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语文四年级教案上册经典案例(优秀10篇)

x****3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57.50KB
约49页
文档ID:321571470
语文四年级教案上册经典案例(优秀10篇)_第1页
1/49

语文四年级教案上册经典案例(优秀10篇)四年级语文教案 篇一 《蝴蝶的家》 学问与技能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会认字4个,会写字6个,理解“喧嚷、震撼”等生词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4、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美丽,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接着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实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实力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3、体会比方、拟人等表达方法在课文中的应用积累美丽的词句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策略与方法: 1、抓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合作沟通,读中感悟 教具打算: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激趣,导入新课 1、幻灯片出示蝴蝶图片师:同学们看,图片上是什么呀?看到这些蝴蝶,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呢?生说 2、师:同学们知道蝴蝶的家在哪里吗? 二、初读感知 1、老师配乐示范读课文。

师:在老师范读课文的时候,你可以打开书,从字里行间去感知课文,也可以闭上眼睛静静地想象一下作者所描写的情景,你们打算好了吗? 2、生谈听完后的初步感受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把你认犯难读的此语和同桌多读几遍 (2)自由读课文,留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老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可以结合生活理解,也可以结合文章中的语言理解 4、开火车一人一句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找找生字的形近字,也可以说句子 2、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如“嚷盈”等字 五、拓展延长,积累实践 1、写下你专心感受的体验 2、积累文中自己喜爱的词语或句子 (其次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今日,我们接着学习请同学们仔细 看老师板书。

板书:24、蝴蝶的家)——齐读课题 二、读文感知,提炼重点深化理解,体悟感情 师:同学们,蝴蝶的家在哪里呢?你从文中的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为蝴蝶担忧、焦急的心情 呢?请大家打开书,用你最喜爱的方式细致的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 汇报预设: (第一自然段恶劣自然环境的描写:“天是那样的低沉,云是那样的黑,雷、电、雨、风…… 难为蝴蝶吗?”)——出示课件 1、理解“喧嚷”、“震撼”的意思,体会感情 ①同学们什么是喧嚷?什么地方是喧嚷的?这些地方怎么样?这里是谁在喧嚷呢?“雨点密集地喧嚷着”作者是把雨点当成什么了? 这里作者运用拟人的写法,形象地说明白风雨交加的喧闹场面 ②震撼:那么什么是震撼呢?这又是一种怎样的场面呢?(出示视频)看了这样的场面,你的心里怎样?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你感受到作者什么心情?(担忧、焦急)这种担忧,焦急更让我们体会到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导朗读) 2、体会蝴蝶的柔弱 过渡语:当轰隆隆的雷声在耳边响彻,当闪电咔嚓咔嚓地照亮漆黑的夜空,黑云在低沉的天空中翻着跟头,风又在疯狂地吹着哨子。

这样糟糕的天气,你觉得蝴蝶能受得了吗? (1)学生汇报(预设“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快,……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出课件 从这段话,你能体会到蝴蝶怎么样?——相机指导朗读 (2)这样轻快、纤巧、柔弱无助的蝴蝶,在风雨中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学生自由说) 翅膀会被雨点打湿 会被风吹得不知所终 彩粉会被雨水冲刷,失去原有的漂亮 沾上泥污,摔在地上,再也无法飞起来 (3)是啊!这轻快的、素洁的蝴蝶,它们是多么的弱不禁风啊!同学们,说到这里,老师都无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样的……(焦急)你们心里焦急吗? (4)(出课件)指导朗读(读出心急如焚的语气) 3、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为蝴蝶担忧,焦急呢? 学生汇报(预设:第三、四自然段) (1)作者猜想蝴蝶的家在哪里呢?(屋宇、麦田、松林、园中之花、老树干、桥下、树叶下面……) 下雨的时候,蝴蝶真是躲在这里吗?(不是)师引读 作者谈到了这么多地方,又说都没有见到蝴蝶,说明作者平常怎么样? (2)作者一个个猜想,又一次次否定,蝴蝶的家究竟在哪里呢?作者真为蝴蝶(焦急),这也让我们再一次体会到了作者对幼小生命的关爱。

4、蝴蝶究竟有没有家呢?课文中是怎样描述的呢? (1)学生汇报:(预设:一个女孩对我说:“雨后,蝴蝶就会重新出来,在阳光里飞,…………肯定是这样的 (2)小女孩连用了三个“肯定”,说明白什么?(说明白孩子们对蝴蝶的家的想象是确信不疑的——引读第5自然段 三、点明主旨 学到这里,你觉得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板书:关爱生命) 师生齐读“它们的家肯定漂亮而香甜,……肯定是这样的表达对蝴蝶的祝福 四、总结升华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读书、一起思索和沟通,在我们的探究即将告一段落的时候,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呢? 生畅谈感受预设如下: (1)我感受到了作者很为雨天的蝴蝶焦急的心情 (2)我也为蝴蝶焦急,下雨的时候,它们要是没有地方避雨,多么危急呀! (3)没有找到蝴蝶的家,我感到有些悲观……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老师知道,你们也都有一颗关爱之心,也都有着自己美妙的想法课下,请同学们把你们美妙的想法写下来最终,让我们共同祝福蝴蝶都能找到漂亮而香甜的家 四年级语文教案 篇二 《风筝》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局别肯定的阅读方法与阅历,思维方式处在详细形象的事物中,但对于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体会内心活动有肯定的难度。

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以角色体验的形式品读词语,使学生能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2个生字;读准平舌音“村”、“丧”和多音字“磨”、“坊”的读音;正确读写“细心、希望、依旧”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里做风筝,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 1、正确美观地书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里做风筝,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教学打算】 1、课件 2、学生亲自体验一次放风筝的过程 3、搜集风筝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唤醒情感,引入课题 1、出示风筝:同学们看,这是什么?我们一起来写写这两个字板书:风筝) 2、沟通风筝的资料你对风筝有哪些了解? 3、唤起情感,联系生活,谈谈自己放风筝的情景、感受 4、齐读课题是呀,放风筝是多么快乐的事呀!让我们带着美妙的回忆再来读读课题。

生带着感受读课题 5、过渡:真好!有一群孩子和我们一样,童年的欢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贾平凹的这篇《风筝》,一起共享他们的欢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明确读书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留意:除了要把生字,词语的语音读准外,还要把课文读正确,遇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要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 (1)出示: 细心 希望 向往 依旧 舍命 奔跑 村里 抖动 踪影 找寻 磨坊 接着 田埂 凌空飞起 大惊失色 千呼万唤 没精打采 半沉半浮 翩翩飘舞 歇不下来 ①开火车读,重点指导平舌音:“村、丧” ②出示词语“磨坊”,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读准词语中的“磨”和“坊”两个多音字 ③学生汇报课前查字典的结果,弄清读音出示:两个字的两种读音) ④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词语,现在请你们想一想,刚才你们自学课文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特殊难读的句子呢?我们来沟通一下吧 a.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飘舞着,我们愉快地喊叫着,在田野里舍命地奔跑 b.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c.我们没精打采地坐在田埂上,一抬头,望见远远的水面上半沉半浮着一个巨大的木轮,不停地转着,将水扬起来,半圈儿水在闪着白光 3、检查课文朗读状况 读得真不错,接下来,就让我们把课文连起来开火车读一读其他同学仔细听,他们读得是否正确 4、整体感知 这篇课文特别长,但大家都读得很正确,说明大家在自学课文的时候很仔细,接下来请大家再读读课文,这回读的时候,请大家边读边想:(课件出示: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终又写了什么?) 5、指名说课文先写了做风筝,再写了放风筝,最终写了找风筝) 6、小结:大家读课文很仔细,课文就是按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这样的依次来写的课文是怎样来写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经过,以及当时我们是怎样的心情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下面我们一起来写写生字 三、指导书写 1、出示课后田字格中要求会写的12个生字 2、学生自由读,齐读 3、你认为哪些字最难写,谁来提示大家留意?生说 4、师重点指导“丧、磨”丧”字下面没有一撇 5、生描红,写一写 6、展示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

四、课后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相识了课文中的生字词挚友,还知道了课文是按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依次来写的下节课,我们再来感受风筝带给我们的欢乐吧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书写本课生字词 其次课时 【课时目标】 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理解“向往、依旧、大惊失色、没精打采”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抓住文中描写心情的词、句体会放风筝经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心情起伏改变 【教学难点】在理解孩子们的心情改变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的改变写详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第1。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