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 第二单元复习

赵**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241.35KB
约4页
文档ID:339608038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天然水的净化一、水的三态变化:1、三态变化的实质:水的三态变化就是由于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状态变化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或由固态变为了液态);失去能量时,运动减慢,分子间的间隔减小,水由气态又变回了液态(或由液态变为固态)2、现象解释:能量运动间隔状态二、分子:1、定义: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2、性质:(1)分子的体积、质量小(2)分子在不断的运动(3)分子间存在间隔(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5)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子二、水的天然循环太阳为水提供能量,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自身的天然循环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三、水的净化方法(重点、难点)1、水的净化方法过程:沉降(除去水中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明矾:絮凝剂,促进悬浮物质的沉降)过滤(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吸附(除去水中的有色或有气味的物质)、(活性炭:表面疏松多孔)蒸馏(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净化程度最高-得到的是蒸馏水)、消毒杀菌氯气)2、分离物质的方法:过滤: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蒸发:分离可溶性固体和液体蒸馏: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四、硬水和软水:(1)硬水: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多的水软水: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少的水(2)判断方法: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的为软水,反之为硬水。

3)转化方法:煮沸、蒸馏等(4)硬水的危害: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不易洗净,时间长还会使衣物变硬锅炉长期用硬水,易形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严重者可引起爆炸长期饮用硬水有害身体健康三、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由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物质宏观微观性质举例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固定的性质水、二氧化碳,冰水混合物等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一般无固定组成、无固定的性质矿泉水、钢材,纯净的空气等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一、水的分解电解水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2、实验现象:通电后,两电极上都有大量的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正极所产生的气体与负极所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1:23、气体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正极产生的气体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将燃着的木条靠近负极产生的气体,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且罩在火焰上方的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证明负极生成的气体是氢气4、实验结论: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为:2H2O 通电 2H2+O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结合结合5、反应的微观过程:分解分解水分子水分子氧原子氧原子 氢原子氢原子氧分子氧分子氢分子氢分子由电解水微观过程可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分子与原子的关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即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化学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种类;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6、注意事项:、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现象要点:“正氧负氢”争养父亲;“氢二氧一”V氢气:V氧气=2:1描述体积比时要注意比例顺序在实验中,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主要原因是:a.由于氢气与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在相同条件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氢气大;b.在电解水过程中会有副反应发生,消耗了氧气,使氧气的体积比理论值低二、水的合成氢气燃烧1、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H2+O2点燃 2H2O2、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凝结有水雾知识解读】1、氢气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氢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在标准状况下,氢气密度为 O0899gL,其质量约是同体积的空气质量的229,是最轻的气体。

2、氢气的化学性质:可燃性:纯净的氢气能在空气中安静燃烧,但是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所以在点燃氢气之前要检验氢气的纯度验纯”的方法:如图所示,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使试管口稍向下倾斜,移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若听到轻微的“噗”声,说明氢气已纯净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表明氢气不纯还原性:氢气夺取某些金属氧化物(如 CuO、Fe2O3 等)中的氧元素,把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3、氢气是二十一世纪最理想的能源:氢气燃烧释放的热量多;燃烧产物是水不会污染环境;可以用水为原料制取氢气,原料易得且可以循环利用三、化合反应及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上其他物质的反应特点多变一一变多形式A+BABAB A+B一:基础知识回顾:1.水是由构成的导致了水的状态变化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水分子能量,运动速度,克服分子间,分子间隔;水蒸气凝结成水,水分子能量,运动速度,分子间隔无论是水的汽化还是水的液化过程中,是不发生变化的,变化的只是水分子之间的和这样的变化是变化前后水的化学性质(变或不变);电解水的实验中,在正极得到气,负极得到气,正负两极气体的体积比是。

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该反应属于反应,反应前后改变,不变2、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的基本性质有;3、请在下面事实后面的括号内,选择填写有关分子基本性质的序号1)有一世人赞誉贵州茅台酒“贵州茅台酒,开坛十里香”2)一般纯净物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21(3)一滴水中大约有 1.6710 个水分子4)盛有酒精和汽油的瓶子,存放时要塞紧瓶塞5)不论是固体碘、还是碘水中的碘,还是气态碘都能使淀粉变成蓝色4、水通过,实现自身的天然循环水在自然界中循环的能量来自于,吸收能量而汽化进入空气中,在遇冷变为云或雨,同时热量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可以实现水的,又可以完成水资源的,通过降水获得的是5、天然淡水经过、等步骤可净化为我们的饮用水6、分离和提纯混合物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淡水中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常用法分离,颗粒较小的不溶性杂质常用法分离;淡水中可溶性固体可用法分离;淡水中的微生物常用法除去水的蒸馏过程是:加热样品使气化,然后使冷凝为加以收集7、下列物质中,A镁 B清新的空气 C氧化铜 D液氧 E水银 F水 G自来水 H二氧化碳 J生锈的铁钉属于纯净物的是(),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8、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化学反应的表达式为。

在这个反应中,能转化为能和能9、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10、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1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在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保持不变的是和,生成的新微粒是和二:巩固提高1.水是我们最熟悉的物质之一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是由分子聚集而成的 B.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C.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D.气态、液态和固态水中水分子大小不同2.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是()A.打气筒将气体压缩 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C.海绵能吸水 D.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3.对于气态、液态、固态水中水分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气态水分子中间隔最大 B.固态水分子间的作用最强C.液态水中水分子可作一定程度的自由运动 D.固态水中水分子不运动4.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理论解释的是()A.刮风时尘土飞扬 B.进入花园闻到花香 C.将石油气液化装入钢瓶中D.50ml 酒精和 50ml 水混合后体积小于 100ml5.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是()A过滤操作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物 B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C锅炉用水硬度太高十分危险 D市售瓶装纯净水绝不含任何杂质6.下列各组物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的是()A 酒精和水 B 铁粉和水 C 食盐和水 D 蔗糖和水7.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引起的。

A.分子的不断运动 B.分子的体积大小改变C.分子的质量大小改变 D.分子间的间隔大小改变8.下列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可燃性 B.毒性 C.酸碱性 D.挥发性9.下列各组物质中,利用化学性质才能区别开的是()A.食盐和白糖 B.紫红色铜和银白色铝 C.汽油和酒精 D.澄清石灰水和水10.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可以看到:产生的气体之一可以点燃氢气产生的气体之一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燃烧()A.B.C.D.12.(1)指出图中所示装置和仪器的名称:_(2)指出该装置的错误之处:_13.(1)某同学将浑浊的河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采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问:(1)加明矾的作用是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其作用是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是为了(2)操作中,他发现过滤速度太慢,可能的原因是(3)过滤后,滤液仍混浊,原因可能是(4)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该同学说“我终于制成了纯水!”对此,你有无不同看法?简述你的理由得 更 旺 氧 气 氢 气 的 体 积 是 氧 气 体 积 的 两 倍 水 逐 渐 减 少3。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