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嫉妒心理,,害人害己害人害己范文

艳春1****84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8.84KB
约4页
文档ID:203927616
[嫉妒心理,,害人害己害人害己范文_第1页
1/4

[嫉妒心理,,害人害己害人害己    案例一:邵琼与梁冰是某艺术院校大三的学生,同在一个宿舍生活入学不久,两个人就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邵琼活泼开朗,梁冰性格内向性格上的差异让梁冰渐渐觉得自己就是一只丑小鸭,而邵琼则是一只白天鹅大学三年级,邵琼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服装设计大赛,并得了一等奖,梁冰得知这一消息先是痛不欲生,而后妒火中烧,趁邵琼不在宿舍,将邵琼的参赛作品撕成了碎片邵琼遂将梁冰告上了法庭法院依法判决梁冰向邵琼赔礼道歉,并赔偿其精神损失费3800元,负担全部诉讼费用3550元   引起这场悲剧的根源,关键就是两个字――嫉妒  案例二:高三学生王晶石由于学习成绩好,受到同学马娟的嫉妒在高考前的冲刺阶段,处心积虑的马娟想到了一个影响王晶石学习成绩的办法:她花16元钱买了一瓶硫酸,泼到了同学张静的脸上,造成张静双目失明并毁容原来马娟和张静有矛盾,张静又是王晶石的好朋友,她这样做既报复了张静,又达到了影响王晶石学习的目的但她却没想到自己将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本案中,马娟就是求胜心切,嫉妒心太强,最后冲昏了头脑  嫉妒心理透视:  心理学家认为,嫉妒是一种心理病态嫉妒心理有明确的指向性,嫉妒者往往不择手段采取种种方法打击所嫉妒的对象。

达不到目的则妒火中烧,心情抑郁烦躁  现代身心医学研究揭示,脑和人体免疫系统有密切联系,嫉妒可使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引起人体免疫系统的胸腺、脾、淋巴腺和骨髓的功能下降,造成人体内免疫细胞和免疫球蛋白生成减少,使机体抗感染的能力下降由此可见,嫉妒不仅使精神受到折磨,对身体也是一种摧残另外,嫉妒心强的人,常想方设法阻止他人发展,试图压倒别人长此以往,朋友会越来越少,人际关系也会越来越差  心理导航:如何克服嫉妒心理  1.认清嫉妒的危害  遭别人嫉妒的人自然是痛苦的,嫉妒别人的人一方面影响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因为整日沉溺于对别人的嫉妒之中,没有充沛的精力去思考如何提高自己,恰恰延误了自己的发展,一举多害认清这些是走出嫉妒误区的第一步  2.克服自私心理  嫉妒是个人心理结构中“我”的位置过于膨胀的具体表现总怕别人比自己强,对自己不利因此,要根除嫉妒心理,首先根除这种心态的“营养基”――自私只有驱除私心杂念,拓宽自己的心胸,才能正确地看待别人,悦纳自己,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心底无私天地宽”  3.正确认知  客观公正地评价别人,也要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别人取得了成绩并不等于自己失败了强烈的进取心是人们成功的巨大动力,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个人不可能事事都走在人前。

只要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为自己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就可以避免嫉妒心理的产生  4.将心比心  当嫉妒之火燃烧时,不妨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扪心自问:“假如我是对方又该如何呢?”运用换位思考,可以让自己体验对方的情感,有利于理解别人,有利于抑制不良的心理状态的蔓延,这是避免产生嫉妒心理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5.提高自己  嫉妒的起因就是看不惯别人比自己强如果能够下意识地自觉地集中精力,不断地学习、探索,使自己的知识、技能、身心素质不断得到提高,也可以减少嫉妒的诱因  6.完善个性因素  大凡嫉妒心理极强的人,都是心胸狭隘、多疑多虑、自卑内向、心理素质不好的人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因素,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用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加强修养,克服私心  7.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  在公平、合理基础上的竞争是向上的动力,对手之间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一个人在某个方面的成功,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果自己在某些方面弱于他人,并不表明自己一无是处,关键要学会扬长避短  通过以上的心理调剂,再加上学校老师的正确引导和教育,还有全社会德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我们的心胸和视野随着年龄与阅历的不断丰富而不断开阔,想必一定能够逐步克服嫉妒心理,成为心胸豁达、积极向上的身心健康之人。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