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锅出”里有乾坤 ■如意晚秋十月,古老的成都街巷弥漫着桂花的幽香,闲时散步,突然发现离家不远处新开了家门面不大,却颇有乡野气息的小馆子,门面上写着“一锅出”三个大字就是这普通的东北小馆子,却让我的心变得湿润起来那一刻,我仿佛闻到了妈妈的气息一锅出”是正宗的东北菜,也是东北人待客最实惠的美食数百年沿袭下来,经历着北国的雨雪风霜,已是颇得美味和营养的精华一锅出”采用的是铁锅炖菜,过去是大锅大灶,现在是小锅小灶,味道不变,依旧保存着菜中的营养,吃起来有氛围有热情,像足了东北人的性格更可贵的是,它的制作方法简单又朴实,但很是有意趣锅底炖菜、锅沿贴“饽饽”,主副食一锅齐出,热气腾腾,省时省力节能保味东北的主妇几乎都会做“一锅出”,看她们做“一锅出”,无异于在欣赏一件艺术品的制作过程,并且有很多的创造意趣在里面做“一锅出”前,先发一盆玉米面,想要饽饽口感细腻些,也可加些小麦粉面发好后,将铁锅烧热,倒油,放入葱姜花椒面酱油炝锅,倒入旱已洗好的豆[来自www.lW5u.coM]角段、土豆片、茄子块,待烧至八分熟时,再端出发好的面粉,揪出一个个大小均等的面团,在手上颠上几颠,然后依次贴在锅沿上,盖上锅盖煮,香气氤氲着从铁锅沿飘散,满屋浓香。
半个小时后,端锅上桌,主副食不需装盘入碗,就那么实实惠惠地往桌上一放,掀开盖,香甜的饭菜味扑面而来,香的是炖菜,甜的是玉米面饽饽看那菜,豆角根根翠绿,土豆片片金黄,茄子块块放香再看那饽饽,上面挂满油珠,一个个饱满金黄,温软喧腾如此佳肴,谁还顾得上斯文呢?如果一起吃的人也是性情中人,那更是一切都在不言中,吃得开心,吃得意味深长玉米面具有抗癌保健的功用;土豆有“第二面包”之美誉,其营养成分已为世人所公认;茄子是心血管病的克星;豆角则有补中益气的功能四者同炖一锅,真是既有味道又有营养!有人写诗赞曰:“有菜名日一锅出,四味调和食不足:只因此味留远客,火炕醉饱不归途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常做这样的饭菜让孩子们大饱口福那时,妈妈的“一锅出”尤其做得精纯依旧是姐姐摇风轮,我则不时地拿着小煤桶到院子里装一些煤进来饭菜出锅了,热气腾腾,玉米面饼上挂着小油珠那时的“一锅出”少油无肉,但那份醇香,却成了家独有的味道,让几千里外的我,记忆犹新如今,“一锅出”里的菜已经是琳琅满目了,用料十分丰富,主菜可以改成鱼、牛肉、排骨、鸡肉等等,也可在锅边贴上一圈死面小花卷,吃起来特别有味道农家的“一锅出”就更是不同了,一块腌的猪肉,切上十几片,再将房梁上挂的筐摘下来,从里面拿些干豆角、干萝卜、干芥菜、干茄子用开水一泡,个把钟头,等干菜泡软了,洗净切成丝,放入大锅里一炒[来自www.lw5U.coM]。
等炒出香味来,放酱油、成盐、花椒、大料,加足水,再把腌的猪肉片放在锅内开锅以后,在锅边贴一圈白玉米面饼,盖上大锅盖,开始烧火巴掌大的玉米饼子一面雪白一面焦黄,锅里炖的干菜还开着锅直冒泡无论“一锅出”的内容如何丰富,即便是铁锅内增加了十数种菜蔬,但是“一锅出”的烹调工艺不变,人们对它的钟爱自然也不会变南国冬日,你不妨也在家里弄上一餐“一锅出”,端上桌时,亲朋好友或是全家人团团围坐,各操匙筷,有说有笑,意兴飞扬!尤其是节假日,家人团聚,共享“一锅出”,无异于是在品人间百态、世事沧桑,实乃乐事一桩责编/梅子 -全文完-。