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古老的防御兵器盾》语文阅读和答案

亦***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3.50KB
约3页
文档ID:238967680
《古老的防御兵器盾》语文阅读和答案_第1页
1/3

《古老的防御兵器盾》语文阅读和答案   ①盾,古人称“干”,与戈同为古代战争用具,故有“干戈相见”等词作为一种手持的防护兵器,盾可以掩蔽身体,防卫敌人的兵刃矢石的杀伤,通常和刺杀搏斗类兵器,如刀、剑等配合使用   ②传说我国最早的盾,远在黄帝时代就有了《山海经》中有关于“刑天”这位英雄人物的神话,描写他一手操干,一手持斧挥舞不停的雄姿为此写诗赞道:“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周礼司兵》写明周时已有五种盾士卒用手执盾,可以遮挡敌人兵器,尤其弓箭的进攻春秋战国时,战车上专门有人执盾,以遮挡矢石城头上多设盾橹,作为守城护具   ③盾的形状多种多样,有长方形、梯形、椭圆形、圆形、燕尾形及不规那么形,背后都装有握持的把手盾所用材料主要有皮革、木材、藤条、金属等盾牌那么分为木牌、竹牌、藤牌、革牌、铜牌、铁牌等早期的盾都用木、皮革等材料制作,外表涂漆,形状多呈长方形或上窄下宽的梯形,长度一般不超过50cm商周时期,盾多用于车战和步战,用木、革制作或者用藤条编制的盾是军队中的重要防卫武器这时的盾,形状近似长方形,前面镶嵌青铜盾饰,有虎头、狮面等,个个面目狰狞,令人望而生畏,借以恐吓敌人,增强盾牌的防护效能。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盾仍然以木和皮革为材料制作,但其形状却有较大的变化,其上部大多做成对称的双弧形,外表涂漆,并常绘有精巧的花纹,盾高一般有60多厘米,宽约45厘米   ④我国明代时期曾经创造过能与火器并用的多种盾牌这种盾牌不同于以往的盾,它既能防御又能攻击,且威力很大,可以说是古代的“坦克”这类新式武器,有许多响亮的称呼:神行破敌猛火刀牌、虎头火牌、虎头木牌、无敌神牌等这种牌是用生牛皮制成,内藏火器战斗时,牌手持牌掩护士兵前进,先向敌人喷火,火焰喷射约6m~10m远,足可抵挡强敌十余人虎头牌”内藏猛箭20余枚,临敌时,突然发射,以杀伤敌兵明代最大的一个牌后面可以遮蔽25人,作战时,可施放火焰,阻止敌骑兵的冲击,又能掩护士兵免受箭枪射杀,还能数面无敌神牌相连,迅速布成城墙,阻挡敌兵进攻这些与火器并用的盾牌是明代所特有的   ⑤藤牌也是军队中常用的一种盾牌这种藤牌,编制简单,使用轻便,质坚而富有伸缩性,圆滑坚韧,兵器不易砍破射入清军入关时已有藤牌军,士兵用其抵御刀剑枪斧及矢镞弹丸,颇有效,多为冲锋陷阵之步兵用   ⑥今天这古老的防御武器,却成了我们武术锻炼中的器具用盾牌进展的对练工程,如盾牌刀对单刀、盾牌刀对朴刀等,不仅在国内表演时受到群众的欢送,而且在国外表演也颇受好评。

此外,盾牌还是当今各国防暴警察的必备装备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长远的盾今天仍在使用   (选自xx年《科学之友》第3期)   11.我国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盾与明代的盾,在功能上各有什么特点?2分)   12.第②段引用神话传说和,有什么作用?(2分)   13.第③段加点词“大多”“一般”“约”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14.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说明顺序(3分)   答案:   11.(2分)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盾,其功能是防御(守),明代的盾,既能防御又能攻击,且威力很大   12.(2分)说明盾有悠久的历史——在我国黄帝时代就有了,增添了文章的神奇色彩,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每个要点1分)   13.(2分)“大多”表示数量很多,但不是全部;“一般”表示通常情况,而不包括特殊情况;“约”表示大约数而非确定的数字用上加点词符合详细事实,能表达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14.(3分)时间顺序(1分)先引用《山海经》等作品说明黄帝时代就有了这种防护兵器,再介绍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盾的材质和用途,接着介绍明清时期盾的功能,最后介绍盾在今天作为训练、表演的用具仍在使用的情况2分)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