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男性中学生体育锻炼意向调查研究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9KB
约7页
文档ID:204413672
男性中学生体育锻炼意向调查研究_第1页
1/7

男性中学生体育锻炼意向调查研究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体育课的延 续它能满足学牛对体育的不同要求,有效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发展 个性,培养能力,养成学生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同时,它对加强人际交 往,丰富课余文化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我校尚未有对男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现状进行研究,本文力图通过问 卷调查法,了解我校男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并发现存在的主要问 题,找出发展对策,为促进我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目的 在于加快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深入,使男中学生养成锻炼习惯和确立终生体 育锻炼的思想一、 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泸州外国语学校随机1800名男中学生2研究方法:(1) 问卷调查法,制作的调查问卷经专家指导并予以使用2) 文献资料法,主要收集国内有关资料和文献,从理论上为本课 题的研究提供依据二、 结果与分析1男中学生体育课锻炼现状分析(1) 男中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的调查分析:对泸州外国语学校在校 男中学生对体育课的课程设置问卷调查结果,采用统计法,分别对学生“很 喜欢、喜欢、一般、不喜欢、很不喜欢”选择体育课各种设置人数的统计, 并列出下表1。

从表1中可以发现:(1) 男中学生对自择老师很喜欢、喜欢的占89%这表明男中学生在 自己选择体育老师课上持肯定态度,这表明在选择体育老师时,学生是根 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并从内心对该项目喜欢、爱好和有兴趣,才自愿选择 了该项目老师的课2) 在面对专项技术学习也占47%持肯定,这说没还是有一部分的同 学还是想学习一些专项体育运动的技术、技能,面对身体索质练习这一问 题大多持肯定的态度,这说明他们对体育课中进行身体素质联系是比较感 兴趣,认识到了身体素质提高的重要性3) 在体育课中进行理论课教学的问题中,79. 5%的同学不同意,因 为经过一天的学习,大脑及神经系统都处于紧张状态,此时进行体育锻炼, 可以使大脑与学习有关的神经得到休息和调整,在经过其他科目的紧张学 习后,学生更希望在体育活动中学习运动知识与在紧张学习后得到放松, 不希望在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4) 57. 9%的学生认为在体育课中加强体育课的纪律是没有必要的, 这说明学生更希望在体育课中有更多口由活动的空间,以更好的使自己在 紧张的学习后得到充分的放松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可知:学生希望通过体育课达到既能娱乐健身放 松自己心情,又能学习到一定的体育知识的效果。

过于强调理论的学习, 会导致灌输性的教学,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就要求体育教 师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积极进行教学改革2)男中学生体育课锻炼项目兴趣现状调查显示(如表2),最受男中学生喜爱的运动项冃的排序为:篮球、 足球、乒乓球、武术、羽毛球、出径,而对健美操则很不喜欢它们都有 一个共同的特点,喜欢具有运动强度大、对抗性强、有刺激的体育运动项 目注重健身、娱怎、勇敢、激情、交际等是他们体育锻炼的基本态度, 而需要柔韧、动作繁多的健美操运动男中学生则不大喜欢男中学生在选择自己的体育锻炼项目时,更注重追求体育锻炼中的激 烈对抗过程体育兴趣是学生对体育活动或体育学习对象趋近和积极探 索的倾向”体育活动内容是学生对体育兴趣的最直接的表现这就表明 在体育课安排项目时,不仅要教授学生专业技术、战术,还要教授相关的 基础理论、规则、裁判法以及体育运动欣赏这无疑是男中学生体育锻炼 项冃择项相对重要的原因之一2男中学生课外锻炼意向调查分析(1)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和时间表3的调查结果显示,有31. 5%学生每周至少参加1次体育锻炼,其 中每周3次以上的占总人数的20. 6%,每周2次的为38. 7%,每周1次的 为31.5%,还有9.2%的学生没有参加锻炼。

从表4可见,在持续锻炼时间 上,每次锻炼30-60分钟的为48. 6%,另有大约31. 1%的男中学生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下以上结果说明,多数男中学生能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每周至少一次以上),每周2次以上的占大约一半,这表明大多数男中 学生在课余时间均有机会进行体育锻炼,但锻炼量不够充足,表现在锻炼 次数偏少、锻炼持续时间短,根据中学牛的身体生理条件以及—体育锻炼 对人体机能的影响,建议学校积极侣导和鼓励全体中学生每周至少进行2 次课外体育锻炼,提倡男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重点是设法增加他们的锻 炼量2) 男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表5统计结果表明,有61.6%的学生认为参加体育锻炼是为了消遣娱 乐;有26. 3%的学生为了调节情绪;有39. 1%的学生是社会交往;有38.7% 的学生是为了健身;分别有16. 8%和& 9%的学生认为是为了提高竞技水平 和提高体育成绩可见,我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遣娱 乐,其次是为了社会交往和健身,而选择“提高体育成绩”这一项的比较 少3) 锻炼方式研究调査显示: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依次为与同学一起锻炼的有 82. 4%.与社会上的期友一起锻炼的有16.8%、与独自锻炼的有5.2%、与 家庭成员一起锻炼的有3. 8%。

说明体育运动具有很强的群体性特征,因此, 学校体育课开设的教学内容、组织竞赛的项目应以集体项目为主这样才 能使学生乐学、乐动、乐群,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4) 影响男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原因分析从表7可得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索來看男中学生生排列在前四位的足缺少锻炼场所、学习负担偏重、体育基础差、缺少运动伙伴等结果表明,学校的锻炼场所比较缺乏、缺少运动伙伴和学习负担偏重 是其中重要的方面而还有一些同学还没有锻炼的习惯,这就要求通过体 育课的学习让这部分学生养戍锻炼的习惯 三、结论与建议1结论(1) 研究发现男中学生大多都有自己喜爱的体育老师,他们对自择 老师的方法都很赞同;对开展专项技术学习也表肯定态度;对加强理论课 大都表否定的态度2) 男中学生经常参加的锻炼依次是篮球、足球、乒乓球、武术、 羽毛球、田径等中学生主要采取“和同学或朋友一起”这一形式进行锻 炼3) 发现男中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周次数偏少、每次锻炼的时间 也偏短,大都在一到二次之间,时间在60分钟以下4) 男中学生不同的兴趣、需要,最终产生对参与体育锻炼的不同 动机调查结果表明,有61.6%和39. 1%的同学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出自 于消遣娱乐和社会交往及心理需要上。

5) 男中学生在选择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方式上大都采用结伴锻炼 的方式进行锻炼6) 影响我校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运动场地器材不足; 缺少运动伙伴和学习负担的偏重2建议(1)学校应多开展一些具有针对性的体育项目,比如男中学生大多都喜爱篮球、足球,学校就可以多开设一些篮球、足球的专选课,使学生 自己进行选择这样在进行体育课的教学时,不仅可以增强同学们参加运 动的积极性,还能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2) 学校—体育课考试方法应改革,对体育成绩的好坏应尽量做到合 理化、科学化老师在评判学生体育成绩时,应将平时上课时学生参加运 动的态度作为评判成绩的重要标准,不要将考试得到的成绩作为最重要的 依据,因将他们相互结合起来进行评判成绩,比如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 40%,平时学习态度占总成绩的60%,从而综合评判学生的体育成绩这样 才能真正的减轻学生心理负担,从“应试教育”的怪圈中跳出来,使学生 心身得到健康发展,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3) 应多开设一些新颖课程,比如现在很流行的气排球、攀岩、游 泳、定向越野等运动项目由于这些项目经费很高在现阶段学校还不能大 规模的开展,因此可以通过成立体育协会来实现,宙体育教师牵头,学生 自发组织成立各种体育运动锻炼的协会。

协会可以每月向会员收取20-50 元的运动经费,这样就能开展一些网球、攀岩、游泳、定向越野等收费项 冃让学生能学习到更多更新颖的体育项冃的运动技能,从而调动学生参 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强化其参与意识4) 建议学校多开设体育课外活动或多组织大规模的体育比赛活动 学校可多组织一些篮球、足球、乒乓球等的比赛,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得到 适量的体育锻炼,从而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并引导和鼓励学生自 发组织锻炼团体5) 组建各种体育俱乐部、社团,在课外开展不同的运动,使同学们通过相同的运动爱好走到一起成为朋友这样既可以使同学们在锻炼的 同时认识到更多的朋友,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6)学校应加强运动场地器材的建设学校应在多余的空地建一些 乒乓球、羽毛球场地,并提供球拍,还可以购买一些廉价的体育用品让学 生在课余使用,让学生凭本校学生证借取这样就能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 运动场地和器材,让更多的学生参加到体育锻炼中来,给他们养成爱运动 的良好习惯责任编校:合欢)。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