总人口的82%),“新永和人”到永和之后,现永和街的社工机构有两家,有的社工人才不超过50人,要去服务辖区内7.8万人是远远不够的,这一现状明显的反应和体现了社工人才在现阶段的需求性及其大社会工作是以助人为宗旨,运用专业知识、理论和方法,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的专门工作大力发展社会工作,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在永和片区转型期的背景下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要求“小政府、大社会”,从政府和企业转移出来的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功能需要社会工作者来承接,社会工作者越来越成为城市社会建设、管理和服务的基础环节,承担了越来越多的社会事务而且从中国社会转型带来的深刻变化来看,随着各种社会问题大量涌现,复杂性、多样性明显增强,解决问题的难度不断加大,人们对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服务等专业化社会工作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工作队伍建设显得更为迫切社会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水平直接影响着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品质,关系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1二、 转型期社会工作队伍的现状(一)转型期中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社会工作是在社会矛盾凸显、社会危机加剧、政府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社会结构转型期、危机时期是社会工作发展的良好契机社会工作从最初为贫困者提供服务到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从关注贫困人员问题到关注全民福利,从朴素的社会自治性事务到专门解决各种各样社会问题的一种制度或方法,其发展进程表明,社会经济发展越快,社会工作也越制度化、职业化、专业化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工作发展、建设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战略任务我国正处于社会急剧变革的时期,社会工作也必将进入一个黄金发展阶段目前已有200多所院校开设社会学专业,其中170多所开设本科专业,每年毕业的学生有一万多人在制度建设方面,2006年7月20日,民政部和人事部正式发布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标志着我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的正式建立尽管如此,它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很不适应,有许多方面的问题亟待进一步完善和解决因此,必须从思想上、组织上等多方面着手,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为社会建设提供丰富的人才资源。
二)转型期广州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为了进一步深入分析,更加深入地了解转型期广州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进行资料的采集本次访谈的对象是广州市民政局,调查对象是广州市民政局社工委办公室沈建良主任笔者从走访的民政部门了解到转型期广州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现状的相关资料(详见附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指导思想近年来,广州市各级党委、政府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特别是市委、市政府率先建立市委社工委作为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机构,切实把社会工作人才纳入广州市人才强市战略实施意见、纳入2009年重点人才政策研究制定计划、纳入“南湖百杰”表彰范畴,南湖区还被列为民政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区 2、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分布广泛、志愿者队伍组织网络健全根据调查统计,目前广州市的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约为12668人,其中职业社会工作人员约为5000人,占从业总人数的40%左右大多分布在民政、卫生、司法、教育、残联、工青妇和城市社区中,从事公共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具体见下表)全市的志愿者队伍初步形成了市和县两级建志愿者协会、街道(镇)志愿者服务站、社区(村)志愿者服务点的四级志愿服务组织网络。
目前,全市74个街道(镇)全部建立志愿者服务站,建立城市社区志愿服务点120多个,注册志愿者有15万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和志愿者队伍成为推进我市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 广州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结构分布情况表:项 目数 量(人)所占比例(%)合 计12668性 别男714356.39女552543.61年 龄30岁及以下272821.5331-40岁441134.8241-50岁376329.7051岁及以上176613.94学 历大学本科及以上234818.53大学专科403831.87中专(高中)443935.04初中及以下184314.54人员分布镇(街道)以上政府部门153612.12事业单位482638.09社区246619.46其他384030.31专业结构相近社工专业225717.81职 称高级2531.99中级150211.85初级178714.10工作年限10年及以下634950.1111-20年388630.6721年及以上243319.203、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开始向专业化迈进2008年是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首次考试,广州市民政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安排,给予报销费用和学习时间上的保障,邀请浙江青年政治学院老师举行考前培训,帮助考生把握重点、难点和应试能力。
2008年全市共有103人通过考试并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其中社会工作师13人、助理社会工作师90人)这103人成为我市真正意义上、具有专业知识的首批社会工作者2009年在发挥市委社工办统筹协调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宣传发动,全市报考人数达到549人,同比增长高出全省40个百分点,报考人员范围也扩大到司法、教育、卫生等系统同时,广州市不断加大对社区社会工作者的教育和培训力度,以脱产学习、以会代训等形式,组织开展了十多期社区工作者培训班,培训人数占到了社区工作者总数的98%以上对部分工作出色的社区工作者,被定期分批选送到杭州、宁波等地社区进行挂职交流锻炼4、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立足地方特色广州市作为全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区,近两年来进行了积极探索创新以区委名义出台了加强社会工作人才建设意见,围绕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评价、使用、激励机制为重点,从推进社工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岗位开发、教育培训、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以文件的形式给予了明确全区逐步形成了以96345社区求助服务中心为平台,以党员志愿者服务总站为载体,以党员志愿者队伍为纽带,社区社会工作者为主体的社会工作模式。
三、 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几年来广州市在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但与全国社会工作人才先发地区相比差距较大,总体上处于“非专业化”或“半专业化”状态,基础比较薄弱,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数量、质量,还是制度建设,均存在着诸多问题一)人才总量不足、素质不高、分布不均目前,以广州市5000名职业社会工作人员计算,约占全市516万总人口的0.97‰,持证社工才103人这与其他社会工作发展成熟的国家和地区2‰的比例有很大差距,与中央提出的建立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要求相差甚远同时,在学历、职称方面呈现双低现象,调查发现具有大学本科以上仅占18.53%,初中以下还有14.54%,具有中高级职称才13.85%同时笔者通过访谈发现,目前有一半以上的社会工作者集中在机关和事业单位,偏重于行政管理,与服务对象之间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不是一种专门助人的职业二)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低社会工作作为一种职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对从业人员的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都有较高要求在香港等地区,注册专业社工不仅数量庞大,而且普遍是具有高等学历和受过良好教育与培训的专业人才但从广州现状来看,虽然相近社工专业有17.8%,但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培训,103名持证社工有时也只是潜意识地运用专业方法开展工作。
南湖区作为试点区虽然在专业化职业化方面作了探索,但试点工作还是停留在文件上;虽然也出现了一批有职业化倾向的社会“工作室”和一批新居民协管员队伍,但专业化程度不高三)人才评价体系不完善人事部、民政部在2006年印发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上海、深圳等国内社会工作的先发地区,也已实施了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制度但目前,浙江省在这方面还没有出台相关政策,广州市也尚未制订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激励和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从而造成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对位”不畅:一方面社会工作专业的人难以找到合适岗位,另一方面也使得这些人不愿从事社会工作四)岗位设置的制度性缺失在社会工作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社会工作通常不由政府或企事业单位支撑,主要由大规模的民间社会工作机构承担,目前在香港有四分之三以上的社会工作机构承担了全香港80%的社会服务工作,有4万人在这类机构供职,其中专业社工7600余人深圳市在2007年出台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和《深圳市社会工作专业岗位设置方案》,到去年为止培育了30个民办社工机构,专职社工达到700多名上海也培育了一批专业性或综合性的社工服务机构,已有近2000名社工在这些机构中开展专业服务。
我国除去年民政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关于民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外,还没有国家层面的制度安排,这在一定程度上迟滞了广州市政策出台的步伐而目前广州市的现状也是由政府部门担负社会工作,在很大程度上由行政管理替代了专业社会服务工作,而社会工作岗位却没有设置加之政府向社会民间组织和非营利组织购买社会服务机制的缺失,制约了公益性社会组织和民办社会服务机构的发展,因此,从根本上导致专业社会工作岗位开发的滞后四、 转型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分析(一)转型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近几年以来,广州市在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