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项目八 车轮制动器的检查与调整(沐风书苑)

pu****.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8.77MB
约80页
文档ID:578201735
项目八 车轮制动器的检查与调整(沐风书苑)_第1页
1/80

项目八、检查与调整车轮项目八、检查与调整车轮(盘式和鼓式)制动器(盘式和鼓式)制动器 1课堂用 1 1.知识目标.知识目标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掌握车轮制动器的结构、类型;(2)掌握车轮制动器的工作原理;(3)熟悉车轮制动器日常维护、一级维护及二级维护的作业内容;(4)掌握车轮制动器的检修方法2课堂用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能够熟练拆装车轮制动器;(2)能够对车轮制动器进行外观检查及解体检查;(3)能够正确判断车轮制动器的常见故障并给予解决2 2.能力目标.能力目标3课堂用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5S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2)劳动保护与安全操作 安全文明生产,保证工具、设备和自身安全;(3)环境保护 废弃轮胎及平衡块报废后应妥善收集、保存;(4)团队协作 能与任务小组同学高效协作,共同完成任务;(5)组织沟通能力 能与同学及老师有效沟通;(6)规范 拆装工艺合理,操作规范3 3.素质目标.素质目标4课堂用 相关知识相关知识 5课堂用 (一)鼓式车轮制动器(一)鼓式车轮制动器n一般内张型鼓式车轮制动器都采用带摩擦片的制动蹄作为固定元件固定元件位于制动鼓内部的制动蹄在一端承受促动力时,可绕其另一端的支点向外旋转,压靠到制动鼓(旋转元件)内圆面上,产生摩擦力矩(制动力矩)进行制动。

6课堂用 (一)鼓式车轮制动器(一)鼓式车轮制动器n根据制动过程中两制动蹄产生制动力矩的不同,根据制动过程中两制动蹄产生制动力矩的不同,鼓式车轮制动器可分为鼓式车轮制动器可分为n领从蹄式领从蹄式n双领蹄式双领蹄式n双向双领蹄式双向双领蹄式n双从蹄式双从蹄式n单向自增力式单向自增力式n双向自增力式双向自增力式7课堂用 8课堂用 1.轮缸式制动器n领从蹄式制动器领从蹄式制动器n增势与减势作用增势与减势作用n汽车前进时制动鼓旋转方向(制动鼓正向旋转)如汽车前进时制动鼓旋转方向(制动鼓正向旋转)如图中箭头所示,沿箭头方向看去,制动蹄图中箭头所示,沿箭头方向看去,制动蹄1的支承点的支承点3在起前端,制动轮缸在起前端,制动轮缸6所施加的促动力作用于其后所施加的促动力作用于其后端,因而该制动蹄张开时的旋转方向与制动鼓的旋端,因而该制动蹄张开时的旋转方向与制动鼓的旋转方向相同具有这种属性的制动蹄称为转方向相同具有这种属性的制动蹄称为领蹄领蹄n制动蹄制动蹄2的支承点的支承点4在后端,促动力加于其前端,其在后端,促动力加于其前端,其张开时的旋转方向与制动鼓的旋转方向相反具有张开时的旋转方向与制动鼓的旋转方向相反。

具有这种属性的制动蹄称为这种属性的制动蹄称为从蹄从蹄 9课堂用 制动受力分析n制动时,领蹄制动时,领蹄1和从蹄和从蹄2在相等的促动力在相等的促动力FS的作用下,分的作用下,分别绕各自的支承点别绕各自的支承点3和和4旋转到紧压在制动鼓旋转到紧压在制动鼓5上n旋转着的制动鼓即对两制动蹄分别作用着法向反力旋转着的制动鼓即对两制动蹄分别作用着法向反力N1和和N2,以及相应的切向反力,以及相应的切向反力T1和和T2(这里法向反力(这里法向反力N和切向和切向反力反力T均为分布力的合力)均为分布力的合力)n两蹄受到的这些力分别被各自的支点两蹄受到的这些力分别被各自的支点3和和4的支承反力的支承反力S1和和S2所平衡由图可见,领蹄上的切向合力所平衡由图可见,领蹄上的切向合力T1的作用结果的作用结果是使领蹄是使领蹄1在制动鼓上压得更紧,即力在制动鼓上压得更紧,即力N1变得更大,从而变得更大,从而使使T1也更大这表明领蹄具有也更大这表明领蹄具有“增势增势”作用n切向合力切向合力T2则使从蹄则使从蹄2有放松制动鼓的趋势,即有使有放松制动鼓的趋势,即有使N2和和T2本身减小的趋势故从蹄具有本身减小的趋势故从蹄具有“减势减势”作用。

作用10课堂用 特点特点n由于领蹄和从蹄所受的法向反力不等,在两蹄摩擦由于领蹄和从蹄所受的法向反力不等,在两蹄摩擦片工作面积相等的情况下,领蹄摩擦片上的单位压片工作面积相等的情况下,领蹄摩擦片上的单位压力较大,因而磨损较严重为了使领蹄和从蹄的摩力较大,因而磨损较严重为了使领蹄和从蹄的摩擦片寿命相近,有些领从蹄式制动器,其领蹄摩擦擦片寿命相近,有些领从蹄式制动器,其领蹄摩擦片的周向尺寸设计的较大但这样将使两蹄的摩擦片的周向尺寸设计的较大但这样将使两蹄的摩擦片不能互换,从而增加了零件品种数和制造成本片不能互换,从而增加了零件品种数和制造成本n领从蹄式制动器的制动鼓所受到的来自两蹄的法向领从蹄式制动器的制动鼓所受到的来自两蹄的法向反力反力N1和和N2不相平衡,则两蹄法向力之和只能由车不相平衡,则两蹄法向力之和只能由车轮轮毂轴承的反力来平衡,这就对轮毂轴承造成了轮轮毂轴承的反力来平衡,这就对轮毂轴承造成了附加径向载荷,使其寿命缩短凡制动鼓所受来自附加径向载荷,使其寿命缩短凡制动鼓所受来自两蹄的法向力不能互相平衡的制动器两蹄的法向力不能互相平衡的制动器称为非平衡式称为非平衡式制动器 11课堂用 制动蹄的支承方式制动蹄的支承方式n制动蹄的支承方式可分为固定式和浮动式两种。

制动蹄的支承方式可分为固定式和浮动式两种n固定式支承是把蹄的一端套在或顶在支承销上,只能固定式支承是把蹄的一端套在或顶在支承销上,只能绕支承销摆转,只有一个自由度如果摩擦表面的几绕支承销摆转,只有一个自由度如果摩擦表面的几何形状加工不正确,摩擦片只能部分的和制动鼓表面何形状加工不正确,摩擦片只能部分的和制动鼓表面接触n浮动式支承蹄的支承端呈弧形,支靠在制动底板上的浮动式支承蹄的支承端呈弧形,支靠在制动底板上的支承块支承块2上,需用两个回位弹簧来拉紧定位它可使上,需用两个回位弹簧来拉紧定位它可使整个制动蹄向鼓的方向张开,又可沿支承块的支承平整个制动蹄向鼓的方向张开,又可沿支承块的支承平面(图中垂直方向)有一定量的滑移,它具有两个自面(图中垂直方向)有一定量的滑移,它具有两个自由度12课堂用 制动蹄的支承方式制动蹄的支承方式n优点是:在制动时,蹄与鼓可以自动定心,保优点是:在制动时,蹄与鼓可以自动定心,保证两者有可能全面贴合浮动式支承可以省掉证两者有可能全面贴合浮动式支承可以省掉一个调整点,调整蹄鼓间隙时,需踩下制动踏一个调整点,调整蹄鼓间隙时,需踩下制动踏板使蹄贴合在鼓上,转动轮缸端的调整机构使板使蹄贴合在鼓上,转动轮缸端的调整机构使蹄与鼓能刚脱离接触即可。

为了防止不制动时蹄与鼓能刚脱离接触即可为了防止不制动时蹄片滑移,多把轮缸布置在相当于时钟的三时蹄片滑移,多把轮缸布置在相当于时钟的三时和九时的位置上此种结构在小型汽车的制动和九时的位置上此种结构在小型汽车的制动器上广泛地使用器上广泛地使用13课堂用 双领蹄式制动器双领蹄式制动器n在制动鼓正向旋转时,两蹄均为领蹄的制动器称为双领蹄式制动器14课堂用 双领蹄式制动器双领蹄式制动器n双领蹄式制动器与领从蹄式制动器在结构上主要有两点不同,一是双领蹄式制动器的两制动蹄各用一个单活塞式轮缸,而领从蹄式制动器的两蹄共用一个双活塞式轮缸;二是双领蹄式制动器的两套制动蹄、制动轮缸、支承销在制动底板上的布置是中心对称的,而领从蹄式制动器中的制动蹄、制动轮缸、支承销在制动底板上的布置是轴对称布置的15课堂用 双向双领蹄式制动器双向双领蹄式制动器n双向双领蹄式制动器在结构上有三个特点,n一是采用两个双活塞式制动轮缸;n二是两制动蹄的两端都采用浮式支承,且支点的周向位置也是浮动的;n三是制动底板上的所有固定元件;如制动蹄、制动轮缸、回位弹簧等都是成对的,而且既按轴对称,又按中心布置对称16课堂用 17课堂用 双从蹄式制动器双从蹄式制动器n前进制动时两制动蹄均为从蹄的制动器称为双从蹄式制动器。

18课堂用 这种制动器与双领蹄式制动器结构很相似,二者的差异只在于固定元件与旋转元件的相对运动方向不同19课堂用 n特点:虽然双从蹄式制动器的前进制动效能低于双领蹄式和领从蹄式制动器,但其效能对摩擦系数变化的敏感程度较小,即具有良好的制动效能稳定性20课堂用 单向自增力式制动器单向自增力式制动器 n第一制动蹄1和第二制动蹄2的下端分别浮支在浮动的顶杆6的两端制动器只在上方有一个支承销4不制动时,两蹄上端均借各自的回位弹簧拉靠在支承销4上n不制动时,两蹄上端均借各自的回位弹簧拉靠在支承销4上21课堂用 n倒车制动时,第一制动蹄上端压靠支承销不动此时第一制动蹄虽然仍是领蹄,且促动力FS1仍可能与前进制动时的相等,但其力臂却大为减小,因而第一制动蹄此时的制动效能比一般领蹄的制动效能低得多第二制动蹄则因未受促动力而不起制动作用故此时整个制动器的制动效能甚至比双从蹄式制动器的制动效能还低22课堂用 双向自增力式制动器双向自增力式制动器 n制动鼓正向和反向旋转时均能借蹄鼓间的摩擦起自增力作用它的结构不同于单向自增力式制动器之处主要是采用双活塞式制动轮缸4,可向两蹄同时施加相等的促动力FS23课堂用 n制动鼓正向(如箭头所示)旋转时,前制动蹄1为第一制动蹄,后制动蹄3为第二制动蹄,制动鼓反向旋转时则相反。

由图可见,在制动时,第一制动蹄只受一个促动力FS,而第二制动蹄则有两个促动力FS和S,且S>FS考虑到汽车前进制动的机会远多于倒车制动,且前进制动时制动蹄工作负荷也远大于倒车制动,故后蹄3的摩擦面积做得较大24课堂用 制动器归纳制动器归纳 n就制动效能而言,在基本结构参数和轮缸工作压力相同的条件下,自增力式制动器由于对摩擦助势作用利用得最为充分而居榜首,以下依次为双领蹄式、领从蹄式、双从蹄式但蹄鼓之间的摩擦系数本身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随制动鼓和摩擦片的材料、温度和表面状况(如是否沾水、沾油、是否有烧结现象等)的不同可在很大范围内变化25课堂用 制动器归纳制动器归纳 n自增力式制动器的制动效能对摩擦系数的依赖性最大,因而其制动效能的稳定性最差此外,在制动过程中,自增力式制动器制动力矩的增长在某些情况下显得过于急速双向自增力式制动器多用于轿车后轮,原因之一是便于兼充驻车制动器单向自增力式制动器只用于中、轻型汽车的前轮,因倒车制动时对前轮制动器制动效能的要求不高26课堂用 制动器归纳制动器归纳 n双从蹄式制动器的制动效能虽然最低,但却具有最良好的制动效能稳定性,因而还是有少数华贵轿车为保证制动可靠性而采用(例如英国女王牌轿车)。

领从蹄式制动器发展较早,其制动效能及其稳定性均居于中游,且有结构较简单等优点,故目前仍广泛应用于各种汽车27课堂用 2.凸轮式制动器.凸轮式制动器主要用于货车气压制动系统主要用于货车气压制动系统由于凸轮的工作表面轮廓中心对称,且凸轮只能绕固定的轴线转动而不能移动,故当凸轮转过一定的角度时,两蹄张开的位移是相等的在蹄与鼓之间摩擦力的作用下,前蹄(助势蹄)力图离开制动凸轮,而后蹄(减势蹄)却更加靠紧制动凸轮,造成凸轮对助势蹄的张开力小于减势蹄从而使两蹄所受到的制动鼓的法向反力近似相等但由于这种制动器结构上不是中心对称,两蹄作用于制动鼓的法向等效合力虽然大小近似相等,但其作用线存在一不大的夹角而不在一直线上,不可能相互平衡故这种制动器仍是非平衡式的动画演示动画演示28课堂用 29课堂用 (二)盘式车轮制动器(二)盘式车轮制动器30课堂用 n盘式制动器摩擦副中的旋转旋转元件元件是以端面工作的金属圆盘,被称为制动盘31课堂用 n其固定元件一类是工作面积不大的摩擦块与其金属背板组成的制动块,每个制动器中有2~4个这些制动块及其促动装置都装在横跨制动盘两侧的夹钳形支架中,总称为制动钳32课堂用 (二)盘式车轮制动器(二)盘式车轮制动器n另一类固定元件的金属背板和摩擦片也呈圆盘形,制动盘的全部工作面可同时与摩擦片接触,这种制动器称为全盘式制动器。

全盘式制动器只有少数汽车(主要是重型汽车)将其作为车轮制动器 33课堂用 n钳盘式制动器过去只用作中央制动器,但目前越来越多地被各级轿车和货车用作车轮制动器34课堂用 定钳盘式制动器定钳盘式制动器n跨置在制动盘上的制动钳固定安装在车桥上,它既不能旋转也不能沿制动盘轴线方向移动,其内的两个活塞分别位于制动盘的两侧35课堂用 n制动时,制动油液右制动总泵(制动主缸)经进油口进入钳体中两个相通的液压腔中(相当于制动轮缸),将两侧的制动块压向与车轮固定连接的制动盘,从而产生制动力36课堂用 浮钳盘式制动器浮钳盘式制动器n制动钳体2通过导向销6与车桥7相连,可以相对于制动盘1轴向移动制动钳体只在制动盘的内侧设置油缸,而外侧的制动块则附装在钳体上37课堂用 n制动时,来自制动总泵的液压油通过进油口5进入制动油缸,推动活塞及其上的制动块向右移动,并压到制动盘上,于是制动盘给活塞一个向左的反作用力,使得活塞连同制动钳制动钳体整体沿销钉向左移动,直到制动盘右侧的制动块也压到制动盘上此时,两侧的制动块都压在制动盘上,夹住制动盘使其制动38课堂用 盘式制动器特点盘式制动器特点n浮钳盘式制动器具有热稳定性和水稳定性均好的优点,此外结构简单、造价低廉。

浮钳的结构还有利于整个制动器靠近车轮轮辐布置,使转向主销的小端点外移,实现负的偏移距(即指主销地点在车轮接地点的外侧),提高汽车抗制动跑偏能力 39课堂用 制动盘结构制动盘结构n桑塔纳轿车前轮制动器的制动盘有两种型式:桑塔纳LX型轿车采用实心式制动盘,特点是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质量轻;40课堂用 桑塔纳2000型轿车采用的是通风式制动盘,它有更好的散热效果,进一步提高了热稳定性劣质通风制动盘正常零件41课堂用 制动器归纳制动器归纳n一般无摩擦助势作用,因而制动器效能受摩擦系数的影响较小,即效能较稳定;浸水后效能降低较少,而且只须经一两次制动即可恢复正常;在输出的制动力矩相同的情况下,尺寸和质量一般较小;制动盘沿厚度方向的热膨胀量极小,不会象制动鼓那样热膨胀使制动器间隙明显增加而导致制动踏板行程过大;较容易实现间隙自动调整,维护也较简便42课堂用 制动器归纳制动器归纳n盘式制动器的不足之处是效能较低,故液压制动系的促动管路压力较高,一般要用伺服装置 43课堂用 任务一:盘式制动器的检查与调整任务一:盘式制动器的检查与调整 n1.制动盘厚度的检查.制动盘厚度的检查n制动盘使用磨损会使其厚度减小,厚度过小会制动盘使用磨损会使其厚度减小,厚度过小会引起制动踏板振动、制动噪声及颤动。

引起制动踏板振动、制动噪声及颤动n检查制动盘厚度时,可用游标卡尺或千分尺直检查制动盘厚度时,可用游标卡尺或千分尺直接测量桑塔纳轿车前制动盘标准厚度为接测量桑塔纳轿车前制动盘标准厚度为10mm,使用极限为,使用极限为8 mm,超过极限尺寸时,超过极限尺寸时应予更换应予更换44课堂用 45课堂用 任务一:盘式制动器的检查与调整任务一:盘式制动器的检查与调整 n2.制动盘端面圆跳动的检查.制动盘端面圆跳动的检查n制动盘端面圆跳动过大会使制动踏板抖动或使制动盘端面圆跳动过大会使制动踏板抖动或使制动衬片磨损不均匀制动衬片磨损不均匀46课堂用 检查制动盘端面圆跳检查制动盘端面圆跳动可用百分表进行动可用百分表进行轴向跳动量应不大于轴向跳动量应不大于0.06mm不符合要不符合要求可进行机加工修复求可进行机加工修复(加工后的厚度不得(加工后的厚度不得小于小于8 mm)或更换47课堂用 任务一:盘式制动器的检查与调整任务一:盘式制动器的检查与调整 n3.制动块厚度的检查制动块厚度的检查 n制制动动块块厚厚度度的的检检查查如如图图所所示示若若制制动动块块已已拆拆下下,,可可直直接接用用游游标标卡卡尺尺测测量量。

制制动动块块摩摩擦擦片片的的厚厚度度为为14mm ((不不包包括括底底板板)),,使使用用极极限限为为7mm若若车车轮轮未未拆拆下下,,对对外外侧侧的的摩摩擦擦片片,,可可通通过过轮轮辐辐上上的的检检视视孔孔,,用用手手电电筒筒目目测测检检查查内内侧侧摩摩擦擦片片,,利用反光镜进行目测利用反光镜进行目测48课堂用 制动块厚度(衬片+制动块钢背)标准:15mm极限:7mm49课堂用 n制动摩擦片q半金属摩擦片q磨损指示n切槽n金属针——〉指示灯n金属片——〉响声50课堂用 盘式制动组件磨损指示1n n金属片金属片——〉〉响声响声51课堂用 52课堂用 盘式制动组件磨损指示2n nECU——〉〉指示指示53课堂用 制动片就车检查54课堂用 任务一:盘式制动器的检查与调整任务一:盘式制动器的检查与调整 n4.制动器间隙的调整制动器间隙的调整 n n制动过程中,制动块与制动盘间存在着相对的制动过程中,制动块与制动盘间存在着相对的运动,两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磨损,制动盘、制运动,两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磨损,制动盘、制动块磨损后,制动器的间隙会增大,制动时活动块磨损后,制动器的间隙会增大,制动时活塞的行程增加,制动器开始起作用的时间滞后,塞的行程增加,制动器开始起作用的时间滞后,制动效果下降。

因此,制动器的间隙应随时调制动效果下降因此,制动器的间隙应随时调整55课堂用 任务一:盘式制动器的检查与调整任务一:盘式制动器的检查与调整 n4.制动器间隙的调整制动器间隙的调整 n n矩形密封圈矩形密封圈矩形密封圈矩形密封圈3 3嵌在制动轮缸的矩形槽内,密封圈内圆嵌在制动轮缸的矩形槽内,密封圈内圆嵌在制动轮缸的矩形槽内,密封圈内圆嵌在制动轮缸的矩形槽内,密封圈内圆与活塞外圆配合较紧,制动时活塞与活塞外圆配合较紧,制动时活塞与活塞外圆配合较紧,制动时活塞与活塞外圆配合较紧,制动时活塞1 1被压向制动盘,被压向制动盘,被压向制动盘,被压向制动盘,密封圈发生了弹性变形;密封圈发生了弹性变形;密封圈发生了弹性变形;密封圈发生了弹性变形;n n解除制动时,密封圈要恢复原状,于是将活塞拉回原解除制动时,密封圈要恢复原状,于是将活塞拉回原解除制动时,密封圈要恢复原状,于是将活塞拉回原解除制动时,密封圈要恢复原状,于是将活塞拉回原位当制动盘与制动块磨损后,制动器的制动间隙增位当制动盘与制动块磨损后,制动器的制动间隙增位当制动盘与制动块磨损后,制动器的制动间隙增位当制动盘与制动块磨损后,制动器的制动间隙增大,若间隙大于活塞的设置行程大,若间隙大于活塞的设置行程大,若间隙大于活塞的设置行程大,若间隙大于活塞的设置行程δ δ时,活塞在制动液时,活塞在制动液时,活塞在制动液时,活塞在制动液压力的作用下,克服密封圈的摩擦阻力而继续前移,压力的作用下,克服密封圈的摩擦阻力而继续前移,压力的作用下,克服密封圈的摩擦阻力而继续前移,压力的作用下,克服密封圈的摩擦阻力而继续前移,直到实现完全制动为止。

直到实现完全制动为止直到实现完全制动为止直到实现完全制动为止n n解除制时,由于密封圈弹性变形量的限制,密封圈将解除制时,由于密封圈弹性变形量的限制,密封圈将解除制时,由于密封圈弹性变形量的限制,密封圈将解除制时,由于密封圈弹性变形量的限制,密封圈将活塞拉回的距离小于活塞前移的距离,则活塞与密封活塞拉回的距离小于活塞前移的距离,则活塞与密封活塞拉回的距离小于活塞前移的距离,则活塞与密封活塞拉回的距离小于活塞前移的距离,则活塞与密封圈之间这一不可恢复的相对位移便补偿了过量的间隙圈之间这一不可恢复的相对位移便补偿了过量的间隙圈之间这一不可恢复的相对位移便补偿了过量的间隙圈之间这一不可恢复的相对位移便补偿了过量的间隙56课堂用 57课堂用 任务二:鼓式车轮制动器检修任务二:鼓式车轮制动器检修n A.A.制动鼓的检修制动鼓的检修 n 车轮制动主要是由制动鼓与摩擦片相互摩擦产生制动力而迫使车辆减速和停车,由于长期使用,使制动鼓磨损,造成制动鼓失圆、工作面出现沟槽等,且在汽车制动时,发生跑偏、响声或抖动现象所以制动鼓的工作表面必须平整光滑与摩擦片贴合,符合技术标准58课堂用 n 用直观及敲击检查制动鼓应无裂纹,否则换用新件,用弓形内径规或百分表检测制动鼓的磨损和圆度误差检测方法如图,制动鼓内圆面的圆度误差不得大于0.125mm,并无明显的沟槽,否则,应对制动鼓在专用镗毂机上进行镗削加工,镗削后制动鼓内径不得大于424mm,也不得超过允许的最大修理尺寸,且同一轿车上左、右制动鼓的内径尺寸差应小于1mm。

若制动鼓内径超过使用极限时,一律换用新件59课堂用 60课堂用 制动摩擦片表面与制动鼓的接触面制动摩擦片表面与制动鼓的接触面用白色粉笔在制动鼓内侧均匀涂上一圈痕迹,用手压住制动蹄及摩擦片在制动鼓内转动一圈61课堂用 如果摩擦片上的如果摩擦片上的白色粉笔痕迹如白色粉笔痕迹如右图呈现不规则右图呈现不规则状且痕迹面积较状且痕迹面积较少,则说明制动少,则说明制动鼓圆度误差不合鼓圆度误差不合格格62课堂用 摩擦片与制动鼓摩擦片与制动鼓贴合面积,应大贴合面积,应大于摩擦片总面积于摩擦片总面积的的50%,贴合印,贴合印痕应两端重中间痕应两端重中间轻,两端的贴合轻,两端的贴合面积约出衬片总面积约出衬片总长的长的1/363课堂用 B.制动蹄及摩擦片的检修制动蹄及摩擦片的检修n 用直观及敲击检查,制动蹄及其摩擦片应无裂纹,制动蹄按样板检查,若弯曲扭曲或变形较小,可冷压校正用游标卡尺深度尺测量摩擦片铆钉头距摩擦片表面应不小于0.80mm,衬片厚度应不小于9mm,否则,换用新衬片或制动蹄总成若摩擦片油污较轻,衬片只有少量磨损,可用汽油清洗油污,清洗后必须加温烘干,然后用锉刀和粗沙布修磨平整,再与制动鼓表面试测贴合面积,需达到技术标准,允许继续使用。

64课堂用 n 新摩擦片的安装一般采用铆接法,铆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n a.为避免使用中衬片折断和保持散热良好,应用专用夹持器夹紧65课堂用 n b.为防止车轮制动时,摩擦片两端与制动鼓发卡、衬片两端头应挫成斜角,斜角一般为75º n c.为使摩擦片与制动鼓能很好贴合,必须对摩擦片表面进行加工,加工时,要按制动鼓内表面尺寸进行,并用光磨机对衬片表面进行光磨66课堂用 n d.摩擦片外表面上埋头坑,孔深一般为摩擦片总厚度的2/3n e.摩擦片铆接后与制动鼓贴合面积,应大于摩擦片总面积的50%,贴合印痕应两端重中间轻,两端的贴合面积约出衬片总长的1/3n f.铆接时,应从制动蹄中部的两端依次铆紧铆钉,铆钉不允许斜、松动67课堂用 鼓式制动器自调装置鼓式制动器自调装置68课堂用 任务三:气压制动系的检查与调整任务三:气压制动系的检查与调整 n1.制动踏板自由行程的检查与调整.制动踏板自由行程的检查与调整 n((1)检查方法同液压制动系统踏板自由行程,)检查方法同液压制动系统踏板自由行程,用钢板尺测出自由行程用钢板尺测出自由行程。

n((2)调整)调整n自由行程是由制动阀的排气间隙产生的因此,自由行程是由制动阀的排气间隙产生的因此,调整排气间隙,即可调整踏板自由行程排气调整排气间隙,即可调整踏板自由行程排气间隙由制动阀上相应的调整螺钉来调整间隙由制动阀上相应的调整螺钉来调整69课堂用 任务三:气压制动系的检查与调整任务三:气压制动系的检查与调整n n2.空气压缩机皮带松紧度调整空气压缩机皮带松紧度调整n((1)皮带松紧度检查)皮带松紧度检查n以以 29.4N~~49N的力垂直压下皮带,皮带挠度的力垂直压下皮带,皮带挠度应为应为15mm~~20mm,如过松应进行调整如过松应进行调整n((2)皮带松紧度的调整)皮带松紧度的调整n将空气压缩机的固定螺栓松开,拧动调整螺钉,将空气压缩机的固定螺栓松开,拧动调整螺钉,待皮带达到合适松紧度后,将固定螺栓紧固即待皮带达到合适松紧度后,将固定螺栓紧固即可70课堂用 任务三:气压制动系的检查与调整任务三:气压制动系的检查与调整n n3.制动阀密封性检查制动阀密封性检查n在上、下进气腔与储气筒之间接一个容积为在上、下进气腔与储气筒之间接一个容积为1L的容器和一个阀门,通入压力为的容器和一个阀门,通入压力为784kpa的压的压缩空气。

缩空气n首先关闭阀门,检查首先关闭阀门,检查D、、E腔的密封性要求腔的密封性要求在在5min内气压表指针不大于内气压表指针不大于24.5kpan将拉臂拉倒极限位置,检查将拉臂拉倒极限位置,检查A、、B腔的密封性腔的密封性要求在要求在1min内气压表指针下降不大于内气压表指针下降不大于49 kpa71课堂用 任务三:气压制动系的检查与调整任务三:气压制动系的检查与调整n n4.制动气室的检查制动气室的检查n制动气室在制动时应无漏气现象,推杆不歪斜,制动气室在制动时应无漏气现象,推杆不歪斜,运动无卡滞前后制动器推杆伸出长度应合适,运动无卡滞前后制动器推杆伸出长度应合适,不得超过规定值各制动器推杆应协调一致,不得超过规定值各制动器推杆应协调一致,不得长短不一不得长短不一n推杆变形时应进行校直,长度不合适时,应调推杆变形时应进行校直,长度不合适时,应调整其长度整其长度72课堂用 任务三:气压制动系的检查与调整任务三:气压制动系的检查与调整n n5.车轮制动器的调整车轮制动器的调整n((1)局部调整)局部调整n经一段时间使用后,制动蹄片因磨损变薄,导经一段时间使用后,制动蹄片因磨损变薄,导致制动间隙增大。

制动时,制动气室的推杆行致制动间隙增大制动时,制动气室的推杆行程增大,当推杆行程超过程增大,当推杆行程超过40mm时,即应进行时,即应进行局部调整,以减少制动间隙局部调整,以减少制动间隙n调整时,拧动调整臂上的蜗杆,在推杆长度不调整时,拧动调整臂上的蜗杆,在推杆长度不改变的前提下,使凸轮轴转过一定的角度,以改变的前提下,使凸轮轴转过一定的角度,以改变制动间隙改变制动间隙73课堂用 任务三:气压制动系的检查与调整任务三:气压制动系的检查与调整n n5.车轮制动器的调整车轮制动器的调整n((1)局部调整)局部调整n为使两侧制动器有合适一样的制动间隙,调整为使两侧制动器有合适一样的制动间隙,调整时,首先通过转动螺杆(前轮面向调整臂蜗杆时,首先通过转动螺杆(前轮面向调整臂蜗杆顺时针拧动时制动间隙减小;后轮面向调整臂顺时针拧动时制动间隙减小;后轮面向调整臂蜗杆逆时针拧动时,制动间隙减小)将制动间蜗杆逆时针拧动时,制动间隙减小)将制动间隙调为零然后,返方向拧动两侧蜗杆相同的隙调为零然后,返方向拧动两侧蜗杆相同的角度,使两侧制动器出现制动间隙,并且制动角度,使两侧制动器出现制动间隙,并且制动间隙一样。

间隙一样74课堂用 任务三:气压制动系的检查与调整任务三:气压制动系的检查与调整n n5.5.车轮制动器的调整车轮制动器的调整车轮制动器的调整车轮制动器的调整n((2)全面调整)全面调整 n1)将车桥支起,车轮离地;)将车桥支起,车轮离地;n2)取下制动器上的检视孔盖;)取下制动器上的检视孔盖;n3)松开制动蹄支承销的固定螺母,转动制动)松开制动蹄支承销的固定螺母,转动制动蹄支承销,使两个销端的标记朝内相对,即两蹄支承销,使两个销端的标记朝内相对,即两制动蹄支承端互相靠近;制动蹄支承端互相靠近;n4)分别向外旋转两支承销,使两制动蹄完全)分别向外旋转两支承销,使两制动蹄完全与制动鼓贴合,车轮转不动为止;与制动鼓贴合,车轮转不动为止;n5)拧紧制动蹄支承销固定螺母,并将锁母锁)拧紧制动蹄支承销固定螺母,并将锁母锁紧;紧;75课堂用 任务三:气压制动系的检查与调整任务三:气压制动系的检查与调整n n5.5.车轮制动器的调整车轮制动器的调整车轮制动器的调整车轮制动器的调整n((2)全面调整)全面调整 n6)将蜗杆轴拧松3响-4响()将蜗杆轴拧松3响-4响(1/2转~转~2/3转),制动转),制动鼓应能转动而无摩擦、拖滞现象;鼓应能转动而无摩擦、拖滞现象;n7)检查制动间隙:支承端为)检查制动间隙:支承端为0.25mm~~0.40mm;凸;凸轮端为轮端为0.40mm~~0.55mm;同一端两蹄之差不大于;同一端两蹄之差不大于0.1mm。

通入压缩空气后,制动气室推杆的行程应为通入压缩空气后,制动气室推杆的行程应为25mm±5mmn若上述检查不符合规定,应重新调整若上述检查不符合规定,应重新调整n8)应一个车轮一个车轮调整,直至全部调完应一个车轮一个车轮调整,直至全部调完76课堂用 任务三:气压制动系的检查与调整任务三:气压制动系的检查与调整n n5.车轮制动器的调整车轮制动器的调整n((3)两蹄间隙相差较大时调整)两蹄间隙相差较大时调整n若两蹄制动间隙相差过大时,应将凸轮轴支架紧固螺若两蹄制动间隙相差过大时,应将凸轮轴支架紧固螺钉松开,采用下面方法方法进行调整钉松开,采用下面方法方法进行调整n1)直接在旋转支承销时,利用制动蹄顶动凸轮轴,)直接在旋转支承销时,利用制动蹄顶动凸轮轴,使其达到合适位置;使其达到合适位置;n2)踩下制动踏板,凸轮张开,利用制动蹄反作用力)踩下制动踏板,凸轮张开,利用制动蹄反作用力而使凸轮轴达到合适位置而使凸轮轴达到合适位置 77课堂用 任务三:气压制动系的检查与调整任务三:气压制动系的检查与调整n n((((4)制动跑偏时调整)制动跑偏时调整n发生前轮制动跑偏时,可以用加大跑偏另一侧制动间发生前轮制动跑偏时,可以用加大跑偏另一侧制动间隙(或减小跑偏侧制动间隙)的方法来调整,这样做,隙(或减小跑偏侧制动间隙)的方法来调整,这样做,可以相对增大跑偏另一侧的推杆行程,使皮膜有效面可以相对增大跑偏另一侧的推杆行程,使皮膜有效面积增大,制动力也增大,从而消除跑偏现象。

积增大,制动力也增大,从而消除跑偏现象n增大制动间隙时,会使制动力下降,因而只有当皮膜增大制动间隙时,会使制动力下降,因而只有当皮膜有效面积带来的制动力增大,超过由于制动间隙增大有效面积带来的制动力增大,超过由于制动间隙增大而使制动力下降时,才能使用该方法因此,当左、而使制动力下降时,才能使用该方法因此,当左、右两制动器的制动间隙相差过大时,此法并不适用右两制动器的制动间隙相差过大时,此法并不适用78课堂用 任务三:气压制动系的检查与调整任务三:气压制动系的检查与调整n n6.6.制动蹄厚度及制动间隙的测量制动蹄厚度及制动间隙的测量制动蹄厚度及制动间隙的测量制动蹄厚度及制动间隙的测量n制动间隙与制动蹄摩擦片厚度都是通过制动鼓上的检制动间隙与制动蹄摩擦片厚度都是通过制动鼓上的检视孔测量的制动间隙检测时,将车桥支起,车轮悬视孔测量的制动间隙检测时,将车桥支起,车轮悬空,利用塞尺来测出制动蹄各处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空,利用塞尺来测出制动蹄各处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n制动蹄摩擦片厚度也应定期测量,当摩擦片过薄时,制动蹄摩擦片厚度也应定期测量,当摩擦片过薄时,会铆钉外露,使制动力下降过薄的制动蹄片,还会会铆钉外露,使制动力下降。

过薄的制动蹄片,还会使制动间隙调整困难尤其对于间隙自调的制动器来使制动间隙调整困难尤其对于间隙自调的制动器来说,当蹄片过薄时,将不能自动调整出合适的制动间说,当蹄片过薄时,将不能自动调整出合适的制动间隙79课堂用 80课堂用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