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科建设为载体以学科建设为载体不断推进研究型医院建设不断推进研究型医院建设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辽宁省疑难急重症诊治中心徐 克LOGO医院基本情况介绍LOGO1908年 福建长汀亚盛顿医馆 南满铁道株氏会社福音医院 大连病院奉天分院中央红色医院 南满医学堂中国工农红军校附属医院(瑞金) 满洲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延安、兴山) 国立沈阳医学院1948年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1956年 沈阳医学院附属医院1977年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发 展展 简简 史史集医教研于一体 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辽宁省疑难重症诊治中心LOGO综合病房楼门诊病房楼急诊病房楼中国医大一院发展现状干诊病房楼“十一五”医院发展目标: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全方位数字化大型综合性研究型医院“十二五”医院发展目标: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国家级医学中心建院百余年;地处市中心;占地近60亩;建筑25万平;床位2249张,员工4000人 LOGO国内一流一流人才、一流管理、一流设施、一流服务, 其综合实力应步入或接近国内前10-20名大医 院行列全方位 数字化医院各方面管理要全面实现医院信息建设的计算机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无纸化一是根据社会需求和政府对医院建设规模的要 求,床位数量要达到适宜规模二是学科门类齐全,整体优势突出大型综合性 医院LOGO以诊治疑难急重症为主要对象以完成临床医疗工作为基本任务以培养复合型优秀医学人才为突出优势以创新型科学研究为重要使命以参与制定或修订临床医学标准和规范为水平标志研究型医院主要职能LOGO一、学科建设对于医院发展的意义§ 作为大学的附属医院,没有重点学科和强势学科,医院的发展就失去了根基。
§ 学科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研究生教育、实验室建设、财务管理及区域卫生特色等紧密相关,要有科学合理、具体可行的总体规划和分学科的发展规划§ 学科建设是医院的百年大计,不容忽视!LOGO二、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 突出学科重点,保持学科特色,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方向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以梯队建设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重点建设与普遍提高相结合,以特色和优势创医院品牌 ,实施“名牌”战略LOGO 三、开展学科建设状况的调研(2006年)§ 2006年,我院有16个二级学科:即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急诊科、神经病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咽喉科、精神科、康复医学科、麻醉科、医学影像科、医学检验科、肿瘤学科、临床病理科§ 二级学科中,内科设有8个三级学科:呼吸、循环、消化、内分泌、肾内、血液、风湿免疫、感染等;外科设有8个三级学科 普外、骨外、胸外、心外、脑外、泌尿外、烧伤及ICU等,普外科有三个独立的病房;肿瘤学科设有3个三级学科肿瘤内、肿瘤外及肿瘤放射;医学影像科分成6个三级学科:放射线科、介入科、心功能科、核医学 科、超声诊断科、窥镜诊治科等§ 国家重点学科有2个,即呼吸内科和皮肤科。
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其中门诊面积1.5万平方米,床位1070张,员工2600人 LOGO调研发现的问题学科设置不全,在 二级学科中缺少口腔 科和全科医学科,在 三级学科中,外科缺 少整形外科,妇产科 缺少产科,儿科缺少 儿外科有些基础较好的 学科多年来停滞 不前,甚至滑坡 在二级学科阶段 ,没有进一步向 三级学科发展有些三级学科的设置不规范,在不少的优势三级学科没有明确的学科组普外科是传统的大的三级学科,专科特色不突出正规的一定规模的诊治中心数量较少国家重点学科少(仅有2个)LOGO 四、学科建设的思路和具体措施§ 当时,我院已初步具备了“以诊治疑难病症见长、全面 综合发展”的优势§ 具体措施:学科进一步填平补齐,以强化“大型综合性 医院”的优势;为防止“一家独大”在条件成熟的学科推进 学科细化或整合,以实现“国内一流”的目标;同时学科设置及细化尽量与下设的分会或学组相对应 LOGO五、学科细化的实施计划和步骤 学科学科的的设设设设置原置原则则则则学科学科的的填平填平补齐补齐补齐补齐站在医学领域或本学科前沿高度,充分预计未来发展趋 势,同时结合我院或本学科实际情况,做到既符合现时 的社会发展和医院发展需要,又具有前瞻性,选准优势 和特色的研究与发展方向。
从整形外科、传染科、产科、全科医学科等学科 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招聘优秀人才,成熟一 个组建一个首先在条件成熟的学科进行试点,总结经验, 然后分别在外科系统、内科系统进行,最后在 全院全面展开学科学科的的细细细细化化步步骤骤骤骤LOGO学科体系的填平补齐引进多名学科带头人 健全医院学科体系产 科新生儿科整形外科传染科精神医学科肛肠外科康复医学科老年病科 疼痛科 等全科医学科运动医学科LOGO 学科细化及学科组设置工作器 官 移 植 科肝 胆 外 科胃 肠 胰 外 科血 管 甲 状 腺 外 科乳 腺 外 科肿 瘤 病 理 研 究 室器 官 移 植 实 验 室胃 肠 肿 瘤 外 科普通外科教研室(为例)肿瘤病因与预防研究室胰癌研究室外 科IC ULOGO注重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与选拔Ø以内部培养为主 辅以外部引进 加强科主任管理ØØ以民主测评、公开招聘方式分批进行以民主测评、公开招聘方式分批进行ØØ充分体现充分体现““能者上、平者让能者上、平者让””特点特点 建立首席专家制度ØØ扩大专家的学术影响力扩大专家的学术影响力 加强骨干人才、后备人才培养Ø发挥年老专家作用,加强中青年培养六、加强人才梯队建设LOGO科主任的职责Ø 医疗管理Ø 经济管理Ø 队伍建设Ø 学科规划l科主任是学科的带头人,是科室水平的标志杆l科主任是科室的管理者,是全科人员的主心骨加强对科主任的管理 LOGO建立首席专家制度培养名医,扩扩大专专家的学术术影响力依靠专专家的精湛技术术,突出学科的品牌效应应 巩固和加强我院区域性医疗疗中心地位更好地服务务社会,方便病患践行公立大医院的社会责责任首席首席专专专专家制度家制度(首批(首批3939名)名)LOGO 七、加强医学教学工作人才培养是学科建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设设设的落脚点的落脚点人才培养人才培养质质质质量的好坏主要体量的好坏主要体现现现现在教学在教学质质质质量的量的优优优优劣劣落实实教学责责任制,加强精品课课程建设设全面启动继续动继续 教育,制定住院医师师培训训基地建设计设计 划建设设临临床技能培训训中心,荣获获“国家级实验级实验 教学示范中心”称号强化教学意识识,加强师资队师资队 伍建设设LOGOØ 成立科研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科研工作领导,协助制定医院科研发展规划,指导、评估、督导临床科研工作Ø 制定以激励为主的科研奖励政策制定《学科发展科研奖励基金管理办法》、《科研论文暂行管理办法》等文件,加大对SCI收录论文的奖励力度,把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作为科室工作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
支持多学科的联合攻关,鼓励科研人员跨学科开展重大课题的攻关,推动学科间在学术与临床上的沟通协作,共同发展八、加大科研投入,加强科研管理优秀的学科需要科研工作的支撑LOGO2006-2012年度SCIE收录论文数、IF值总和及医院奖励经费投入情况加大科研奖励投入SCIE论文数年均增长60.27%(2006年19篇→2010年322篇)IF值总和年均增长44.08%(平均IF:2007年1.51→2012年2.25)奖励经费投入年均增长68.16%(2006年32万→2012年723.6万)LOGO九、信息化手段提升学科实力§医疗业务信息管理系统 §就诊管理系统(HIS)§临床信息系统(电子病历) §临床支持系统(PACS、LIS) §医院综合运营管理系统§临床运营管理系统(医务管理、病案管理、临床路径) §经济运营管理系统(OA、HRP、成本核算、物流管理)§商业智能、决策分析支持系统(数据仓库、院长查询) §远程医疗服务支持系统§城乡一体化网络服务平台 §影像数据中心(IDC) §远程教育/会诊系统2012年,医院荣获“卫生信息化推进优秀奖” 2012年12月28日,经卫生部专家组认 定,我院通过“电子病历5级”评审LOGO十、加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全院高度重视§成立重点专科管理领导小组§建立重点专科资金使用管理规定§召开多次研讨会解决实际问题§及时按1:1比例匹配院内资金到位,现已为17个重点专科匹配经费8400万元LOGO学科实力不断提升社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LOGO国家重点学科 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 17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 2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 2个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三等奖1项2012年SCIE收录学术论文322篇,全国第92005-2012年,发表国内论文数量排名在全国前20位学 科 实 力高级人才汇集中国 医大一院 现状在职员工 4000人副高及以上 483人临床科室 46个医技科室 11个编制床位 2249张临 床 科 研以学科建设为载体以学科建设为载体 几代员工的拼搏努力几代员工的拼搏努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2人国务院特贴专家64人专科分会:l主委和候任主委6人l副主任委员10人l常务委员16人LOGOl l皮肤性病学皮肤性病学 l l呼吸内科呼吸内科l l普通外科普通外科 l l内分泌与代谢内分泌与代谢疾病学疾病学l l影像与核医学影像与核医学教教 育育 部部卫卫 生生 部部l l检验科检验科 l l专科护理专科护理 l l艾滋病研究所艾滋病研究所P3P3实验室实验室 l l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 l l病理科病理科 l l麻醉科麻醉科 l l骨骨 科科 l l内分泌科内分泌科 l l神经外科神经外科 l l心脏外科心脏外科 l l耳鼻咽喉科耳鼻咽喉科 l l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内科 l l呼吸内科呼吸内科 l l普通外科普通外科 l l泌尿外科泌尿外科 l l皮肤科皮肤科 l l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 l l肿瘤中心肿瘤中心 l l器官移植中心器官移植中心 l l影像中心影像中心 学(专)科是医院的基本元素 构成医院综合实力的基础 国家重点学科、重点专科项目取得新突破LOGO院士院士院士培养工程院士培养工程中国工程院院士 1人首批入选辽宁省院士培养工程 3+2人 (占辽宁省医学界入选人数的100%)教育部特聘教授 2人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丰硕成果LOGO 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我院共有181人次在内任职。
其中主任委员、候任主任委员6人,副主任委员10人,数量为东北地区之首35人在辽宁省医学会任主任委员序号姓 名学 会 名 称学会内职务1滕卫平内分泌学分会主任委员2尚 红检验分会主任委员3徐 克放射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4刘永锋器官移植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5李亚明核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6王 钢高压氧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7于晓松全科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8刘永锋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9康 健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10高兴华皮肤性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11王恩华病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12陈 蕾激光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13徐惠绵肿瘤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14孔垂泽泌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15马晓春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16王运杰神经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LOGO科研课题总数科研课题总金额(万元)国家自然基金课题总金额(万元)国家自然基金课题数目200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