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非经常性损益对上市公司利润质量影响及对策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7.08KB
约6页
文档ID:230887011
非经常性损益对上市公司利润质量影响及对策_第1页
1/6

非经常性损益对上市公司利润质量影响及对策【摘要】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十多年的发展和完善,上 市公司的利润质量状况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众多专家 学者、企业家、政府官员纷纷对利润调节、盈余管理和会计 信息失真等问题展开了研究本文从对非经常性损益的界定 出发,分析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财务业绩的影响,对此提出 非经常性损益管理建议关键词】非经常性损益;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中,会计利润是最有用的指 标,反映着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是投资者评价公司 的经营能力、发展潜力、决定资金投向的主要依据而长期 以来,我国上市公司调节利润粉饰财务报表手法层出不穷, 变化多端,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来调节盈亏更是成为上市公司 粉饰财务状况最主要的手段之一一、非经常性损益的界定(一)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非经常性损益指的是企业在经营期间内一次或偶然发 生并且预见未来不会再次发生的交易或事项非经常性损益 概念的引入,一是有效地防止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操纵利润的 倾向,鼓励上市公司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主营业务和提高企 业核心竞争能力上,促使上市公司的运作更加规范;二是对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经营业绩的评价更加客观和公正。

二)非经常性损益的特征财务会计理论将公司净利润分解为经常性损益和一些 具有偶然性的非经常性损益而非经常性损益必须同时具备 以下特点:1. 不同于公司日常经营活动的交易或事项从公司所处 的经营环境看,特殊性的事项或业务具有高度的反常性,而 且与企业正常典型的活动明显地不相关或仅仅偶然相关如 果产生某项损益的事项或业务是公司持续经营不可或缺的, 则该项损益就不能作为非经常性损益来处理2. 难以在可预见的未来预期会重复同样的交易或事项 非经常性损益的非持续性和偶然性,既不能反映公司真实的 盈利能力,也不能预测公司今后的发展潜力,因此财务报告 中应明确区分给非经常损益与经常性损益,向信息使用者表 明公司核心的持续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3. 根据会计中的重要性原则,损益金额较大的非经常性 项目对于一些明显可归于非经常性项目、但金额较小的损 益,简化起见,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将其视为经常性损益但 是,如果这些损益对公司的主要指标会产生实质性影响时, 应将其视为非经常性损益二、非经常性损益对利润质量的影响(一) 非经常性损益损益对净利润的贡献程度为了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的影响,证监会要求上市 公司对非经常性损益的金额、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 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等指标予以披露。

由于 每个公司的规模不同,在分析非经常性损益的贡献程度时, 使用非经常性损益的贡献率(即非经常性损益贡献率二非经 常性损益/净利润)来进行衡量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的 比重越高,说明对净利润的影响越大,利润结构质量差二) 非经常性损益的内部构成一般非经常性损益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单独进 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 补助、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机构收取的资金占用费、投 资收益、与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相关损益及其他项 目需要说明的是:1、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包括与 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按照一定标准 或定量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2、投以收益:除同公司正经 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 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 收益;3、与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相关损益:同一 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司期初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企 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 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损益三)非经常性损益对利润质量影响分析为了明确上市公司是否有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来进行盈 亏管理,本文通过整理得到以下统计数据:在2009年和2010 年,上交所上市的房地产业上市公司中净利润为负的上市公 司比例分别为6.1%和6. 2%,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亏损的 公司比例为10.6%和18. 5%,其中非经常性损益的金额占净 利润的比重最大的前十位公司中,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呈亏 损的公司比例甚至达到50%和60%o通过表1和表2中2010年和2009年非经常性损益占净 利润比重前10位的公司对比可以知道,2010年的前五位的 公司有四家公司的净利润为正,但是扣除非经性损益的影响 后呈亏损,非经常性损益在这些公司扭亏为盈的过程中起到 了决定性作用;这一现象在2009年也同样明显,前10位公 司中有6家都是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改变了盈亏状态。

从表3中可以看出,2010年中净资产收益率为负的公司 只有运盛实业和上海海鸟,相对而言,净资产收益率小于2% 的微利公司有中江地产、刚泰控股、多伦实业、新梅置业、 大龙伟业,其中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其利润为负的公司有新 梅置业和刚泰控股净资产收益率小于2%的微利公司大部分 都通过非经常性损益调节调节其利润质量,有的甚至改变了 其盈亏状态在54家上市公司中,有些上市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对 净利润的影响为负,说明这些公司并没有期望在这一年度通 过非经常性损益使其利润虚增,例如大龙伟业2010年归属 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为2,871.2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 利润为17,826.4万,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为 -520. 86%,像大龙伟业这样的公司还有天业恒基股份、鲁商 置业股份、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这说明上 市公司应该突出主业,建立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拥 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快速的反映能力三、非经常性损益管理的有关对策(一) 调整非经常性损益确认方法我国目前对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主要体现在对该项目 内涵和外延的一种理解性的规定,而在确认中一般使用列举 法但列举法中,重要的对这些项目的确认、计量、计量时 点以及披露时点和内容等方面都没有进行严格的规定。

只有 在以完善的列举法为基础上,以明确的原则作为补充,才能 在合理规范非经常性损益披露项目、格式等问题的同时,有 效的缩小企业的操纵空间二) 规范非经常性项目的确认和披露自1999年起证监会要求各上市公司在年报中增加披露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并说明扣除项目、涉及 的金额;同时还要求披露“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 益”要求公司在招股说明书、定期报告以及申请发行新股 材料中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内容及金额予以充分披露但经 研究发现部分上市公司存在非经常性损益披露的口径不够 一致,披露的数据不够准确,披露的内容不够充分等问题, 导致无法对非经常性损益的内容进行横向比较,也不利于数 据的统计分析)) 完善会计准则和相关法规财务信息披露依据的是会计制度,健全和完善财务法规 和其他有关的法规,使财务法规尽可能全面、配套、具体并 具有可操作性,避免财务工作者利用漏洞对会计信息进行操 纵,从而影响信息失真参考文献:[1] 孟焰,张莉•对非经常性损益确认与披露问题的探讨 [J].会计研究,2003 (12): 14-18.[2] 梁杰,赵淼.上市公司披露非经常性损益研究[J].财 务月刊,2004(10):22.[3] 李常青,张兆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会计盈余指标 的有用性[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2)[4] 程镇•试析非经常性损益[J].审计月 刊,2006(3)46-47.。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