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1、孔子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表明孔子施教内容( )A.责任性B.脱离社会生产C.具有全面性D.结合社会生产【答案】 B2、(2020年真题)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玩游戏来强化孩子认真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理的安排应该是让孩子( )A.玩完游戏后做作业B.自己规定游戏时间C.边玩游戏边做作业D.完成作业后玩游戏【答案】 D3、把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的依据是()A.课程任务B.课程制定者C.学生学习的要求D.课程组织方式【答案】 C4、学习是学生通过尝试一错误,使某情境和某行为之间形成稳定的联系该学习理论观点的提出者是( )A.巴甫洛夫 B.桑代克 C.布鲁纳 D.加涅【答案】 B5、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 )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育措施D.教育内容【答案】 A6、发现式教学方法最大的缺点是( )A.会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B.导致学生机械学习C.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D.太耗费时间【答案】 D7、记忆的首要环节是( )。
A.保持B.再认C.回忆D.识记【答案】 D8、一个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由于某种原因产生了对数学的厌恶,他在离开学校后很可能不会再主动研究数学问题了这种现象属于( )A.连带学习B.附属学习C.正规课程D.显性课程【答案】 A9、贾德认为,迁移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在经验中学到的原理原则B.两种学习活动中有共同的成分C.心理官能得到训练D.对两种学习之间存在关系的突然顿悟【答案】 A10、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小红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则她的认知方式是( )A.场依存型B.发散型C.冲动型D.沉思型【答案】 D11、学生阅读时常使用画重点线的策略,这是利用了知觉的哪一种基本特性()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D.恒常性【答案】 A12、当物体移到100米远处,视网膜上的像相应缩小到距我们1米远时大小的1/100,但是我们知道该物体的大小没有太大变化,这称为( )A.大小恒常B.形状恒常C.颜色恒常D.亮度恒常【答案】 A13、学生对背诵枯燥乏味的英文单词没兴趣,但对学好外语后可以帮助考研或涉猎更多的外文资料感兴趣这种间接兴趣会引起和维持其学习外语的( )A.无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有意注意D.有意后注意【答案】 C14、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的作者是( )A.陶行知B.蔡元培C.杨贤江D.晏阳初【答案】 C15、孙老师讲课时,迟到的王娜突然推门而人,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她。
学生的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A.无意识记B.有意识记C.无意注意D.有意注意【答案】 C16、现代教学的辅助形式有( ) A.个别教学B.复式教学C.特朗普制D.设计教学法【答案】 A17、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最高层次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 )A.生理活动B.心理活动C.认识活动D.实践活动【答案】 D18、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荀子、英国的洛克均强调教育的价值,对教育的作用持乐观的态度,关注的重点是学习这种观点属于()A.内发论B.外铄论C.动因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答案】 B19、张老师新接手三年级二班,并成为这个班的班主任,他了解到该班是学校当中一个教育基础相对比较差的班级,你认为张老师首先要做好的工作是( )A.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B.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C.组织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D.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答案】 A20、在头脑中提炼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舍弃其个别的、非本质的特征的过程称作( )A.分类B.概括C.抽象D.比较【答案】 C21、制订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是( )A.学生兴趣B.课时分配C.学年编制D.课程设置【答案】 D22、某教师在讲授课文《春》时,用多媒体播放江南水乡的春景,为学生创设真实、具体、生动的场景。
其使用的教学方法是( )A.演示教学法B.实验教学法C.欣赏教学法D.情境教学法【答案】 D23、 在张老师组织的百人大合唱中,如果増加一至两个人,小红感觉不到音量的变化,如增加到十个人左右时,小红就能明显地感觉到音量的变化,这种刚刚能使小红感觉到的音量变化的最小差异称为(?)A.A绝对感觉阈限B.B绝对感受性C.C差别感觉阈限D.差别感受性【答案】 C24、教师应对学生现有的各方面情况、特点、原因等进行了解、分析、判断,这指的是教师的()角色A.诊断者B.指导者C.评价者D.研究者【答案】 A25、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教育方针颁布于()年A.1951B.1957C.1945D.1949【答案】 B26、研究表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表现为( )A.时快时慢B.不快不慢C.先慢后快D.先快后慢【答案】 D27、2012年单项选择:方雨认为社会法制应符合大众权益,当它不符合时就应修改根据柯尔伯格的理论,他处于道德发展的哪个阶段()A.服从与惩罚B.社会契约C.维护权威或秩序D.普遍伦理【答案】 B28、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是这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具体体现以下实行中央与地方合作教育制度的国家是( )。
A.加拿大B.美国C.法国D.英国【答案】 D29、关系转换理论强调( )在学习迁移中的作用A.个体对各要素之间关系的理解B.学习任务之间的共同要素C.不同学习活动所具有的共同的原理和概括化的经验D.认知结构变量的特性【答案】 A30、新课程改革以来,不少中学把“档案袋评价”作为评价学生的方式之一,这种评价属于(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标准性评价【答案】 B31、学习策略的核心是( )A.计划性B.规则C.方法D.监控【答案】 A32、2013年单项选择:赵毅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独立性,易受同学影响当他发现自己的意见和同学们不一致时,往往不能坚持己见这表明他的认知方式属于()A.整体型B.序列型C.场独立型D.场依存型【答案】 D33、田兵是一名优秀的初三学生,学习成绩优异,可惜中考失利上了一所普通的高中在这所高中里,无论他如何用功每次考试都只能考中等,高一期末考试只考了班级37名,从那以后田兵开始觉得活着没有任何意义,觉得自己特别失败田兵的这种心理问题属于()A.强迫症B.焦虑症C.抑郁症D.恐惧症【答案】 C34、问题解决的关键阶段是( )A.发现问题B.理解问题C.提出假设D.验证假设【答案】 C35、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 )。
A.非指导教学模式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发展性教学模式 D.最优化教学模式【答案】 A36、学生通过学习直角、锐角,很快掌握钝角的概念,这是( ) 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一般迁移D.负迁移【答案】 A37、罗老师讲解”观潮”这篇课文时,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钱塘江大湖的雄伟壮观他在教学中贯彻了( ) A.直观原则B.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C.循序渐进D.巩固性【答案】 A38、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儿童发展B.社会需求C.学科特征D.教师能力【答案】 D39、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匠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同辈的新奇性意见这表明其创造性思维具有()A.流畅性B.变通性C.指向性D.独创性【答案】 D40、我国明朝末期的东林书院强调“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所具有的( )A.政治功能B.人口功能C.经济功能D.文化功能【答案】 A41、小丽是一名热爱班级、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和诚实正直的学生这主要反映了小丽的哪种性格结构特征()A.态度特征B.情感特征C.情绪特征D.意志特征【答案】 A42、埃里克森指出,许多人对工作和学习的态度习惯可以追溯到其人格发展阶段中培养()的时期。
A.羞耻感B.内疚感C.勤奋感D.孤独感【答案】 C43、IQ与学业成绩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其相关系数在小学阶段为()A.0.6~0.7B.0.5~0.6C.0.4~0.5D.0.3~0.4【答案】 A44、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 )A.课堂情境B.课堂结构C.课堂形势D.课堂教学【答案】 B45、建构主义知识观强调( )A.知识的动态性B.知识的权威性C.知识的客观性D.知识的确定性【答案】 A46、以实现评价的综合功能为目的的评价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