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贸行业规模以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贸行业规模以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础管理、设备设施、生产现场、隐患排查和治理、自评和评审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行政区域内非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 2000 万元以下(不含 2000 万元)的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行业企业和不涉及生产、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化工生产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申请和评审及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监督审核等相关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AQ/T 9006-2010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生产现场从事产品生产、制造、经营及提供服务的场所,既包括生产、经营一线的工作场所,又包括辅助生产服务的工作场所,如库房、锅炉房等3.2 安全防护装置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的装置设施,如防护罩、护栏、安全门、安全阀、限位器、联锁装置和报警器等3.3 危险品具有燃烧性、爆炸性、腐蚀性、毒害性、放射性的物质。
3.4 其他生产设备设施本标准未列入的设备设施,包括企业生产经营专用设备设施4 基础管理4.1 安全生产责任制及管理制度4.1.1 企业应建立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生产主要责任人,配备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按规定持证上岗4.1.2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安全会议、安全教育培训、设备安全管理、危险作业许可、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安全检查与隐患治理、危险品安全管理、防护用品管理、安全奖惩等内容企业应严格执行相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保存相关记录4.1.3 企业应制定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在岗位醒目位置张贴4.1.4 企业与相关方签订安全协议,制定外来人员安全生产管理措施,明确各方安全管理职责4.2 人员管理4.2.1 企业应按照相关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机构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4.2.2 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从业人员,企业应按照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4.3 安全投入企业应保证安全生产费用投入,用于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教育培训、配备劳动防护用品、隐患整改、设备设施安全性能检测检验、配备应急救援器材和组织应急演练、设置更新安全标志标识和职业危害防控等,并建立使用台帐。
4.4 现场管理企业应对动火作业、受限空间内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吊装作业、检维修作业、交叉作业等危险性较高的作业履行批准手续,进行安全生产交底,指定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落实现场安全防护措施4.5 应急管理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演练,并根据企业生产工艺、技术和人员等 变动情况以及演练效果及时修订预案,每 3 年须修订一次企业应配备相应的应急器材重要危险岗位应制定现场处置方案,并在醒目位置张贴,从业人员应熟悉处置方法4.6 其他4.6.1 企业每年至少 1 次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情况进行自评,并将自评结果形成书面报告,纳入年度奖惩考核体系4.6.2 企业应按照本标准要求的内容和分类,汇编本企业制度文件,集中管理过程记录,并装订整齐、分级保管、取用有序5 设备设施5.1 设备设施档案企业应建立生产设备设施档案,并对设备设施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行,同时建立维护、保养、运行台帐,台帐记录应及时、完整5.2 特种设备特种设备及强检计量器具应经有资质的机构定期检测合格,安全使用证有效5.3 安全防护装置5.3.1 生产设备设施传动部位应按照如下情况,设置防护罩、盖或栏:a) 以作业人员站立平面为基准,高度在 2 m 以下的外露传动部位;b) 旋转的键、销、楔等突出大于 3 mm 的部位;c) 产生切屑、磨屑、冷却液等飞溅,可能触及人体或造成设备与环境污染的部位;d) 产生射线或弧光的部位;e) 伸入通道的超长工件;f) 超长设备后端 300 mm 以上的工件;g) 容易伤人的设备往复运动部位;h) 悬挂输送装置跨越通道的下部;i) 高于地面 0.8 m 的操作平台。
5.3.2 安全防护装置不得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确因检维修拆除的,应采取临时安全措施,检维修完毕后立即复原5.4 危险品储存和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要求5.5 其他生产设备设施(包括专用设备)应符合相应的安全要求6 生产现场6.1 照明和采光应符合要求,道路、通道、出入口、地面等符合安全要求沟﹑坑﹑池等应设置符合规定的安全栏杆或安全盖板设备设施、物料应摆放整齐、清洁6.2 按规定设置符合要求的消防设备、设施、器材,由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检验并有记录;疏散通道、出口应保持畅通,标志明显6.3 企业应根据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场所和设备设施上,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标识,进行危险提示、警示,告知危险的种类、后果及应急措施等6.4 生产现场从业人员应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熟悉安全知识,按章操作,杜绝违法、违规、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6.5 企业对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点(如: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作业)应按规定登记申报对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点,应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警示标志,并设置符合要求的防护设施6.6 企业应在设备设施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在检维修现场的坑、井、洼、沟、陡坡等场所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
7 隐患排查和治理7.1 企业主要负责人或安全生产负责人每月至少组织一次企业内全面的安全生产检查,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应坚持日常检查,并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台帐7.2 企业应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进行治理;重大隐患应立即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报告7.3 企业应对隐患排查和治理情况进行分析,及时整治、消除隐患工贸行业规模以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报告和评分报告自评/评审单位(盖章):——————————————————————自评/评审时间:从———— 年 ——月—— 日 到———— 年—— 月—— 日自评/评审组组长(签名):______ 自评/评审组主要成员(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序号达标检查项目企业达标标准标准分值评分方式自评/评审描述空缺项分值扣除分值实际得分一基础管理(30分)1.建立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生产主要责任人,配备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按规定持证上岗4 分建立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未建立扣1 分;法定代表人、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须持证上岗,有一人未持证扣1分。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应包括:安全会议、安全教育培训、设备安全管理、危险作业许可、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安全检查与隐患治理、危险品安全管理、防护用品管理、安全奖惩等内容,并严格执行,保存相关记录4 分每缺少一项制度扣0.5 分;制度不具有针对性、未有效执行,每项扣0.5 分;执行没有记录每项扣0.5 分3.制定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在岗位醒目位置张贴3 分每缺少一个岗位操作规程的扣0.5 分,未在岗位醒目位置张贴操作规程的每缺一项扣0.5 分4.与相关方签订安全协议,制定外来人员安全生产管理措施,明确双方安全管理职责3分未与相关方签订协议的扣3 分,没有安全措施(含在建项目)的扣3 分,未明确双方安全职责扣3 分5.按照相关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机构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3分无培训记录扣1 分;未建立特种作业人员档案的扣1 分,未持有效证件上岗的每一人扣1 分6.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从业人员,企业应按照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从业人员2分不符合要求的每人扣0.5 分7.企业应保证安全生产费用投入,用于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教育培训、配备劳动防护用品、隐患整改、设备设施安全性能检测检验、配备应急救援器材和组织应急演练、设置更新安全标志标识和职业危害防治等,并建立使用台帐。
2分未建立台帐的,或费用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每项扣1 分挪用安全生产费用的,该项不得分8.对动火作业、受限空间内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吊装作业、检维修作业、交叉作业等危险性较高的作业履行批准手续,进行安全生产交底,指定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落实现场安全防护措施3 分未履行批准手续的每项扣1 分,未安排专人进行现场管理的每项扣1 分9.制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演练,并根据企业生产工艺、技术和人员等变动情况以及演练效果及时修订预案,每3年须修订一次企业应配备相应的应急器材重要危险岗位应制定现场处置方案,并在醒目位置张贴,从业人员应熟悉处置方法3 分未制定企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扣1 分,未进行演练或无演练记录的扣1 分,预案未及时修订扣1分,未明确重要危险岗位的扣1 分,未制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每处扣 0.5 分,未在醒目位置张贴每处扣0.5 分,未配备应急器材每处扣0.5 分,现场抽查从业人员不熟悉处置方法的每人次扣0.5 分10.每年至少1 次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情况进行自评,并将自评结果形成书面报告,纳入员工年度奖惩考核2 分未进行自评或未形成书面报告的扣2 分,未纳入年度奖惩考核的扣1 分。
11.汇编本企业制度文件,集中管理过程的记录,并装订整齐、分级保管、取用有序1分不符合要求的扣1 分二设备设施(35分)12.建立生产设备设施档案,并对设备设施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行,同时建立维护、保养、运行台帐,台帐记录应及时、完整3分现场检查设备设施维护保养较差的每台套扣0.5 分,未建立档案扣1 分,未建立设备设施台帐的扣2 分,无维修保养记录的扣2分13.特种设备及强检计量器具应经有资质的机构定期检测合格,有安全使用证3 分特种设备未检测或检测不合格仍投入使用的,每台套扣1 分,强制性检测设备未定期检定或检定不合格仍投入使用的每处扣0.5分14.工业气瓶的储存、使用应符合相关要求3分储存仓库设置、安全设施不符合要求的,不得分;气瓶存放位置、间距、标志及存放量不符合要求的,每项扣0.5 分;各种护具及消防器材缺失或不能正常使用的,每项扣0.5 分;气瓶超期使用的,每个扣0.5 分;漆色及标志不明显的,每个扣0.5 分;安全附件不全或损坏的,每个扣0.5分;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每次扣1分15.移动电气设备(如:电焊机、手持电动工具等)应满足安全要求3 分电源线应采用三芯或四芯多股橡胶电缆,无接头,不得跨越通道,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