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精品同步讲义第二章 章末归纳总结(含解析)

gu****iu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83.50KB
约25页
文档ID:366193695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精品同步讲义第二章 章末归纳总结(含解析)_第1页
1/25

第二章 章末归纳总结思维导图 常见考向 考向一 化学反应速率【例1-1】反应4A(s)+3B(g)4C(g)+D(g),经2minB的浓度减少0.6mol·L-1,对此反应速率的正确表示是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mol·L-1·min-1B.分别用B、C、D表示反应的速率,其比是3:4:1C.0-2min内的反应速率,用反应物D来表示是0.3mol·L-1·min-1D.在这2min内用A和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都是相同的【答案】B【解析】A.物质A为固体,不能用A的浓度变化表示速率,A错误;B.同一反应不同物质的量反应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所以分别用B、C、D表示反应的速率,其比是3:4:1,B正确;C.2minB的浓度减少0.6mol·L-1,所以v(B)==0.3mol·L-1·min-1,则v(D)应为0.1mol·L-1·min-1,C错误;D.物质A为固体,不能用A的浓度变化表示速率,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B例1-2】(2022·安徽宣城·高二期末)对于反应,下列分别表示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则反应速率大小关系正确的是①②③④A.②>③>④>① B.③>①=④>② C.③>④>①=② D.①>④>②>③【答案】B【解析】比较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应转化成同一物质的速率进行比较,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进行转换,以A的速率为标准,①对应的;②对应的;③④可知反应速率的由快到慢的顺序为:③>①=④>②;故选:B。

一隅三反】1.(2022·辽宁·本溪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期末)T℃时,在0.5 L的密闭容器中,气体A与气体B反应生成气体C,反应过程中A、B、C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10 s时反应生成了0.4 mol CB.该反应进行到10 s时,消耗了0.1 mol A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B=2CD.10 s内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1 mol·L-1·s-1【答案】B【解析】A.根据图示可知在10 s时C的浓度改变了0.4 mol/L,由于容器的容积是0.5 L,则10 s时反应生成C的物质的量n(C)= 0.4 mol/L ×0.5 L=0.2 mol,A错误;B.该反应进行到10 s时,A的浓度减少0.2 mol/L,由于容器的容积是0.5 L,则消耗A的物质的量n(A)=0.2 mol/L×0.5 L= 0.1 mol,B正确;C.在10 s后A、B、C三种物质的浓度改变了0.2 mol/L、0.6 mol/L、0.4 mol/L,物质改变的浓度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的比,此时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3B2C,C错误;D.在10 s时用B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v(B)=,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

2.(2022·广东·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二期末)已知反应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如下:①v(A)=0.1 mol·L-1·min-1②v(B)=0.15 mol·L-1·min-1③④v(D=0.1 mol·L-1·min-1则该反应进行速率快慢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C.③>①>②>④ D.④>③>①>②【答案】C【解析】在单位相同的条件下,将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除以其计量数,得到的数值越大说明该反应速率越大,①v(A)=0.1 mol·L-1·min-1,②v(B)=mol·L-1·min-1,③,④v(D=mol·L-1·min-1,反应速率:③>①>②>④,故选C3.(2022·浙江温州·高二期末)已知反应:2MnO+5H2C2O4+6H+=2Mn2++10CO2↑+8H2O,在室温下迅速混合反应液,2min内测得c(MnO)从0.1mol/L减少到0.02mol/L(反应过程中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υ(MnO)=0.04 mol∙L−1∙s−1 B.υ(Mn2+)=0.02 mol∙L−1∙min−1 C.υ(H2C2O4)=0.1 mol∙L−1∙min−1 D.2min内产生的CO2为8.96L【答案】C【解析】A.2min内测得c(MnO)从0.1mol/L减少到0.02mol/L,则υ(MnO),故A错误;B.根据速率之比等于计量系数之比υ(Mn2+)=υ(MnO)=0.04 mol∙L−1∙min−1 ,故B错误;C.根据速率之比等于计量系数之比υ(H2C2O4)=2.5υ(MnO)=0.1 mol∙L−1∙min−1 ,故C正确;D.2min内测得c(MnO)从0.1mol/L减少到0.02mol/L ,溶液体积未知,因此无法计算产生CO2的物质的量,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4.(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反应,经2min,A的浓度减少了下列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A.2min末,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B.2min内,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是C.2min内,用C表示的反应速率是D.2min内,用B和C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2∶3【答案】B【解析】由经2min,A的浓度减少了0.4mol/L可知,2min 内A的反应速率为=,由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B、C的反应速率之比为3:2,2min 内反应速率分别为×=、×=,故选B考向二 化学平衡【例2-1】(2022·陕西渭南·高二期末)在温度T1时,向一体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CO2和3molH2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       △H<0,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CO2的转化率为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5min,平均反应速率v(H2)=0.06mol(L·min)B.该温度下反应平衡常数的值为C.当v正(CO2)=3v逆(H2)时,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D.若平衡后升温,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左移【答案】A【解析】A.由题意知,前5min,CO2的变化量为0.2mol,则H2的变化量为0.6mol,v(H2)=0.06mol(L·min),A正确;B.向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CO2和3molH2发生上述反应,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CO2的转化率为20%,可列出三段式(单位为mol/L):,则该温度下反应平衡常数为,B错误;C.当3v正(CO2)= v逆(H2)时,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C错误;D.平衡后升温,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增大,因反应放热反应,平衡左移,D错误;故答案为A。

例2-2】.(2022·陕西·铜川市第一中学高二期末)在某一密封体系中发生反应:如图为某一段时间段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山线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内氨的百分含量最高 B.时刻,向体系中充入C.时刻,密封体系体积缩小 D.时间段内,该反应停止了【答案】A【解析】A.t1后期,三次改变的反应条件分别使平衡逆向移动、不移动、逆向移动,氨的百分含量分别减小、不变、减小,所以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时间段是,A项正确;B.时刻,改变某条件,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加快,若向体系中充入,此刻逆反应速率应保持不变,且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B项错误;C.时刻,正、逆反应速率比前期都减小,应为减小浓度,即密封体系体积增大,C项错误;D.从图中可以看出,时间段内,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反应速率加快,表明该反应没有停止,D项错误;答案选A一隅三反】1.(2022·陕西渭南·高二期末)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如图是某次实验的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推断t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A.增大的浓度 B.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C.添加了合适的催化剂 D.缩小容器体积增大压强【答案】D【解析】A.增大NO的浓度,t时刻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不变,与图不符,A错误;B.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与图不符,B错误;C.添加了合适的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的增大,与图不符,C错误;D.缩小容器体积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D正确;故答案选D。

2.(2022·福建·莆田华侨中学高二期中)采用CO与H2反应合成再生能源甲醇,反应如下:CO(g)+ 2H2(g) CH3OH(g),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有10molCO和20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甲醇CO的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T)、 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符合题意的是A.B点的速率比C点的大B.A、B、C三点的平衡常数KA、KB、KC的大小关系为:KA=KB>KCC.若达到平衡状态A时,容器的体积为10L,则在平衡状态B时容器的体积为5LD.若增大H2的浓度,则CO 和H2的平衡转化率(α)均会增大【答案】B【解析】A.由图可知,C点的反应温度高于B点,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则C点的速率比B点的大,故A不符合题意;B.平衡常数是温度函数,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由图可知,A、B、C三点的温度大小顺序为C>A=B,温度升高,一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减小,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减小,则A、B、C三点的平衡常数KA、KB、KC的大小关系为KA=KB>KC,故B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A、B的反应温度相同,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A点一氧化碳的转化率为50%,由容器的体积为10L可知,平衡时一氧化碳、氢气、甲醇的浓度为(1—1×50%)mol/L=0.5mol/L、(2—1×50%×2)mol/L=1mol/L、1×50%mol/L=0.5mol/L,反应的平衡常数KA==1;B点一氧化碳的转化率为80%,由容器的体积为5L可知,平衡时一氧化碳、氢气、甲醇的浓度为(2—2×50%)mol/L=1mol/L、(4—2×50%×2)mol/L=2mol/L、2×50%mol/L=1mol/L,反应的平衡常数KB ==0.25, 由计算结果可知,A、B的平衡常数不相等,则若达到平衡状态A时,容器的体积为10L,在平衡状态B时容器的体积不可能为5L,故C不符合题意;D.增大氢气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氢气的转化率减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2022·重庆八中高二期末)以下图像和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该图像表示的反应方程式为,反应速率B.图乙:某温度下发生反应:,时刻改变的条件一定是加入催化剂C.图丙:对图中反应升高温度,该反应平衡常数增大D.图丁:对于反应:,       【答案】C【解析】A. 图甲中根据该变量之比等于计量系数之比得到该图像表示的反应方程式为,甲中容器体积未知,无法计量A的反应速率,故A错误;B. 图乙:某温度下发生反应:,根据图中信息得到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加入催化剂,可能是加压,故B错误;C. 图丙:对图中反应升高温度,正反应增大的速率大于逆反应增大的速率,说明平衡正向移动,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该反应平衡常数增大,故C正确;D. 图丁,根据下面两根曲线得到P2>P1,从下到上,增大压强,C%增大,说明正向移动,即正向是体积减小的反应,即,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C4.某温度时,发生反应2HI(g) H2(g)+I2(g),向三个体积相等的恒容密闭容器A、B、C中,分别加入①2molHI;②3molHI;③1molH2与1molI2,分别达到平衡时,以下关系正确的是A.平衡时,各容器的压强:②=①=③B.。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