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汽车行业准入制度建立推出机制政策分析

xzh****18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757.31KB
约13页
文档ID:41817288
汽车行业准入制度建立推出机制政策分析_第1页
1/13

Nobody’s Unpredictable2012关于汽车行业准入制度关于汽车行业准入制度 和建立退出机制政策的分析和建立退出机制政策的分析2012年8月It’s new and it works- 2012目录目录•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汽车生产企业和产品准入制度的沿革汽车生产企业和产品准入制度的沿革•关于建立汽车行业退出机制的政策分析关于建立汽车行业退出机制的政策分析•改进汽车准入制度和完善退出机制的建改进汽车准入制度和完善退出机制的建 议议It’s new and it works- 2012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2012年7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建立汽车行业退出机制的通知》,旨在建立汽车行业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管理机制,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汽车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汽车产业由大变强该《通知》的发布实施,将打破汽车行业多年以来的生产资质“终身制”,标志着我国车辆《公告》管理制度日益健全和完善,车辆准入管理迈上了一个新台阶长期以来,我国对汽车行业的准入实行严格管控自1985年起,由国家主管部门定期公布国家计划内汽车生产企业目录和产品目录,到2001年改为实施《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管理并延续至今。

从《目录》管理到《公告》管理,概括地说就是国家对汽车生产实行“资质”管理,即对整车企业的设立及汽车项目立项进行严格审批,对整车产品进行强制检验和认证但是,这种汽车生产资质管理制度缺乏企业退出机制,阻碍了汽车产业兼并重组的推进因此,在开始建立退出机制时,有必要对汽车行业准入政策进行认真分析It’s new and it works- 2012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汽车生产企业产供销的管理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汽车生产企业产供销的管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新建或改扩建汽车生产企业,以及汽 车基建和技改项目均需经国家审批汽车企业的产供销实行国 家统一计划管理,1976年后改为国家和地方两级管理,即在国 家统一计划下实行地区平衡、差额调拨、品种调剂的办法 1978年起,国家计划外生产的汽车由各省市自行安排分配但 是,为有效控制汽车生产和进口,1981年4月,国家计委、经 委和机械委发布《关于控制汽车生产、进口和改进分配办法的 暂行规定》,自1981年起,各企业必须严格按国家计划组织汽 车和改装车的生产,实行汽车一联付款、一联领取牌照、一联 供油的汽车生产供应证制度小汽车和大轿车作为国家统一管 理的专项控制商品,需有汽车生产供应证和持有社会集团购买 证才能购买。

列入国家分配计划的汽车,仍由国家物资总局分 配对小汽车的进口更加严格控制,有特殊需要时必须报国家 机械委审批未经批准,一律不发汽车供应证4It’s new and it works- 2012国家实行汽车生产企业和产品目录管理国家实行汽车生产企业和产品目录管理1984年10月开始的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造成汽车交易秩 序混乱,使得汽车生产供应证制度难以实行1985年,国家计 委通知取消汽车生产供应证,中汽公司、公安部、交通部、全 国控办联合下发《关于加强汽车年度计划和车辆使用管理的通 知》,在汽车供应证取消后,根据中汽公司对汽车产品鉴定审 批结论,定期公布国家计划内汽车生产企业目录和产品目录 1989年5月,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公安部发布《全国汽车、 民用改装车和摩托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管理暂行规定》,凡 国内生产汽车、改装车和摩托车的企业及产品,不分隶属部门 和地区,均应纳入目录管理目录作为办理车辆牌照的依据, 由中汽联、公安部负责联合审批,在全国统一公布,每年公布 二次申请纳入目录的企业必须具备相应生产条件,产品应按 国家规定的开发程序和标准,进行试验鉴定对已列入目录的 生产企业及产品实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制度。

5It’s new and it works- 2012《《汽车工业发展政策汽车工业发展政策》》关于汽车行业准入管理的规定关于汽车行业准入管理的规定1994年3月12日,国务院印发《汽车工业产业政策》,这 是我国第一部指导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该政策与准入管理有 关的主要有两章,一是第二章产品认证其中第五条规定:国 家依据技术法规对汽车产品(含摩托车)实施国际上通行的认 证制度,未经认证合格的产品,不得销售、进口和使用第六 条规定:汽车工业企业必须按照“汽车产品型式认证制度”的 要求,提出认证申请负责实施汽车产品认证的机构向认证合 格的产品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并发布目录,公安部门据 此办理新车注册二是第十二章产业政策、规划与项目管理 其中第五十八条规定:新建、扩建、改造和中外合资、合作及 技术引进的轿车、轻型车整车及发动机项目的承办单位,必须 是符合本产业政策第十条要求的国家重点支持的企业,其项目 不分限上限下一律由国家审批立项,其余整车、发动机项目根 据国家有关审批权限的规定按程序审批6It’s new and it works- 2012汽车准入制度从汽车准入制度从《《目录目录》》管理到管理到《《公告公告》》管理管理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入发展,以及加入世界贸 易组织的新形势需要,改变《目录》管理方式造成企业新产品开发 难以适应市场变化的状况,国家经贸委决定对车辆产品实施管理的 方式进行改革,逐步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法制化管理体制。

2001年5月22日,国家经贸委印发了《关于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 管理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从2001年1月1日起,以发布《车 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方式对《目录》中企业的新产品实施管 理,不再发布《目录》《通知》指出,《公告》作为国家准许车 辆生产企业组织生产和销售的依据,是消费者向国家法定车辆管理 机关申请注册登记的依据《公告》的内容包括:新产品批准、产 品扩展、勘误更改和撤消2004年6月29日,国务院公布500项需要保留的行政许可项目, 其中包括“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此后《公告》管 理制度不断完善7It’s new and it works- 2012汽车生产企业和产品的准入制度的不断完善汽车生产企业和产品的准入制度的不断完善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以来,建立统一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 企业和产品准入制度的进程明显加快按照《汽车产业发展政 策》有关规定和产品分类管理的原则,2008年8月以来,工信 部首先在其网站公开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先后制定并发布实施 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2009年7月1 日起实施)、《专用汽车和挂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 》(2009年7月1日起实施)、《 商用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 理规则》(2011年1月1日起实施)、《乘用车生产企业及产 品准入管理规则》(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同时,《低速 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征求意见稿)》于2010 年10月8日开始征集意见,但至今尚未正式发布另外,工信 部于2009年1月5日发布《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 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按《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规定还 应制定《道路机动车辆管理条例》,但两者均为正式出台8It’s new and it works- 2012建立汽车行业退出机制的背景情况建立汽车行业退出机制的背景情况《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第十七条提出,建立汽车整车和摩托车生 产企业退出机制,对不能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汽车生产企业实行特 别公示汽车生产企业不得买卖生产资格,破产汽车生产企业同时 取消公告名录但是,由于退出机制不健全,致使一批多年来处于 停产或半停产状态的企业无法淘汰,有的甚至靠倒卖产品合格证维 持生存,严重影响了行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通过兼并重组,形成2-3 家 产销规模超过200 万辆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4-5 家产销规模超过 100 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使10家汽车集团市场集中度达到90%的 规划目标同时也提出“落实汽车整车生产企业退出机制”的要 求但在规划期内上述目标尚未实现。

因此,工业和信息化部决定在汽车行业建立落后企业退出机 制,旨在贯彻落实《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和《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 规划》9It’s new and it works- 2012关于建立汽车行业退出机制的政策要点关于建立汽车行业退出机制的政策要点第一、按照分级管理方式管理企业在《公告》)中的序号列 入《公告》的企业以公司(集团)为单位分配序号,其子公司不再 单设序号第二、从2016年起,在《公告》管理中取消改装类其他乘用 车、皮卡生产企业类别现有改装类其他乘用车、皮卡生产企业应 尽快达到同类新建整车生产企业的准入条件,升级为整车企业(准 入条件附件略)未按时升级的上述两类企业,应分别转产客车、 专用汽车等产品第三、建立企业动态管理机制已破产或进入破产清算程序的企 业注销其《公告》未按批准文件进行建设,或不能持续满足批准 文件、生产准入管理规定等方面要求的企业,应限期整改对不能 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企业,实行为期2年的特别公示管理特别公示 期满后,未申请准入条件考核或考核不合格的企业,暂停其《公 告》,且不得办理更名、迁址等基本情况变更手续10It’s new and it works- 2012改进汽车生产企业和产品准入制度的建议改进汽车生产企业和产品准入制度的建议《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实施以来,汽车生产企业和产品准 入管理、核准审批、型式认证、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制度不断 完善,但也存在需改进和完善的问题。

第一、《汽车产业发展 政策》第五章准入管理提出制定《道路机动车辆管理条例》, 至今尚未落实2009年1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道路 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至今尚 未出台第二、存在多头管理、重复管理的现象一是《公 告》由工信部管理,投资项目核准审批由国家发改委管理,而 两部委又分别对投资项目备案要求下达文件二是产品认证重 复进行工信部的公告认证、认监委的3C认证、环保部的目 录认证及地方环保目录认证,管理内容重复,造成资源浪费、 企业负担过重因此,建议国家有关部委摒弃部门利益,针对上述问题深 入调查研究,建立健全统一管理的、与国家接轨的车辆生产企 业和产品准入管理制度 11It’s new and it works- 2012关于完善汽车行业退出机制的政策建议关于完善汽车行业退出机制的政策建议《关于建立汽车行业退出机制的通知》 中“建立企业动态管理 机制”的退出条件过于宽松,仅对已经破产或进入破产清算程序的 汽车企业注销其《公告》而对未获批准文件进行建设,或不能持 续满足批准文件、生产准入管理规定等方面要求的企业限期整改, 整改后仍不能满足要求的,暂停其产品《公告》,且并未设暂停期 限。

对于连续2年年销量为零或极少(乘用车少于1000辆、大中型 客车少于50辆等)的企业,实行为期2年的特别公示管理特别公 示期满后,未申请准入条件考核或考核不合格的企业,暂停其《公 告》,这将有可能导致两年内“壳资源”买卖泛滥按照《汽车产 业发展政策》规定,汽车生产企业不得买卖生产资格,但在地方推 动下,“壳资源”买卖从未停止建议国家有关部委在对落后整车企业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制定 《建立汽车行业退出机制实施细则》,弥补《通知》的不足,并使 其具有可操作性12Nobody’s UnpredictableThanks!Thanks!。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